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許多步入熟齡人生的朋友來說,退休不等於退場,重返職場 、貢獻所長仍是許多人的目標。不過,想拚第二人生 ,履歷這一關卻往往成了絆腳石。1111人力銀行公關經理曾仲葳提醒,中高齡求職者最常見的履歷錯誤,往往不是經驗不夠,而是「寫得太多、寫得不對」。
錯誤一:履歷寫得太長、沒重點
不少中高齡求職者擁有20年以上的職場經歷,一出手就寫了五頁履歷,從第一份工作一路細數,內容洋洋灑灑,卻讓人資看得眼花撩亂,不知重點何在。建議簡化內容,聚焦近5年至10年最有價值的經歷,強調個人貢獻與成果,而非流水帳。
錯誤二:排版老派、難以閱讀
人資主管比起中高齡求職者,可能還算是年輕一輩,若履歷排版還停留在十多年前,沒有條列、沒有強調重點,甚至是Word預設版型,也會讓人覺得「過時」。曾仲葳表示,現代履歷講究視覺清晰,建議可使用Canva等工具製作,融入表格、條列與數據,讓內容一目了然。
錯誤三:不會用數據說故事
「帶團隊完成任務」、「參與重要專案」聽起來不錯,但用人單位更想知道你產出了什麼成果。若能量化績效,例如「導入新系統後讓流程時間減少30%」、「提升業績年增率達10%」等,便能大幅提升說服力。曾仲葳指出,履歷不該只是經歷清單,更重要的是「成果報告」。
錯誤四:忽略轉職斷層與年齡疑慮
中高齡族群轉職過程中,若有離職空窗期,應主動說明,例如因外商撤資被資遣、進修學習新技能等,避免讓人資產生疑問。此外,也不妨在履歷中強調對新技術的學習熱忱,如有參加AI或數位工具課程,更應主動列出,打破對熟齡求職者「跟不上時代」的偏見。
心態調整更重要:放下「以前是主管」的包袱
有些熟齡朋友在過往職涯中身居高位,認為自己的經歷理當受到重視,期待企業開出相應職位與薪資。然而,現實是企業會衡量的是即戰力與適應力。若能調整心態,以「貢獻經驗、學習新知」的姿態進場,更能讓人資看到誠意與潛力。
寫好履歷,是被企業看見的第一步
曾仲葳表示,對職場經歷較資深、年紀較長的求職者而言,寫履歷不只是「找工作」,更是重新找回自我價值的過程,她也鼓勵,「只要避開履歷地雷、凸顯實績與態度,你的第二人生也能走得精彩、走得自信。記得,年齡不是限制,而是養分,只要方式對、心態對,下一站的舞台,你一定也能勝任!」
【橘世代課程平台】
陪伴您成為有趣而溫暖的大人,過好生命第二階段,量身打造一系列專業課程!
立即了解》請點我
加入橘世代LINE好友,立即掌握橘世代大小事!再即享折扣金50元!
領取折扣》請點我
udn討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