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託敲敲門/失智長者的財產怎麼辦?關於「金融老年學」

即便人生進入下半場,卻仍有許多人還在擔心自己的財務安全與理財規劃該如何布局?《信託敲敲門:樂齡理財,人生更精彩》希望透過淺白的表達方式,把信託這個重要觀念與制度,傳遞給所有讀者。節錄試閱:

所謂的「金融老年學」(Financial Gerontology)是取自社會老年...

所謂的「金融老年學」(Financial Gerontology)是取自社會老年學(Social Gerontology)的精神,將相關概念套用在金融領域中。 圖/freepik

所謂的「金融 老年學」(Financial Gerontology)是取自社會老年學(Social Gerontology)的精神,將相關概念套用在金融領域中。這項理論的基調在考量近年來部分提供金融商品或服務的專業人士,只著眼於金融商品或服務本質上的專研或交易,但對於已經遠離交易市場或進入退休狀態的高齡金融消費者之需求,卻缺乏應有的重視。

因此,「金融老年學」所關注的是,如何透過宏觀的角度優化影響個體老化的環境(例如經濟、社會或政治等),並從微觀的角度則呼籲關注消費者在高齡化過程中所產生的心理與生理變化,並基此提出在金融佈局上的妥適對策,調和供、需之間的平衡。換言之,金融老年學將有助於金融業更深刻了解金融消費者從退休前到退休後的需求轉變,從中思考因高齡化所衍生的創新需求,並揚棄專注傳統金融商品或服務的促銷窠臼,而願意追求自身創新或與非金融業共同合作,與客戶建立更深厚的信賴關係,並提供多元且持續的優質服務。

進一步地說,所謂的金融老年學是結合了認知科學、老年學以及金融學的重要學門,相較於傳統經濟或金融學側重理性之人如何將其所取得的市場資訊進行最大化以產生效益有所不同,因為金融老年學主張在認知能力降低而無法做出合理之意思表示的前提下,其所為的金融行為或社會活動一定會受到影響。而且,隨著平均餘命逐漸增加,高齡者將面臨資產總量無法配合餘命所需的「長壽風險」;以及如果罹患失智 症導致認知能力下降的「認知能力風險」,這些都是金融老年學關切的重點。

由於人類的認知能力大抵可區分為「結晶(構)性知能」與「流動性知能」,前者是活用生活中所累積之學習或經驗的能力,後者是指能夠學習新事物並適應新環境所需具備的能力。而金融老年學提醒大家,「結晶(構)性知能」能力會隨著年齡增長而增加,「流動性知能」能力則減少,但二者綜合的能力於人生的中高年齡達到高峰,之後則將因年歲增長或因疾病而逐漸遞減。

依據國際失智症協會的統計,2019年全球有超過5千萬名失智症者,預計到2050年時將增加到1億5千2百多萬名失智症者;世界衛生組織(WHO)也從2012年開始,要求各國將失智症列為優先的公共衛生議題。WHO所定義的失智症範圍,除了包含傳統失智(癡呆)症外,也包括阿茲海默(氏)病及神經系統退化性疾病;如果依這項定義來看,台灣全民健保申報資料中,2018年因失智症就醫的人數約為27.1萬人,相較2017年25.2萬人增加1.9萬人。

此外,依年齡觀察,2018年失智症就醫人數也隨著年齡增加而成長,未滿65歲因失智症相關疾病就醫者僅占其人口數的0.1%,但是一旦到了85歲以上,便提高到24.4%,也就是說,平均每4位就有1位曾因失智症相關疾病就醫(衛生福利部統計處網站)。 

再者,近年來在老年醫學中受到關注的輕度知能障礙(MildCognitiveImpairment,MCI)是指正常老化到失智症開始出現徵兆間所存在的過渡區域,在臨床上每年約有10%-15%會發展為失智症,雖然日常生活多半無虞,但在面臨較為複雜的工作任務或社會環境下的活動時,則會產生困難。

諸如此類的生理或心理變化,對於金融消費者本身難謂沒有障礙(例如判斷與決策能力降低,間接影響資產的佈局),對於身邊的親人或利害關係人卻可能產生影響(例如資產如何運用、變更用途、處分與否,甚至如何傳承也將成為問題所在),在金融商品或服務上如何因應,是未來不容迴避的重點。

除了長壽風險與認知能力風險外,隨著金融科技(Fintech)世代的來臨,諸多高齡者因為不熟悉科技技術而演化為「IT風險」。從金融老年學的角度觀之,金融業者如何降低金融服務與高齡者需求間的不匹配(mismatch)差距,也是供需間尋求和諧發展的關鍵,這也會是金融老年學的重點所在。

日本高齡化的現象也非常明顯,因此台灣在高齡化議題的推進與發展上,常以日本為取經對象。對應金融老年學在金融領域的應用,日本也有深刻的軌跡。日本金融廳在2017年11月發布《平成29事務年度金融行政方針》,方針中指出應隨著金融老年學的發展,進一步檢討高齡投資人的保護措施。次年7月,金融廳以2017年的金融行政方針為前導,邀集學者專家探討高齡化的現狀與金融相關議題,並提出《關於高齡社會的金融服務模式報告(高齢社会における金融サービスのあり方)》。報告中建議:

(一)因應高齡社會,未來的金融服務應跳脫從業者觀點所設計的單一性商品,逐漸轉化為以顧客個人觀點並滿足其需求之商品;此外,利用AI與大數據也能夠使客製化的服務更易於提供;

(二)應運用金融老年學的視角,增加金融業與非金融領域(例如家事協助、關懷服務)業者的合作;

(三)幫助顧客將資產進行「可視覺化」,使其更容易選擇適合自己的商品與服務。

2018年7月公布的此份報告,提出了關鍵的金融新思維,後續於2019年6月由金融廳所提出的《高齡社會的資產形成與管理》等報告,也受到了影響,而金融老年學也逐漸成為潛移默化的新思維。

金融老年學與金融創新

●商品與服務創新

無論是因為長壽風險所導致的資產不足,或者是因為認知能力風險所產生的資產管理及運用問題(例如因為認知能力降低遭受詐欺、因為罹患失智症導致無法以自己的名義處分資產甚至無法確保資產的擁有、無法決定如何繼承或應選用何種稅制…等),都是金融老年學關懷的重點。金融業如何在這樣的導向中尋求創新?

