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提升「免疫力」抗疫情-3要點從腸道保養開始

營養師張秀年說,站在預防醫學的角度,不建議只攝取個別食物或加強單一營養素,建議每天均衡攝取6大類食物,還要吃到30種以上不同的食物。 圖/衛福部桃園醫院 提供
營養師張秀年說,站在預防醫學的角度,不建議只攝取個別食物或加強單一營養素,建議每天均衡攝取6大類食物,還要吃到30種以上不同的食物。 圖/衛福部桃園醫院 提供

新冠肺炎疫情下,除了戴口罩、勤洗手,做好自我防護外,提升免疫防線也很重要。部立桃園醫院營養師張秀年說,腸道 系統布署大量免疫細胞,約占人體免疫細胞70%至80%,想提升免疫力 、降低感染風險,應從腸道保養開始。

營養師張秀年提醒,食物種類愈多、色彩愈繽紛,植化素就愈豐富,有助於健康。 圖/衛...
營養師張秀年提醒,食物種類愈多、色彩愈繽紛,植化素就愈豐富,有助於健康。 圖/衛福部桃園醫院 提供

張秀年說,腸胃道是外來食物進入體內的通道,為嚴密監控有害細菌或毒素入侵,腸道系統中有大量的免疫細胞,保養腸道,能讓身體多一層防護罩。

張秀年指出,腸道保養有3個簡單的要點,第一,攝取足夠優質蛋白,強化自身免疫系統。蛋白質是製造免疫細胞的主要原料,牛肉、鮭魚、豬肉、雞肉、蛋類、乳製品及黃豆製品等,都是優良的蛋白質來源,正常成人每餐至少應吃2至3兩肉才,相當於手掌大的分量;適量攝取海鮮類如蛤蜊、牡蠣等,因富含鋅,也有強化免疫系統的功能。

其次,多攝取抗氧化物,幫助腸道修復。天然食物富含各種植化素與抗氧化物,如維生素C、E,及花青素、茄紅素、大蒜素、葉黃素、檞皮素等。張秀年說,不同植化素不只讓植物呈現繽紛色彩,對人體上也有不同生理功能,如抗發炎、避免人體產生過多的自由基,以及促進細胞代謝等,普遍存在於穀類、豆類與蔬果中。

張秀年說,站在預防醫學的角度,不建議只攝取個別食物或加強單一營養素,建議每天均衡攝取6大類食物,還要吃到30種以上不同的食物,食物種類愈多、色彩愈繽紛,植化素就愈豐富,對於損傷的腸道細胞修復效能也會愈高。

最後一個腸道保養要點,就是維持腸道益菌生長環境。膳食纖維可被大腸中的益菌發酵,產生短鏈脂肪酸,短鏈脂肪酸可以刺激腸道黏膜生長、抑制壞菌滋生、強化腸道及提升免疫力等。

張秀年提醒,每天應至少攝取3分蔬菜和2分水果,維持足夠纖維量,盡量少吃油炸食物和避免吃宵夜,飲食作息規律、定時定量,讓腸道有充分的休養時間,才能發揮更佳防護效力。

更多新聞報導

保健 鄭國樑 免疫力 腸道 養生

「我想隨她而去」-名醫難忍喪妻,看見死神迎接自己

在家也能輕鬆做出親子丼-「美味拍手」分享在家療癒料理

延伸閱讀

退休金這樣存更快!定期定額賺「複利」財

防疫期間6成民眾在家「坐」太久,小心憂鬱、焦慮找上門!

【自律聯盟02】支援前線/物資、善款不樂觀 公益團體受到的疫下衝擊?

熟齡更能領悟拳法!-昔最年輕國手,今推動「樂齡跆拳」

相關文章

你喝的可樂竟是「救命神丹」!急診醫師揭「3症狀」喝時能救命

這些痠痛不是老化!3大常見疼痛 物理治療師破解

飲食清淡卻罹大腸癌!健檢1數據揪出潛在癌症:以為是貧血

上廁所就能查肝病?醫揭5大線索:肝臟在求救

新冠肺炎從未離開!專家警告二次確診「死亡率增4.5倍」超致命

白沙屯媽祖進香人數創新高!追女神求平安必知「三多」健康口訣

熱門文章

手槍打太多會變小?醫揭4方法重振雄風:視覺很有感

開罰!開冷氣違反「2件事」最高罰3萬6:別收到罰單才知道

90%媽媽都煮錯!氣炸鍋「這樣用」恐吃下致癌物:菜成毒湯

飲食清淡卻罹大腸癌!健檢1數據揪出潛在癌症:以為是貧血

udn討論區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