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千萬留意骨鬆最易影響的3部位 改善最佳良方一次學起來

骨質疏鬆症被美國列為第2大流行性疾病,台灣則是65歲以上老人第四大常見的慢性病,台灣快速邁入老化社會,對骨鬆的認知,仍侷限認為是「老化」必經的疾病。根據統計,台灣老年人口比例在2020年及2030年分別將提升至16.1%和24.5%,預估在2025年將達到500萬人,「保密防跌」存骨本將是當務之急。 圖/123RF
骨質疏鬆症被美國列為第2大流行性疾病,台灣則是65歲以上老人第四大常見的慢性病,台灣快速邁入老化社會,對骨鬆的認知,仍侷限認為是「老化」必經的疾病。根據統計,台灣老年人口比例在2020年及2030年分別將提升至16.1%和24.5%,預估在2025年將達到500萬人,「保密防跌」存骨本將是當務之急。 圖/123RF

現代人對疾病有觀念,懂得預防3高,但卻容易忽略骨質疏鬆 問題。骨科醫師表示,據衛福部國健署調查顯示,骨質疏鬆症是65歲以上長者常見慢性病第4名,若有輕微骨鬆者,除運動外,蛋白質與鈣質補充與均衡飲食,是改善的最佳良方。

林口長庚骨科部主治醫師葉文凌表示,人體的骨骼系統是由骨頭及關節形成,骨骼隨著人年齡增長過程中也會不斷成長,但人一過中年如40歲後,骨質流失速度快,使骨質密度逐漸下降,連帶的造成骨骼變脆、容易碎裂,骨折 風險自然增加。

而骨質疏鬆最容易影響脊椎、髖關節、手腕3部位,其中影響最嚴重的是脊椎,如老年人一滑倒,就可能導致腰椎體壓迫性骨折。

在運動上,葉文凌說民眾運動前一定要先做熱身操,並透過被動與主動運動,被動像是去三溫暖、日曬方式,主動則像是體操、跑步等方式,讓心跳增加、身體流汗、熱起來。此外,每日均衡的飲食攝取,如蛋白質與鈣質補充,是骨鬆改善的最佳良方。或也可跟醫師討論後,參考骨鬆藥物補助。

預防骨質疏鬆症,民眾可簡易自我檢視身體狀況,葉文凌建議以下方法:

1.身體靠牆壁,看是否可緊貼

2.膝蓋打直,手盡量往前壓,若可碰到腳尖,表示柔軟度尚可

3.至醫院檢測骨質密度

更多新聞報導

保健 簡浩正 骨質疏鬆 骨折

變胖不是必定發生 關鍵在「肌肉」

國中才知黃春明是名作家 超越父親黃國珍不再迴避

相關文章

80歲嬤牙齒掉光卻感覺牙痛,竟是三叉神經痛作祟!醫:40歲以上要當心

「塑膠微粒」在身邊!從喝咖啡到洗衣服都中標,怎麼做才安全?

春天忽冷忽熱,肺部、消化道易生病!中醫大推3招提升免疫力

午睡變健康殺手?研究:超過1小時恐增中風、糖尿病風險!

每4人就有1人骨質疏鬆!醫建議65歲女性做骨鬆篩檢,避免5大恐怖後果

提早預防流感,降低9成傳播率!醫授辦公室防流感必備10招

熱門文章

「10年來冷最久冬天」隱藏吃電怪獸,耗電不輸冰箱!台電教6招省錢

新北市民專屬!最低6千入住新房,2025社會住宅申請條件公開

住院請看護「5醫院」免費!2025「住院整合照護服務」申請方式、價格 懶人包一次看

提早預防流感,降低9成傳播率!醫授辦公室防流感必備10招

udn討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