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口腔有腫瘤」陳昇取消演唱會休養-5症狀自檢口腔狀況

陳昇於昨(17日)突在官方臉書宣布因健康檢查出「口腔有腫瘤」 圖/林俊良 攝影
陳昇於昨(17日)突在官方臉書宣布因健康檢查出「口腔有腫瘤」 圖/林俊良 攝影

已經連續26年都在TICC舉辦演唱會陪伴歌迷跨年的62歲歌手陳昇,於昨(17日)突在官方臉書宣布因健康檢查出「口腔有腫瘤」,須馬上開刀,並療養半年,因此必須取消今年跨年演唱會。

陳昇在臉書與歌迷告假,寫道:「全勤模範生得請假一次遵照醫囑休息,減少說話跟唱歌的次數,我將會休養一陣子,好好照顧身體,用最好的狀態回來跟大家見面。」

及早發現治療效果好,口腔癌有哪些症狀呢?

據「三軍總醫院官網-口腔癌頁面」資料顯示,口腔癌若能早期發現,治療效果好且說話或飲食幾乎沒影響。口腔黏膜表面顏色有變化時應特別加以注意,正常的口腔黏膜經長期致癌因素的慢性刺激之後,會先呈現"癌前期病變",常見的癌前期病變包括口腔黏膜白斑症及口腔黏膜紅斑症。

口腔黏膜白斑症是因黏膜長期受到刺激,如吸煙、嚼檳榔、喝酒 或假牙裝置不當等因素皆有可能會引起 ,以下是口腔癌常見症狀:

1. 唇或口腔內部或周圍出現不易癒合的潰瘍。不明原因之腫脹或硬塊

2. 口腔內部發現白色或紅色脫屑的斑塊。

3. 口腔內有無法癒合的黏膜潰瘍,持續超過兩個星期。

4. 口腔附近部位麻木或疼痛。

5. 口腔內不明原因的出血,反覆發生。

口腔癌的治療有哪些療程?

一般而言,早期口腔癌可使用外科手術或是放射線治療,如已屬晚期,則常須合併外科手術、放射線及化學藥物等合併治療,才可有較高治癒機會。只要早期發現,現代的外科技術,可以把口腔癌完全地剷除,而仍然保持正常的臉型及飲食的機能,並獲得痊癒。

國健署呼籲30歲以上有抽菸、嚼食檳榔者應每兩年接受一次口腔黏膜檢查,早期發現,早...
國健署呼籲30歲以上有抽菸、嚼食檳榔者應每兩年接受一次口腔黏膜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圖/林宜慈 攝影

放射治療:

A. 放射治療適應症

放射治療可用於不同大小的口腔癌,對於小的局限性腫瘤,手術切除及放射治療都是一有效的療法,但需要考慮到病人的年齡,對於手術或放射治療的意願及容忍性。對於第三及第四期的病人,則視情形可能需要合併手術及放射治療。手術後如有危險因素,如:手術切口邊緣仍有殘存腫瘤細胞、淋巴結轉移(二個以上) 、淋巴結膜外侵犯、神經周圍或淋巴血管侵犯者,需行手術後放射治療。

B. 口腔處理

病患在行放射治療前都要會診牙科或口腔顎面外科醫師,評估牙齒及牙齦的狀況,如有厲害的牙齦疾病或蛀牙,則在治療前要先治療或拔牙,拔牙後要等齒槽傷口完全復原後才可開始放射治療,好的牙齒或可以修補的牙齒不一定要拔。氟膠及牙托的使用及注意口腔衛生,可以使牙齒保持健康。

化學治療:

手術前或手術後的化學治療可能可以減少部分遠處轉移,增加少許病人的存活。但是對於頭頸癌而言,局部控制是最重要的;目前有研究發現放射合併化學治療對於晚期頭頸癌(第三、四期),可增加局部控制率、顯著增加病人的存活率。不適或不能手術切除的腫瘤應考慮放射合併化學治療。

至於原本可以完全手術切除的腫瘤,手術前的化學治療並不能改善局部控制或增加病人的存活率。因此可以手術切除的腫瘤不建議給手術前的化學治療。

預防口腔癌,應避免菸草、紙菸、煙斗、檳榔等長期對唇、舌和口腔粘膜的刺激。 圖/p...
預防口腔癌,應避免菸草、紙菸、煙斗、檳榔等長期對唇、舌和口腔粘膜的刺激。 圖/pixabay

口腔癌應該如何預防?

1.避免菸草、紙菸、煙斗、檳榔等長期對唇、舌和口腔粘膜的刺激。

2.如果有不正確的牙齒或假牙,對周圍組織有所摩擦,應該請牙醫師矯正。

3.口腔內發現有任何腫塊贅肉、脫皮落屑或顏色變化,超過兩星期未好轉,應讓醫師檢視。

4.飲食要正常,食物營養均衡。有時維他命或其他營養要素缺乏所造成的口腔粘膜變化,恐誘發癌病。

5.避免長期食用熱度太高的食物和烈酒。

6.經常刷牙漱口,保持口腔衛生。

本篇資料引用自《三軍總醫院官網》

|更多精選延伸

為人生2.0提前做好準備!我們將推出為橘世代量身打造的【無恐懼退休-理財攻略】,以及在家就能跟著教練群自我鍛鍊的【健身攻略】。全新VIP頻道!理財、健身雙管齊下,搶先獲得最新資訊》

更多新聞報導

保健 口腔護理 癌症 防癌 生活習慣

「如果連這次都失敗,我還可能幸福嗎?」大齡女子為何缺少「結束關係」的勇氣...

離婚不是失敗,只是不適合!王琄:我永遠不會失戀,因為愛的來源,就是...

延伸閱讀

賴佩霞:中老年夫妻最好的角色是「玩伴」

限定3周/銅鑼「杭菊芋頭節」登場!7條在地人必推的拍照路線

教兒女面對自己的死亡-黃越綏1年1堂生命課

指甲也能戴「矯正器」,疼痛難耐的「捲甲」可不動刀

相關文章

上班族、學生必看!「吃了變聰明」5種中藥材大公開

常做惡夢竟是健康警訊!研究:帕金森氏症風險恐增5倍

健檢報告「滿江紅」別放棄!49歲男狂瘦14公斤變健康就靠2件事

冬天特別睏、早上起不來?醫分享2妙招趕走瞌睡蟲

發現甲狀腺結節怎麼辦?會致癌嗎?快到這2科就醫檢查

「胡思亂想」害你睡不著!醫推薦4招安心睡好覺

熱門文章

每天走1萬步真健康?73歲翁照大腸鏡發現「4公分瘜肉」延誤恐致癌

2024小雪節氣「3生肖」好運降臨!小雪習俗、開運重點一次看

大型垃圾、家具怎麼丟?一文搞懂!附全台清潔隊資訊懶人包

健檢報告「滿江紅」別放棄!49歲男狂瘦14公斤變健康就靠2件事

udn討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