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中藥「越補越好」? 中醫師破解三大常見迷思

中藥又分為上、中、下品,藥材的藥性不同,有些可久食、有的則萬萬不可,重點還是依照個人體質而定。 圖/pixabay
中藥又分為上、中、下品,藥材的藥性不同,有些可久食、有的則萬萬不可,重點還是依照個人體質而定。 圖/pixabay

本土疫情持續蔓延,許多民眾瘋搶「清冠一號」,但有醫師指出,清冠一號並非保健 食品,體質偏虛寒者不宜服用。防疫當前,不少人為了強身健體、增強免疫力 以為越補越好,但其實隱藏中藥迷思,中醫師陳潮宗表示,中藥又分為上、中、下品,藥材的藥性不同,有些可久食、有的則萬萬不可,重點還是依照個人體質而定。

迷思一:所有中藥都可長期服用?

中醫師全聯會主委陳潮宗指出,依據《神農本草經》根據藥材的毒性,將中藥分為上品、中品、下品等三品。上品中藥材 是「養生 藥」,如人蔘、黃耆、紅棗等,多吃、久食不傷身體,常服用對身體有益。

中品中藥材多是兼具「養生和治療藥」的功效,是「無毒或微毒性」,常見的中品藥材有菊花、決明子等,中品藥材有提升免疫力的作用,但同時也具療效,例如決明子可以改善體質,適量服用對身體健康有明顯改善,但若腸胃不好的人,決明子吃太多會拉肚子。

下品中藥材是「輔助藥」,有毒性的較多,通常是強烈的治療性質藥物,如果疾病痊癒就不適合再服用,常見的下品中藥材有桔梗、半夏、巴豆等。

迷思二:中藥藥效具排斥性?

許多人吃中藥有禁忌,陳潮宗強調,例如病人以為吃了中藥就不能吃白菜、蘿蔔、水梨、西瓜等,否則會對身體產生副作用,但他說明,這其實是誤解,主要仍是在於「體質」,體質虛弱、偏冷的人盡量不要多吃上述食物,「這與不能吃或怎麼吃在飲食上的衝突無關,是體質問題」,不是因為吃中藥造成。

迷思三:吃中、西藥時間要間隔?

許多人好奇,吃中藥跟西藥一定要間隔兩個小時嗎?陳潮宗認為其實沒必要,他舉例,像平時喝咖啡,咖啡因在體內的半衰期一般在4到6個小時左右,這6個小或8個小時一定會跟中藥、西藥加在一起,差多久吃都沒關係,主要是看這個藥效加乘是否會互相抵銷。

他進一步解釋,加乘效果指的是,如果每天要吃降血脂的西藥,接著又配上中藥成分是紅麴,紅麴可抑制膽固醇合成,進而改善高血脂,這兩款藥性類似,他認為就沒必要一起吃,間隔時間長短還是得看藥性判斷。

│更多精選推薦↓↓↓

更多新聞報導

保健 養生 中藥材 免疫力

確診才來補充營養?想與病毒「共存」日常4大營養素缺一不可!

學習與病毒共存,安迪湯守護全家人健康

延伸閱讀

清冠一號怎麼吃?水藥、粉狀有差嗎?疑難雜症一次懂!

防疫茶人人都能喝?中醫師:隨便喝長期下來恐著涼、傷腸胃!

確診後容易虛弱、疲勞 !中醫師推薦「4種粥」調養元氣、補體力

中醫師授按摩三穴位,培養「正氣」有效提升免疫力!

相關文章

熱到快曬乾!節氣大暑一到腸胃出狀況、元氣大傷怎麼辦?中醫授保養祕訣

私密處有異物感…竟是子宮掉下來!4種熟齡女性當心「子宮脫垂」

睡超過O小時,失智風險狂飆!醫:大腦「3功能」恐加速退化

嘴巴破不一定是上火!3種嘴破症狀比一比「這病毒」發作傳染力最強

雞肉吃太多竟會罹癌?醫:雞肉「這樣吃=慢性服毒」,恐吃下致癌物

她血糖飆到250,不到10年就洗腎全盲!醫嘆:全是「1觀念」錯了

熱門文章

家庭主婦金頭腦!用老公薪水滾出破億身家:「3投資觀念」幫大忙

桃園機場免費隱藏設施解密:候機不無聊,還能洗澡、按摩、健身、看電影!

全台敬老卡福利比一比!「這縣市」每月點數全國第一 新竹首創藥局也能用

長照3.0明年上路!9月新增「4項服務」:外籍看護、交通接送...一次看

udn討論區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