日本學者曾做過一項有趣的調查,調查中發現日本男性約65歲、女性約55歲左右時的金融素養(回答金融相關問題的正確率)最好,之後隨著年齡增長,金融素養也會逐漸下降。此外,過度評價自己能力的「過度自信偏差」,通常在年輕時較高,到了55歲左右最低,之後過了60歲又再度上升。

關於金融老年學的應用,對於認知能力較低的客群,金融業應明確訂定因應方針與契約類型,同時可培育特定的服務人員,並施予教育訓練提升相關知識。此外,也應積極與非金融業(例如照護機構、律師或會計師事務所等)進行合作。除此之外,保險(小額終老保險、年金保險、長照險…等)與信託機制之運用,也是從金融老年學視角應陸續為高齡者完善並創新的制度。

2020年9月1日由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所提出之「信託2.0」政策,便是重要的體現;此項政策期許信託業積極投入適當資源調整部門組織及培育專業人才,並透過整合機構內部資源及對外跨業合作,改變以往過於偏重理財信託的現況,發展為客戶量身訂作之全方位信託業務,與金融老年學的精神相牟,也與日本金融廳的金融行政方針有異曲同工之妙。「信託2.0」除了將持續推動安養信託等助益於高齡者身心照護之制度外,也藉由「高齡金融規劃顧問師信託專業能力認證制度」之推動儲備人才,而「與社福團體、安養機構及醫療機構等跨業合作」的建議措施,也是金融老年學鼓勵金融業與非金融業進行異業或跨域合作的實踐。

未來,信託如何搭配成年監護制度,確保高齡者在處理資產時能夠更加安心,仍然是法務機關與金融主管機關必須面對的議題。

●結合科技的金融創新

近年來備受關注的金融科技(Fintech)或科技金融(Techfin),都將促成普惠金融(InclusiveFinance)的實現。但是,在高齡者的金融應用過程中,科技所提供的功能不應僅止於快速或便利,而應從金融老年學的視角去發掘問題並提供解決之道。

例如英國的匯豐銀行(HSBC)在2018年宣示該行為「認知友善銀行」(Dementia-friendlybank),香港分行也在2019年跟進。該銀行為認知能力較弱的客群設置了「特別服務窗口」,並運用金融科技協助保管交易紀錄、將交易紀錄副本通知本人指定的第三人(例如家屬或朋友);此外,也為其個別設定ATM的取款額度,並使用聲紋認證避免詐騙及導入簽名晶片卡(chip-and-signaturecard)等措施,對於高齡者的友善度可見一斑。

此外,位於美國的科技新創公司Neurotrack也透過人工智慧(AI)技術偵測眼球運動,來及早辨識使用者的認知能力是否下降或已經下降的狀態,此項技術也與保險公司進行合作中。

在日本,由於對於金融老年學以及金融科技的重視,許多機構也陸續將科技應用在高齡者的金融服務中。例如三菱UFJ信託銀行(提供於資金需求孔亟時,代理人可將收據用手機拍照立即可向銀行請款之服務)、佐賀銀行(與軟體公司合作開發透過監視器影像來偵測詐欺之系統)及信用卡公司JCB(當客戶使用金融卡時,會將簽帳的紀錄以email方式傳給客戶指定之人或親族)…等,不一而足,但都充滿溫暖。

在研究發展過程中,「專屬性之辨識」是重點所在,換言之,金融消費者本人獨有的物品、知識或生體資訊(例如指紋、靜脈、虹膜、五官或聲紋等),都是重點所在。對於認知功能降低的高齡消費者,不僅容易遺失提款卡或存摺,對於密碼的記憶也往往產生困難,若透過生體資訊進行認證,不僅能減輕高齡者的負擔,在交易上也更形安全。例如日本的大垣共立銀行便提供了使用靜脈辨識的生體認證,配合密碼與出生年月日的輸入,便可在無提款卡也無存摺的情形下進行交易。再者,Aeon銀行與Liquid公司也開發了高速認證系統,自2017年11月起導入使用指紋與靜脈雙特徵進行生體認證之系統。如果能夠掌握這些重點,高齡長者的金融體驗一定會更加愉悅,也更能享受樂齡人生。

《信託敲敲門:樂齡理財,人生更精彩》  圖/暖暖書屋出版

《信託敲敲門:樂齡理財,人生更精彩》 圖/暖暖書屋出版

本文摘自《信託敲敲門:樂齡理財,人生更精彩》,暖暖書屋出版

延伸閱讀

擔心失智後財產沒保障?靠這些規劃守護辛苦錢!

預防失智症,中醫師教你活化腦部!常梳頭、鳴天鼓(內含影片教學)

每天都是微運動!物理治療師︰穿脫大人褲也有復健效果

長輩走路變慢恐是失智警訊!「做這件事」扭轉大腦萎縮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FB留言
udn討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