康復容易引發腦霧、胸悶!六招改善「長新冠」後遺症

長新冠 後遺症,染疫者7月後可能出現

腦霧 屬於永久性腦神經傷害

●可透過良好飲食、睡眠、運動習慣,降低傷害

新冠病毒延燒全球,各國研究陸續發現,民眾染疫後會出現「長新冠」(Long COVID)後遺症,影響患者康復後的生活。常見後遺症包含疲倦、胸悶、胸痛及腦霧,其中「腦霧」最常被提出討論。

染疫後三個月,常見腦神經受損的腦霧後遺症發生。 圖/123RF

染疫後三個月,常見腦神經受損的腦霧後遺症發生。 圖/123RF

染疫後遺症 3個月後發生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內科專任主治醫師蔡睿蘋表示,腦霧的三大症狀為專注力、理解力、記憶力下降。根據研究顯示,約二成五的染疫後康復者會出現腦霧後遺症,新冠病毒引起的腦霧屬於永久性對腦神經的傷害,除非避免染疫,否則無法預防,染疫後,可透過良好的飲食、睡眠、運動習慣,讓傷害程度降低。

蔡睿蘋表示,新冠後遺症通常會在染疫後3個月發生,國內疫情爆發,推估新冠後遺症會在7月左右陸續出現,國內尚未出現有染疫後出現腦霧的患者,但從國外的監測顯示,大約有二成五的Omicron染疫患者會出現腦霧症狀,且多數患者在染疫期間為輕症或是無症狀感染者。

有些疾病 也會引起腦霧

蔡睿蘋表示,腦霧並非是新冠肺炎患者的專屬後遺症,會引發腦霧的疾病包含睡眠呼吸中止症、甲狀腺內分泌異常、偏頭痛、功能性情緒障礙、纖維肌痛症、自律神經失調或是慢性疲憊症候群等。

蔡睿蘋表示,引發腦霧分為主要與次發性,以新冠病毒來說,新冠病毒與人體的ACE2受器結合引發症狀,ACE2多集中在呼吸道,但其餘臟器、血液中也會有受體,病毒也可能透過血液,穿越血腦屏障進入腦部,導致腦神經發炎,這就是主要引起腦霧的原因,且腦神經受損後就無法透過藥物等方式改善。

防腦霧、養腦本6撇步  製表/陳雨鑫、資料來源:蔡睿蘋

防腦霧、養腦本6撇步 製表/陳雨鑫、資料來源:蔡睿蘋

預防失智症 作法 可望改善

不過,像纖維肌痛症、慢性疲憊症候群、睡眠呼吸中止症等引起的腦霧屬於次發性,只要原先的疾病改善,就能避免腦霧發生,以睡眠呼吸中止症而言,腦部因缺氧,才會出現腦霧症狀,因此需先診斷出導致腦霧原因,才能釐清是否能改善症狀。

蔡睿蘋表示,腦霧的三大核心症狀,就是專注力、理解力以及記憶力的下降,比較的基準是與過去的自己相比。引發腦霧的原因,若是新冠病毒則屬於永久傷害,染疫後,應避免讓腦神經傷害得更嚴重,或是讓其他可能引發腦霧的疾病加重症狀,建議可以採取類似預防失智症的作為。

延伸閱讀

害怕「戳鼻子」的人有福了! 唾液快篩哪裡買?怎麼用?(附教學影片)

居家隔離擔心感染家人?記住消毒「4步驟」傳播風險少8成!

蚊子、螞蟻、蟑螂殺不完?「小蘇打粉」妙用無窮

5月起實施!銀髮族重返職場「職災險」千萬不可少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FB留言
udn討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