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立冬宜「溫補」 2種體質進補特別注意

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總醫師梁祐爾提醒立冬進補,應循序漸進和對症進補。 圖/奇美醫院提供
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總醫師梁祐爾提醒立冬進補,應循序漸進和對症進補。 圖/奇美醫院提供

11月7日是「立冬 」,天氣漸漸轉冷,又是進補 好時節,許多人開始食用薑母鴨、燒酒雞、麻油雞、羊肉爐等進補。但中醫師強調,立冬宜「溫補」,採循序漸進、對症進補方式,才有利於營養吸收,否則只是加重胃腸負擔,淪為「愈補愈虛」窘境。

台南永康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總醫師梁祐爾說,民眾常誤以為天氣冷就應大量溫補以禦寒,但現代人多是營養過剩、忙碌、少運動的生活飲食型態,體內常有鬱熱,且經過炎熱夏季及乾燥秋季後,陰液受損,加上天冷活動量減少,就會產生「外寒內熱」,若大肆助陽,容易發生失眠、口腔潰瘍、便祕、痔瘡、皮膚紅疹等上火症狀。

梁祐爾指出,低溫會刺激胃酸分泌,但胃部蠕動反而減緩,食物容易積滯,對平常消化不良或食欲不振者來說,冬天進補的重點,則是恢復胃腸功能。建議可食用由茯苓、淮山藥、蓮子、芡實等藥材組成的「四神湯」,有利於具補脾陰、厚實腸胃。

但有兩類體質的人進補時尤需謹慎:

體瘦、長期晚睡、大便偏乾、易皮膚過敏或長痘痘、身體燥熱、舌頭細瘦且舌色紅、舌面有裂紋,屬於中醫「陰虛有熱」體質者;或肥胖、飲食油膩、臉易出油、身體困重或痠重、大便軟黏、舌頭形狀胖而舌苔厚,屬於「痰濕內盛」體質者。

梁祐爾建議,可用清補、通補方式,選擇甘潤生津又好消化食材,如百合、杏仁、蓮藕、山藥、木耳、大白菜、白蘿蔔等食補,痰濕重者則加砂仁、白豆蔻、薏苡仁等進補。

立冬後,氣溫變化大,也是呼吸道、心血管疾病的好發季節。梁祐爾表示,此時養生 應著重「養陰藏陽」原則,天寒時可適度補充桂圓、肉桂、羊肉、丁香等溫中散寒的食材,但也不要過度燥熱。此外,適當運動鍛鍊和腦力活動,注意調整好飲食消化,才有益於養生。

更多新聞報導

養生 謝進盛 12節氣 立冬 進補

順著節氣去買菜/立冬 來碗百合蓮藕排骨湯!

和父母談錢總是討罵挨?子女應該這樣溝通

延伸閱讀

關節痛不能吃香蕉?一次破解8個「退化性關節炎」迷思!

檸檬水三大陷阱!這樣喝不白不瘦,還變胖又傷胃

30秒運動示範/簡易椅子操 3招預防腦力退化

中風病患8成肩膀痛!-常見4原因,怎麼保護?

相關文章

「塑膠微粒」在身邊!從喝咖啡到洗衣服都中標,怎麼做才安全?

春天忽冷忽熱,肺部、消化道易生病!中醫大推3招提升免疫力

午睡變健康殺手?研究:超過1小時恐增中風、糖尿病風險!

每4人就有1人骨質疏鬆!醫建議65歲女性做骨鬆篩檢,避免5大恐怖後果

提早預防流感,降低9成傳播率!醫授辦公室防流感必備10招

節氣雨水到來!養生重點在「這器官」保暖防寒、排除體內濕氣這樣做

熱門文章

「10年來冷最久冬天」隱藏吃電怪獸,耗電不輸冰箱!台電教6招省錢

新北市民專屬!最低6千入住新房,2025社會住宅申請條件公開

提早預防流感,降低9成傳播率!醫授辦公室防流感必備10招

住院請看護「5醫院」免費!2025「住院整合照護服務」申請方式、價格 懶人包一次看

udn討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