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朋友找健身教練做重訓 我該跟著做嗎?

現在健身風氣盛,但醫師在臨床上碰到不少人忽略自身狀況,反而因運動受傷。

圖/123RF
現在健身風氣盛,但醫師在臨床上碰到不少人忽略自身狀況,反而因運動受傷。 圖/123RF

林女士退休多年,除了每天去公園散步,沒有其他運動習慣。她最近參加聚會時,發現朋友退休後熱衷健身,肌肉線條明顯,整個人很有活力。朋友大方分享秘訣,原來是請了教練指導,做了不少重量訓練,效果才這麼明顯,他也鼓吹大家一定要練肌肉,才能預防肌少症。

林女士聽了覺得嚮往,卻不禁有點困惑,自己只有走路,是不是不夠健康?想增加肌肉量,一定得請教練做重訓 嗎?

聯新運動醫學中心主任林頌凱表示,活動量較少、長期久坐的人,願意多走路,是非常值得鼓勵的。不過,散步算是維持性的運動,目的在維持功能、避免骨骼肌肉快速流失,但如果想要達到更好的效果,例如增加肌肉量,單靠散步,確實達不到。

林頌凱分析,運動之前,第一步應該是了解自己的健康現況和目標需求,才能決定要做什麼運動。舉例來說,目前身體哪裡有疼痛、關節退化程度、骨鬆程度、有沒有心血管疾病等常見潛在疾病或風險因子。貿然模仿其他人的運動,除了可能因身體條件不同,對結果感到挫折失望,也很可能在運動過程中受傷。

有了這些資訊,還要了解運動的目的和需求,因為不同運動項目的效益差異很大。林頌凱舉例說,如果是預防膝關節退化,需要加強大腿肌肉力量;要預防跌倒,要進行核心肌群和平衡協調的訓練;要增進肌肉量,不能忽略肌力訓練;想改善心肺耐力,就要做有氧運動。

林頌凱觀察,現在健身風氣盛,臨床上碰到不少人忽略了自身狀況,反而因運動受傷。他特別建議有心想培養運動習慣的人,可以先走一趟運動醫學門診,由包括專科醫師群、國際運動教練、運動傷害防護員、物理治療師、運動心理訓練師、營養師的專業團隊,完整評估健康現況、了解目的和需求,在專業人員的建議和協助下,比較能達到有效的運動。

運動要有效,諮詢運動醫學專業,請掌握三大重點:

1. 認識自己的健康現況

2. 界定自己運動的需求和目標

3. 依據上述資訊,尋求專業建議,以選擇適合的運動項目和計畫

更多新聞報導

運動觀念 邱宜君 重訓 熟齡健身

對身體好/擺脫冷底體質 5招自我調節

人生故事/Miss Tweety:另類的陪伴

延伸閱讀

健身拉筋控血糖 專家建議多運動

舒緩運動酸痛 肌肉按摩槍這樣用才對

爬山有益健康 登山三寶及兩大關鍵訓練不可缺

天使臉孔、健美身材!俄超美「肌肉芭比」引熱議

相關文章

舞進百老匯音樂劇 打開身體「演很大」

偷懶不想運動?97歲阿祖每週上健身房持續2年:你也能做到

看風景、防失智!長輩爬山健行必備3件事更安全

跳出好身形 佛朗明哥響板「舞」動風情

讓爸爸的鮪魚肚瘦一大圈!適合熟齡的「超慢跑」4技巧一次學

讓長輩走出戶外很重要 專家:廁所決定距離但這1事要注意

熱門文章

今年重陽是大日子!逢天赦日、眾神生日「百無禁忌」 錯過再等36年

3縣市開放「預立環保葬」登記!身後事自己做主 申請方式、流程懶人包

45歲財務自由、提早退休!他靠7件事做到了

周潤發自爆患糖尿病!營養師建議控血糖必吃「4類食物」

udn討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