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屋老城市老」,是基隆 二○一八年首次辦「城市高齡論壇」的主標題,七個字勾畫出台灣許多早期開發城市的畫面——老人住老屋裡,出門還常卡在老舊城市的建築與道路規畫,寸步難行。
「我來基隆七年,老化速度愈來愈快,老很中性,不見得是好或壞,但速度真的很快。」基隆社會處前處長吳挺鋒意識到,政策和行政更新速度遠跟不上人口老化,提及高齡獨居總有些急迫感,因而也連五年辦了高齡論壇。
基隆長大的吳挺鋒說,基隆的年輕人工作多在雙北,早上出門晚上回家,即便在雙北成家,也是卅分鐘車程就能回老家。真正困難的是南部鄉鎮、東部偏鄉,甚至離島,孩子長大後離家求學工作,一個月回家不到一次,「那是實質長距離的分離」。
國內獨居老人 受到重視起於早期有老人在家中過世無人聞問,因此多強調預防孤獨死。吳挺鋒強調獨居不等於孤獨,許多長輩即便獨居,仍然很活躍,對這樣的長輩,過度關懷反而是打擾。
於是基隆社會處趁著前兩年疫情緊張而口罩正缺時,透過為不方便出門的長輩發口罩,找出真正需要關懷的獨居老人,「服務資源有限,要精準篩出有效分級。」吳挺鋒說,基隆市針對列冊的獨老 做分級服務,也為大約九成的健康長者創造各式各樣的社會參與條件,例如基隆市的公車,滿六十五歲以上就可以無限次數搭乘,鼓勵長輩出門。
至於基隆市一直為人詬病的平地狹小又缺少無障礙規畫,導致長者行動不易又該怎解?吳挺鋒的回應保守卻也實際,「這個很難速成。」基隆的危機,勢必給新市長謝國樑帶來挑戰。
│「老後獨居」系列延伸閱讀↓↓↓
- 基 隆「孤老危機」巷弄彎曲、狹小斜坡還有困在階梯上的阿嬤...但為什麼他們卻仍離不開基 隆?
- 放眼望去不是階梯就是狹窄巷弄,卻是基 隆獨 居老人的唯一道路...
- 獨居不孤單!基 隆「老來伴計畫」讓陪伴員把愛送進家裡去
udn討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