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高齡門診最愛問:頭昏暈眩怕跌倒 更不敢出門

北榮高齡醫學中心主治醫師陳亮宇建議年紀大了,走動要放慢腳步。記者林伯東/攝影
北榮高齡醫學中心主治醫師陳亮宇建議年紀大了,走動要放慢腳步。記者林伯東/攝影

陳伯伯平常喜歡爬山、戶外活動,但這一兩年常莫名頭昏,只要站起來活動,症狀就更明顯。到高齡醫學 門診就診後發現,原來是最近換了攝護腺用藥,因有降血壓效果,導致低血壓頭暈。

北榮高齡醫學中心主治醫師陳亮宇表示,老人門診求診的病患中,頭昏、暈眩是第一名,占5%。頭昏、暈眩可能導致老人家不敢活動、出門,或是因害怕跌倒將自己關在家裡,不僅造成活動、肌肉量變少,導致肌少症,也可能因此人際疏遠、加重認知功能退化。

但頭昏、暈眩牽涉的問題很多,陳亮宇說,首先要先分清楚發生的原因,主要分為兩大類,一種是因姿勢變化、血液循環不良而導致頭昏;另一種則是因平衡失調而導致暈眩。

第一類若是頭昏情形常發生在老人家吃飽飯、血液重新分配,或是一大早醒來,因長時間沒有進食、喝水,血流無法跟上來,而容易眼前一黑,可能是因血液循環導致。

第二類平衡失調引起的暈眩,則會感到左右腳不平衡、覺得天旋地轉站不穩,也會有惡心、反胃、想吐的感覺。頭部轉到某些角度時,或是搭乘捷運、車輛時,症狀可能加重。

陳亮宇表示,當老人家因為頭昏、暈眩到高齡醫學中心就診時,首先會詢問發生的時間、情形,接著會看用藥狀況,並做一些測試,例如眼睛往左右看是否發生眼震,或是坐下、站起血壓的變化,評估是平衡神經失調或是姿勢性血壓變化導致的症狀。

若老人家突然昏倒,陳亮宇說,也會視情況進一步安排血液檢驗、腦電波、心電圖等生化和影像學檢查,以避免癲癇或是腦中風、腦血管狹窄等其他因素。

血壓所造成的頭昏,可調整營養、水分攝取以及評估藥物減量;平衡失調引發的暈眩,則可能為良性陣發性暈眩或梅尼爾氏症,可至復健科或耳鼻喉科進行耳石復位術或搭配抗暈眩藥物進行治療。

另外,透過生活方式和行為模式也可改善頭昏、暈眩症 狀,陳亮宇笑說,「年紀大了,要過老爺、夫人的生活,走路、動作都要慢慢來。」

【延伸閱讀】

更多新聞報導

保健 楊雅棠 暈眩症 高齡醫學 防跌

35年運動不間斷! 潘若迪:選擇讓自己快樂的運動

蔬果吃對吃夠 熟齡肌水噹噹

延伸閱讀

照顧老小孩,彷彿掉進一個陌生世界 凌煙為失智父母做飯療癒自己

相差50歲!「我的旅遊麻吉是我孫子!」熟齡旅行也能很自在

70歲仍保有好奇心 郭英聲不被框架綁住

長輩門診最愛問:這也痛、那裡痛,卻找不到病因 當心是憂鬱!

相關文章

上廁所就能查肝病?醫揭5大線索:肝臟在求救

新冠肺炎從未離開!專家警告二次確診「死亡率增4.5倍」超致命

白沙屯媽祖進香人數創新高!追女神求平安必知「三多」健康口訣

吃藥時誤食7食物「良藥變毒藥」恐中毒、貧血,上班族最愛的這杯也上榜

做美甲慘變被拔甲!醫:多補充「這元素」避免指甲脆化

吃太多立刻運動才不胖?醫:恐造成心臟「毒害」!推正確減脂方式

熱門文章

手槍打太多會變小?醫揭4方法重振雄風:視覺很有感

開罰!開冷氣違反「2件事」最高罰3萬6:別收到罰單才知道

驚!蟑螂冒出被嚇到,「5大藏蟑處」是蟑螂的最愛:要小心

2025立夏習俗揭秘!吃3食物「補身+開運」3生肖記得避小人

udn討論區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