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朋友找健身教練做重訓 我該跟著做嗎?

現在健身風氣盛,但醫師在臨床上碰到不少人忽略自身狀況,反而因運動受傷。

圖/123RF
現在健身風氣盛,但醫師在臨床上碰到不少人忽略自身狀況,反而因運動受傷。 圖/123RF

林女士退休多年,除了每天去公園散步,沒有其他運動習慣。她最近參加聚會時,發現朋友退休後熱衷健身,肌肉線條明顯,整個人很有活力。朋友大方分享秘訣,原來是請了教練指導,做了不少重量訓練,效果才這麼明顯,他也鼓吹大家一定要練肌肉,才能預防肌少症。

林女士聽了覺得嚮往,卻不禁有點困惑,自己只有走路,是不是不夠健康?想增加肌肉量,一定得請教練做重訓 嗎?

聯新運動醫學中心主任林頌凱表示,活動量較少、長期久坐的人,願意多走路,是非常值得鼓勵的。不過,散步算是維持性的運動,目的在維持功能、避免骨骼肌肉快速流失,但如果想要達到更好的效果,例如增加肌肉量,單靠散步,確實達不到。

林頌凱分析,運動之前,第一步應該是了解自己的健康現況和目標需求,才能決定要做什麼運動。舉例來說,目前身體哪裡有疼痛、關節退化程度、骨鬆程度、有沒有心血管疾病等常見潛在疾病或風險因子。貿然模仿其他人的運動,除了可能因身體條件不同,對結果感到挫折失望,也很可能在運動過程中受傷。

有了這些資訊,還要了解運動的目的和需求,因為不同運動項目的效益差異很大。林頌凱舉例說,如果是預防膝關節退化,需要加強大腿肌肉力量;要預防跌倒,要進行核心肌群和平衡協調的訓練;要增進肌肉量,不能忽略肌力訓練;想改善心肺耐力,就要做有氧運動。

林頌凱觀察,現在健身風氣盛,臨床上碰到不少人忽略了自身狀況,反而因運動受傷。他特別建議有心想培養運動習慣的人,可以先走一趟運動醫學門診,由包括專科醫師群、國際運動教練、運動傷害防護員、物理治療師、運動心理訓練師、營養師的專業團隊,完整評估健康現況、了解目的和需求,在專業人員的建議和協助下,比較能達到有效的運動。

運動要有效,諮詢運動醫學專業,請掌握三大重點:

1. 認識自己的健康現況

2. 界定自己運動的需求和目標

3. 依據上述資訊,尋求專業建議,以選擇適合的運動項目和計畫

更多新聞報導

運動觀念 邱宜君 重訓 熟齡健身

對身體好/擺脫冷底體質 5招自我調節

人生故事/Miss Tweety:另類的陪伴

延伸閱讀

健身拉筋控血糖 專家建議多運動

舒緩運動酸痛 肌肉按摩槍這樣用才對

爬山有益健康 登山三寶及兩大關鍵訓練不可缺

天使臉孔、健美身材!俄超美「肌肉芭比」引熱議

相關文章

熟齡存骨本 瑜伽、登山輕鬆入門

熟齡首次挑戰路跑!揪家人穿迪士尼服裝一起運動:享受過程最重要

43歲練長跑、69歲學游泳,熟齡運動健將:人生要勇敢做夢

不斷學習就會變年輕!日本舞教師:想跳到不能動為止

年齡不是阻礙!70歲嬤勇闖健美賽場:老了請看護不如先來健身

換上舞衣 79歲「銀天鵝」雀躍芭蕾夢

熱門文章

大型垃圾、家具怎麼丟?一文搞懂!附全台清潔隊資訊懶人包

台灣阿嬤變曼谷企業家!80歲堅持上班,坦言創業最重要的是「這件事」

健檢報告「滿江紅」別放棄!49歲男狂瘦14公斤變健康就靠2件事

醫師夫妻退休選擇回台「入住養生村」!揭開美國移民回流潮背後原因

udn討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