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嚥功能有退化嗎?」6指標,觀察吞嚥障礙

家中長輩吃完東西如果有咳嗽 、出痰的狀況,就需小心吞嚥能力退化問題。

董氏基金會今天指出,國內65歲以上的長者,每周至少3次進食嗆到者高達21.8%。其中,有12.8%經評估為吞嚥異常,專家指出,吞嚥障礙共有六類指標,若有較大異常者,可能連帶引發營養不良、蛋白質攝取不足、肌少症 等。

一般人嗆到後,會用力咳嗽將食物咳出,但長輩肌力退化、力量不夠只能輕咳。 圖/pe...

一般人嗆到後,會用力咳嗽將食物咳出,但長輩肌力退化、力量不夠只能輕咳。 圖/pexels

吞嚥能力隨著年齡慢慢退化,即使身體沒有任何疾病的長者,也很可能有吞嚥功能障礙。台灣咀嚼吞嚥障礙醫學會理事長王亭貴說,喉頭結構會因老化鬆弛影響吞嚥,吞嚥障礙一共有六項指標,可以觀察家中長輩,是否為高風險族群。

首先是吃飽後有輕咳現象,王亭貴說,一般人嗆到後,會用力咳嗽將食物咳出,但長輩肌力退化、力量不夠只能輕咳;第二吃完食物後分泌痰;第三飲食完畢後口腔都還有食物殘渣;第四體重莫名減輕;第五過去有些疾病,如中風、腦疾病、頭頸癌疾病、帕金森氏症與失智症等等;最後,則是年齡因素,以現代人來說,75歲以上者需要注意。

有些民眾會誤認為,長者輕咳、有痰的現象是年輕抽菸所致,其實不然,也有可能是吞嚥障礙所致。王亭貴提醒,難以判斷吞嚥問題,建議可利用自我評估工具衡量,如果異常需要尋找專業協助,通常接受介入訓練,情況可以大大改善。

治療策略包含,調整用餐姿勢,吃東西的時候絕對不要仰頭,進食過程需要提醒長輩咀嚼,吞嚥前可以含在嘴裡一秒鐘做預備,再進行吞的動作,可以有效降低噎到的狀況。

董氏基金會今天指出,國內65歲以上的長者,每周至少3次進食嗆到者高達21.8%。...

董氏基金會今天指出,國內65歲以上的長者,每周至少3次進食嗆到者高達21.8%。其中,有12.8%經評估為吞嚥異常。 圖/蕭羽耘 攝影

國內大約每10位長者就有1位有吞嚥障礙,這也是引發老人厭食症的原因之一,董氏基金會食品研究中心主任許惠玉表示,根據2013年的美國中密西根大學的研究發現,銀髮族一旦出現咀嚼吞嚥功能下降的情況,飲食方面應避比較難咬的食物,如生鮮蔬菜水果、煮太老的肉類、太乾的麵包等。

但改選擇較軟、易咀嚼的食物的情況下,醣類及脂肪量比較高,且蛋白質和纖維較不夠,長期下來就容易出現營養不良、衰弱、肌少症,體重下降等,一系列造成長者失能的惡性循環。

許惠玉建議,長者可選擇合適的假牙、多運動,增加飢餓感,食物選擇上則建議以容易咀嚼消化為原則,肉類部分需要注意,少筋膜去骨,蔬菜類可選擇柔軟的瓜果、蔬菜綠葉。

因應高齡社會,國內也有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研發銀髮族友善食品,並授權使用Eatender標誌,累計有446件食品獲得標章,並依食品質地進行標示,供長者個人化選擇,減輕飲食負擔。

延伸閱讀

【舊事新說-報時光01】用創意的能量,傳遞時間的故事

【銀髮產業趨勢】未來10大安居設計趨勢

超實用的挑蟹技巧-掌握「九尖十圓」6原則!

行善造橋、鋪路!30年黑腳生活,78歲黃萬枝笑稱自己「回不去了」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FB留言
udn討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