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除舊佈新,整理了廚房、客廳、衣櫃,那麼鞋 櫃呢?我們對於「接觸地面的物品」容易選擇性忽略。像是「放在浴室地面的洗沐用品」、「地板排水口」,或是堆積在家中一角的雜物,只要看到它周圍開始積灰塵、汙垢,就讓人下意識想逃避。鞋子也是如此,踩出家門經過摧殘,經常帶著髒污回家,讓我們即使想整理居家環境,也很少從鞋子下手。今天 Haruka 跟大家分享三招「鞋櫃收納 」方法!
整理鞋櫃3大流程
1. 全部取出並按照使用頻率擺放
「全部取出」是為了檢視自己所有物品、重新審視自己使用習慣的方法,非常重要!一定將自己要整理的某類型物品全部取出、集中!
之後請按照「使用頻率」,也就是「最常穿」到「最不常穿」的單線方式擺放。
在這裡一定會發現:「買了沒穿幾次的鞋子」、「有一陣子很常穿,但後來逐漸不穿的鞋子」、「已經穿得很髒很破,但還在繼續穿的鞋子」、「很不常穿,但真的偶爾就是會穿到的鞋子」……等。只要按照使用頻率初步檢視,就能發現每一雙鞋子的歷史,用意在於回想自己的「使用習慣變化。」
2. 思考使用習慣變化
按照使用頻率排列之後,就是察覺「使用習慣變化」並思考「為什麼會這樣?」
例如:「買了沒穿幾次的鞋子,是為什麼呢?」有可能是因為買回家後才發現款式、顏色不適合自己,或者是穿幾次後才察覺材質不舒服,容易磨腳或悶熱;也可能是因為太喜歡了、價格太高了,所以捨不得穿?不知不覺就當作「聖物」供奉起來了。
最常見的,我想莫過於「有一陣子很常穿,但後來逐漸不穿的鞋子」了!通常這類型的鞋子,不外乎是因為「使用習慣變化」,被新鞋取代、或是隨著服裝喜好改變,以前的鞋款已無法搭配後來喜歡的服裝風格。
像我20幾歲時很喜歡黑色,但30歲之後已經不喜歡這麼沉重的顏色,早就陸續淘汰很多黑色的衣物了,但忘記鞋子跟衣服其實是「命運共同體」,所以還留著部份黑色鞋子,卻沒察覺自己的服裝喜好產生變化,已經不太使用黑色元素了!這就是我以前很常穿,但後來逐漸不穿的原因。
另外我也發現自己太常穿而穿壞的鞋子,共同點是「裸色系的尖頭設計。」我這兩年非常喜歡這樣的款式,穿脫方便,實搭性高,從載小孩上學到約會、工作都非常適合。因為常穿,所以更應該重視它的狀態,最後我淘汰了它們,並打算盡快購買新的類似款式。
若發現了早就不適合自己、沒在穿的鞋子,就在這個階段放手;並對於常穿的鞋子多加留意自己為何選擇它們?它們具備什麼優點?這些選擇與不選擇的原因,都是下一次消費時能否買到好東西的評斷基準!
3. 歸位收納
集中檢視後,可以簡單清潔一下鞋櫃與保留的鞋子,乾燥後再歸位收納。
鞋櫃的收納,我建議用單純的方式。如果鞋櫃的層板可移動,配合鞋子高度調整成合適的分層距離,記得鞋子上方要留下約一個拳頭的高度,為取用時預留順手的空間。若層板無法調整,推薦使用兩支伸縮桿當作層板,這是省錢快速又保留彈性的收納方式!
想增加鞋子的收納,也可以運用網路商店常見的雙層收納架擴增空間。但比較懶的人必須三思。這種收納方式可能因為不夠順手,最後乾脆直接脫了就放在地上,鞋子從此很難回到鞋櫃了。任何收納都是方法越單純、動作越簡單越好。收得越多,通常越難取放,複雜的收納其實是造成空間混亂的來源。
透過整理物品,除了能讓空間煥然一新,也能檢視自己的習慣·喜好變化。因此整理也是重新認識自己的一種方式。
不妨趁著過年期間,動手整理鞋櫃吧!
本文轉載自《安可日子》,原文為:【逗陣來過年】除舊佈新!生活規劃師 Haruka 教你 3 招鞋櫃收納術!
│更多精選推薦↓↓↓
udn討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