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81歲嬤住院40天,醫療費用壓垮全家!該買「終身醫療險」轉移風險嗎?

CFP顧問徐采蘩表示,台灣已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未來老年醫療支出勢必成為退休生活中的一大負擔。 示意圖/Canva
CFP顧問徐采蘩表示,台灣已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未來老年醫療支出勢必成為退休生活中的一大負擔。 示意圖/Canva

朋友的媽媽,一場突如其來的跌倒,讓原本平靜的生活天翻地覆。腦部撕裂傷、緊急手術,好不容易撿回一命,卻在出院前感染COVID-19、胸椎壓迫性骨折沒發現延後出院、泌尿道感染再度延遲、最後更因腦栓塞造成中風……從意外發生到出院,整整關在醫院40多天!

「先暫時請個看護吧」──事情剛發生時,朋友只能緊急請來一位全職看護在醫院照顧母親,但誰也沒想到這一住就是一個多月。看護每天費用2,700元,而且只能現金支付、每週結清,加上醫療費用,三姐弟的財務壓力瞬間爆表,焦頭爛額。

保險效力停止的年紀,才是真正需要它的時候!

這位81歲的媽媽,早在76歲時就罹患癌症,這次跌倒住院更讓他們深刻體會:高齡照護不只是醫療問題,更是金錢與體力的雙重考驗。

然而現實是,市面上多數醫療險(尤其實支實付 型)保障年齡仍僅至75或80歲,最多延長到85歲也只是極少數商品。偏偏這些真正需要用保險的年紀,卻剛好是保險「效力停止」的年紀。

因應超高齡社會 的到來,近年有部分保險公司推出「實支實付型終身醫療險 」,可銜接75至100歲,甚至設計在76歲或81歲後,改以日額給付或實支實付擇一理賠。看似貼心,卻往往保費昂貴、額度不見得更優。

是否該買?不是簡單一句「有買比較安心」就能回答的問題,而是需要你根據自身的經濟能力、健康狀況與家庭責任,做出深思熟慮的決定。

編輯推薦》年過65歲買得到醫療險嗎?揭保險業務沒說出口的真相 :https://reurl.cc/K8W0zR

面對未來醫療費,你準備好了嗎?

台灣已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人口突破20%,未來老年醫療支出勢必成為退休生活中的一大負擔。根據112年國民醫療保健支出統計,過去十年每人平均醫療支出增幅超過六成,目前每年平均達7.8萬元,且有持續上升趨勢。這意味著,隨著年齡增長,對醫療保險的需求也將愈加迫切。

然而,終身型醫療險的費用遠高於一般的一年期醫療險,且45歲以後購買時,常因既往症、高血壓等健康狀況而被除外或加費而提高投保成本。

如果年輕時已有繳費期滿的保單,可以考慮將原有預算轉用於規劃未來的醫療保障,透過保險來轉嫁潛在支出。若預算有限,也可考慮自行提撥醫療專戶,或透過健康管理(如規律運動、良好飲食與生活習慣)來降低醫療風險。

此外,依賴健保基本醫療或調整保險額度以因應通膨,也都是可行的備案。對於收入較高、醫療品質要求較嚴格的人,更應提早做好規劃,避免老後措手不及。

終身醫療險、定期醫療險比一比

很多人都知道透過保險來分散風險,但對於終身醫療險和定期醫療險,仍不知道買哪個較好。底下以表格的方式呈現兩種保險的特色:

項目終身醫療險定期醫療險
理賠內容通常包含住院、手術、門診等醫療費用給付,部分商品可選擇實支實付或日額型方式。類似終身醫療險,也有住院、手術、門診等給付,但理賠期間受限於保單有效年度。
商品特點●保險期間長(多為終身或至100歲)
●保費固定或分期繳完即終身有效
●保險期間短(常為一年期、可續保)
●初期保費便宜,年齡越大保費越高
可能問題●初期保費較高,年輕時負擔較重
●商品不多、選擇有限
●投保時健康條件要求較高
●年長後保費暴增,可能無力負擔
●健康惡化時可能無法續保或遭調降保障
●到一定年齡(如75歲)即停保

結語|選擇適合自己的醫療保障,才是最好的選擇

終身實支實付醫療險的確是一項因應高齡社會與醫療支出上升而生的新選擇,但是否適合每個人,仍需依據個人的財務狀況、健康狀況及保障需求來判斷。

保險的本質是風險轉嫁,規劃得當能有效降低未來的不確定性。與其追求「買到最好的商品」,不如花點時間了解「什麼是最適合自己的商品」,才能真正為自己與家人打造安心、有保障的未來生活。

本文轉載自《保險本舖FB粉絲團》

🍊點我加入橘世代FB粉專,一起展開人生新風景

【橘世代課程平台】
陪伴您成為有趣而溫暖的大人,過好生命第二階段,量身打造一系列專業課程!
立即了解》請點我

加入橘世代LINE好友,立即掌握橘世代大小事!再即享折扣金50元!
領取折扣》請點我

更多新聞報導

終身醫療險 保險理賠 保險規劃 超高齡社會 定期險 實支實付

保障超過300種疾病、患病立刻理賠!「重大傷病險」該買嗎? 這件事不可不知

樂陶居養生宅住戶分享:85歲吳阿嬤「可以放鬆做自己」

延伸閱讀

「舒眠麻醉」讓你無痛卻致命?與局部麻醉差異比一比,3招降低手術風險!

誰說中年不能追夢?前外商主管改當街頭藝人:人生唯一的失敗是不敢嘗試

老後補鈣來不及!「存骨本黃金期」揭曉,但補過頭當心4風險

最怕冷氣電費暴增?專家揭這些「清洗盲點」:不冷、異味都能解決

相關文章

創業開店遇1事故差點破產…5種保險「用小錢擋大災」老闆必看(附表格)

2026年領更多!勞保年金「1原因」有望調漲 預估78萬勞工受惠

上有老下有小,太太出車禍變植物人…他用「保險+信託」保障家人無後顧之憂

萬物齊漲,住院醫療也變貴!實支實付險最好加「2幫手」避免隱形費用爆表

或許有一天輪到我失智…準備「5保險」照顧未來的自己,省下千萬照護費!

以後買醫療險「貴又難理賠」?5大保險策略立刻筆記,第1點超重要!

熱門文章

小資教師夫妻省錢20年買房,退休後竟月入10萬!專家:3關鍵打造自由人生

蟑螂多到殺不完?快動手做「天然毒餌」:蟑螂吃了死光光

90%人不知!「3類食物」二次加熱超毒=吃下滿滿致癌物

你以為的養生、低糖食物,竟不利血脂?營養師曝超市「偽健康」的選擇陷阱

udn討論區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