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烤肉、欣賞煙火有害健康?炭火粉塵是元凶!快補充6大顧肺食材
中秋連假期間,家家戶戶團聚,圍著火爐大快朵頤,是中秋節慶最具代表性的風景。但據《健康醫療網》報導,法國的環保團體發現,用炭火烤肉長達2小時,等於吸入22萬根的香菸。國內研究也發現,烤肉時油脂滴到高溫的木炭上,會讓致癌物甲醛、苯及乙醛的濃度大幅上升,而且PM 2.5也會暴增10到100倍。
嗯嗯不順好煩惱!中醫師傳授「5穴道1藥膳」助你迎接順暢生活
現代人常因工作或生活壓力大、步調節奏快、與時間等因素,需要長期外食,導致便秘已經成為現代人的通病,因而導向依賴藥品幫助解便,但長期服用藥物容易加重腸道的負擔。
秋蟹季來了!中醫師分享吃蟹小訣竅,有「這些症狀」的人要注意
每逢九月,涼意初來乍到,除了提醒自己加添衣物,維持體外的保暖,體內更要努力補充能量。而剛好的螃蟹產季,就是許多老饕食客引頸期盼,食指大動補充體力的大好時節。
長新冠後秋天更容易咳嗽、皮膚癢!怎麼治?把握秋分養生「溫潤」為主
在二十四節氣中,其中以「二分二至」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最為一年重大分界,「秋分」這天剛好是過秋天一半,地球上南北半球受陽光照射相等,台灣俗諺:「秋分暝日對分」,晝夜的時間相等,是與「春分」相對的節氣,所以稱為「秋分」。
「3穴道2茶飲」消脹氣!避免月餅、烤肉造成腸胃不舒服
中秋佳節吃月餅、大啖烤肉,繁忙的生活在這月圓人團圓的佳節,是許多人期待且重視的節日,但是,要小心不要讓自己「月圓人更圓」唷!
2023白露節氣來報到!天氣轉涼、防燥潤肺,重點養生缺一不可
「白露」是秋天第三個節氣,約在國曆9月7日~9月9日左右。曆書記載:「斗指癸為白露,陰氣漸重,凝而為露,故名白露。」說明自此節氣開始,天氣逐漸轉涼,清晨露水會凝結成一顆顆晶瑩透白的小水珠,所以稱作白露。
秋天容易拉肚子?腸胃痛?中醫師曝解方:避免腹瀉、腫脹...急性腸胃炎!
即便炎炎夏日已經來到尾聲,但剛從休眠中醒來秋老虎使得南台灣的炎熱氣候依舊持續,人手一杯冰涼的手搖飲似乎成為南台灣民眾的日常,這樣的生活方式無形中侵蝕著我們的身體健康,我們卻因為「身在此山中」而不自知。
秋老虎反覆發威當心中暑來報到!中暑分兩類,治療、預防一次看
近來秋老虎反覆發威,氣溫仍相當高。若一直暴露在炎熱環境下,沒有適時補充水分,初期會出現口乾舌燥、身體發熱,喝水不容易解渴,漸漸開始肩頸僵硬、頭暈、頭痛、倦怠等身體核心溫度過高的徵兆。若不及時處理,例如移動至陰涼處、補充電解質與水分,就可能出現噁心、嘔吐、抽筋、神智不清等熱衰竭症狀。
皮膚癢得受不了:汗斑、尋麻疹、濕疹...中醫授「3秘訣」緩解,「中西合併」治療最有效!
台灣天氣又濕又熱,此時皮膚還容易有搔癢等問題,實在相當令人煩躁。雖然都是皮膚癢,但其致病原因可能有所不同,常見的症狀包含:汗斑、汗疹、毛囊炎、尋麻疹、濕疹等等。
處暑防秋燥!中醫授「3方法」滋陰潤肺,去濕、補氣趁現在!
每年的處暑約落在8月23日前後。「處」有終止的意含,「處暑」表示暑氣到此退去,天氣即將轉涼。然而台灣位居低緯度,此時距離天氣轉涼還有一段時間,如俗諺所云:「土暑以處暑後,天氣猶暄,約再歷十八日而始涼。」在這夏秋之交的多變天氣裡,生活作息也需跟著天氣滾動式調整,周亞錚醫師整理了簡單三原則,從日常開始養生、為迎接而來的秋季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