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退休買「配息ETF」每月領息 「2大錯誤迷思」不知道就虧大了!

近年來大家流行存股、存ETF,希望利用被動收入,讓退休後也可以月月領錢。 圖/Unsplash
近年來大家流行存股、存ETF,希望利用被動收入,讓退休後也可以月月領錢。 圖/Unsplash

想要開心迎接退休 生活,最重要的是每個月能擁有穩定的現金流 做生活支出,近年來大家流行存股、存ETF ,希望利用被動收入,讓退休後也可以月月領錢。但是只要這樣做就萬無一失了嗎?有沒有哪些常見的錯誤迷思,要注意呢?已退休的理財專家怪老子 分享,退休後想要不為錢煩惱,配息 型資產和增值型資產缺一不可,快看看該怎麼配置吧!

配息型資產 月月領錢不恐慌

基本上,退休資產可以分成兩大類,第一類是能創造現金流的配息型、收息型的資產;第二類是報酬成長與增值為主的資產,兩者對於退休理財都有其重要性。

可以創造現金流,也就是讓你月月領錢的資產,包括債券基金、債券ETF、高息股、定存股、房地產等,其中又以債券基金、債券ETF較為合適。

因為基金與ETF的投資金額彈性大、變現容易、投資範圍廣,不僅適合退休族的用錢需求,投資波動風險也能控制在一定的範圍內;不過,如果希望這類資產能帶來「有感」的現金流,必須投入一定的資金,也就是你的「本」要夠大。

增值型資產 錢滾錢放大退休金

至於增值型資產,則以成長型股票、股票基金、股票型ETF為主,雖然都以股票為主,但這些資產其實有不同的運用方式。

對退休族來說,投資範圍廣泛的股票型基金,或是能投資一籃子資產的股票型ETF,會比起單一股票標的更適合。例如常見的

對於退休的現金流,許多人都有不少迷思,像是高配息、保本、穩賺不賠等字眼,都是投資人最愛的關鍵字,但有些迷思你不可不知,例如:ETF元大台灣50(0050)、ETF元大高股息(0056)都是目前很熱門的選項。

退休理財常見迷思 有現金流就好?

迷思1:打造現金流,月月領錢最好?

答案:更重要的是資產波動度與整體報酬率!

近年「打造現金流」蔚為風潮,甚至成為退休族的終極信仰,很多人抱持的信念是,只要能打造一套每個月都可以領錢的金流,就能安穩退休。

不過,怪老子認為,現金流固然重要,對於退休族而言,更重要的反而是資產波動度與整體報酬率,只要資產有成長,即使手中的資產不是配息型商品,仍能靠著增值部位創造現金流,人人都能樂活退休。

怪老子強調,退休族別困在每個月的「現金流」的迷思中。他舉例,如果手上有股票資產100萬元,平均每年可以創造7%報酬率,也就是本加利107萬,那這7萬就是退休生活中,每年可以使用的資金,可謂另一種打造現金流的方式,不用拘泥於每個月領錢的形式。

迷思2:為求保守安全,應該全數投資債券?

答案:退休理財仍需重視「股債配」觀念!

退休後的投資要保守,這個觀念固然正確,但怪老子提醒,退休理財也要適度加入股票資產,反而不建議全數擺在債券。

根據怪老子引入長期資料試算,以70%債券、30%股票的配置,透過股票與債券負相關的特性,不僅波動度比起百分百投資於債券更低,報酬率還優於純債券資產。

假設有100萬的金額可投資,就是70萬放債券商品、30萬放在股票商品。如果投資偏向更保守的人,可以把債券比例拉至80%,股票20%,同樣能達到退休穩健理財的效果。

│更多精選推薦↓↓↓

更多新聞報導

退休 ETF 配息 現金流 怪老子 樂齡理財

退休金不夠用?不敢退休?6步教你算出「可退休條件」!

台股創1年新高!ETF配息、價差雙賺 0056搭「2檔」月月領錢

延伸閱讀

2023超夯5大股東會紀念品!最貴紀念品「這家」奪冠

台灣首檔「月配息」ETF上市!可月月領息 退休族該買嗎?

不敗教主陳重銘公開「8大祕訣」,極速提升理財實力!

拒當下流老人!退休後不想又老又窮?善用「631法則」

相關文章

這50歲你信?「最強娃娃臉」女星公開逆齡抗老祕訣

華航董事長謝世謙心梗辭世!享壽73歲,生前得流感仍主持活動

單親媽媽≠家庭缺愛!張柏芝獨養3個兒子不喊苦,5大育兒觀教出貼心孩子

白髮人送黑髮人更痛!包小柏用AI延續對愛女的思念,一句話令人鼻酸

摯友離世逼他思考「人能留下什麼」他用眷村文化重溫生命情懷

不只老城市需要都更!綜藝教父王偉忠:男人老了更該自我更新

熱門文章

20年不上班,資產竟然變多?他靠「買後不理」提早退休:還賺到健康

喝到毒開水!保溫瓶怎麼洗?「這材質」保溫瓶洗錯易釋放毒性

養生村住不下去!退休教授夫婦試住一個月竟逃回家…高齡友善宅怎麼找?

符合「這些資格」免繳健保費!健保費補助條件、金額 懶人包一次看

udn討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