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不鏽鋼餐具會溶出重金屬?多久該換?專家曝「這數字」開頭最耐用
耐碰撞、好清洗的不鏽鋼餐具,是許多人購買環保餐具時的首選材質,但是你知道購買不鏽鋼餐具時該怎麼挑選?有需要定期換新嗎?食藥署邀請海洋大學食品科學系吳俊逸助理教授,與大家分享不鏽鋼餐具的小知識。...
確診後容易耳鳴、流鼻血?耳鼻喉科醫師分析致病原因!
新冠肺炎疫情逐漸趨緩,演員何如芸近期公開分享染疫第4天的病況,提到自己喉嚨如刀割、耳朵會嗡嗡作響、偶爾流鼻血、頭痛及倦怠感。據臨床統計來看,確診者較常出現上呼吸道、頭痛、疲勞等症狀,至於「耳朵會嗡嗡響」則是耳鳴,亦為內耳神經受到病毒破壞所引起。...
「我上樓了」85歲國寶藝術家朱銘輕生過世,面對老年憂鬱我們可以如何提早預防?
台灣國寶級雕刻家朱銘22日晚間於台北士林區至善路住家輕生身亡,享壽85歲。他晚年身體狀況不佳,罹患慢性病,需要定期回診用藥,曾向家人多次表達負面情緒,研判為久病厭世。警方在客廳發現一張紙條,上面寫「我上樓了」,成為他最後遺言。...
洗米水可以「澆花、洗菜、洗頭髮」?譚敦慈:千萬不要這樣做!
不少年長者認為洗米水營養豐富,剩餘價值高,有人用來洗菜、油膩餐具,甚至洗水龍頭,在日本甚至興起一股「洗米水洗頭護髮」風潮,不過,日本洗米水可不是一般人所認知的洗米水,是經過特殊處理,民眾可不要拿家裡的洗米水嘗試洗髮。...
每天走1萬步真健康?73歲翁照大腸鏡發現「4公分瘜肉」延誤恐致癌
73歲羅先生患有三高,平常相當注意健康飲食,且每日養成日行1萬步的習慣,但今年初卻收到糞便潛血篩檢結果為陽性,就醫接受大腸鏡檢查,發現最深處的盲腸有顆4公分大瘜肉。醫師當下採取內視鏡黏膜切除術(EMR)將息肉順利切除,病理化驗為腺瘤性瘜肉,若延誤處理,恐有癌變風險。...
防止嘴唇乾裂、老化!睡前「敷凡士林」還不夠,皮膚科醫師糾正NG保養
冬天氣溫急速下降,民眾除了常覺得臉部乾燥外,嘴唇也會出現乾裂、脫皮的現象。對於嘴唇保養上,一般外界均認知需要擦護唇膏來改善唇部乾燥問題,但有時擦了護唇膏仍好乾,對此,新光醫院皮膚科醫學美容中心主任唐豪悅表示,大部分的人使用護唇膏次數不足,可能只有在早晚塗抹1次而已,想要護唇其實每1至2小時就要補護唇膏了。...
2024台灣入境規定懶人包》帶食品、藥品、化妝品回台「數量限制」一次看
進入暑假,也到了出國旺季,食藥署提醒,國人至海外旅遊,千萬不要買過頭,返國攜帶食品、藥品、醫材、化妝品均僅限於個人使用,不得供應、販售、公開陳列及轉作他用,且於海關入境時,有一定限額,一旦違規,最高可罰上百萬元罰鍰。...
長照3.0》長照制度需改革!專家:最低薪資7年漲4成,長照支付標準卻沒變
長照 2.0 邁入第8年,準總統賴清德日前提出「健康台灣-樂齡幸福社會」政見,表示將在上任後啟動長照3.0改革。3月20日,立法委員劉建國、廖偉翔、陳昭姿以及台灣居家服務策略聯盟共同舉辦「滾動新長照 國會要加速-長照3.0改革第一步:居家服務新轉機」公聽會,盼透過跨黨派力量推動新長照。...
喝水別猛灌!專家授「5大正確飲水法」健康喝無負擔
民眾平常想要喝水,家中若沒有飲水機的話,就會自己燒開水,但煮開水也是有注意事項喔!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臨床毒物科護理師譚敦慈建議,大家在煮開水時,最好選取晚間的自來水,煮沸之後可啟動抽油煙機,並打開茶壺蓋子,以便清除三鹵甲烷、氯等有毒物質。...
吃不完的飯菜可以用電鍋保溫放隔夜?毒物科醫師:一不注意細菌就會大量繁殖!
電鍋是許多家庭不可或缺的電器,許多人習慣以電鍋保溫已經煮好的食物,以為一直插著電源,保持熱度,食物就不會壞掉,專家指出,許多細菌耐高溫,只要在60℃以內即可快速生長,而電鍋保溫難以維持在60℃,如果久存後食用,恐容易食物中毒。...
「2特徵」恐為老年憂鬱症!與失智症易混淆 3方法提早預防更安心
WHO(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全球有2.6億人以上患有憂鬱症,盛行率約3至4%,65歲以上的高齡憂鬱症盛行率更高達10%,相當於每10個老人就有1人患有憂鬱症。...
活化腦細胞!推薦「10大超級補腦食物」改善腦霧、健忘症
腦霧、健忘、注意力不集中,現代人在外在工作壓力與內在精神壓力雙重夾擊下,使得記性越來越差、腦子越來越不管用,而且隨著年紀越大,情況更趨嚴重。...
「鮮奶油乳酪」營養嗎?專家建議:這樣搭配才健康!
一提到鮮奶油乳酪(Cream cheese),許多人就不自覺地吞口水,它是製作重乳酪蛋糕的必要食材,也可搭配鮭魚、牛排、生菜、番茄片、黃瓜片等,成為最佳沙拉配角,不過,營養成分並沒有想像中還得高。...
3類病人可「在家住院」 在宅急症照護降低交叉感染更省事
衛福部健保署於7月1日起實施「全民健康保險在宅急症照護試辦計畫」,預計5400人受惠。賴清德總統2日上午至亞東醫院實地了解執行狀況,賴總統表示,這是台灣劃時代醫療服務,他是醫界出身總統,希望為國人健康多做些事,未來行動不便的失能民眾及照護機構住民,在家或照護機構內也能接受感染急症治療,以達「在地安養,無憂向晚」的目標。...
長輩常吃稀飯,覺得清淡、健康、控三高!營養師:肌少症隨之而來找上門
不少上了年紀的人飲食講究清淡每天「清粥小菜」,要求自己少肉、少鹽、少糖、少油,認為這樣可以控制高血壓、高血糖等三高慢性疾病,但研究發現,如果長期缺乏蛋白質,恐導致肌肉量流失、肌力衰退,結果罹患肌少症,恐怕顧此失彼。...
老人臭跟太養生有關?「硫化物」食物更是發臭關鍵!
別以為「老人臭」只和衛生習慣相關,除了勤換衣服、多喝水,有助於使味道變少外,中醫師鄒瑋倫分析,「太養生」常吃含硫化物的九層塔、洋蔥、大蒜、韭菜等蔬菜,也是容易造成口味、體味重的主因,只要吃多了這些「硫化物」,就容易讓身體產生俗稱的「老人味」。想要避免老人臭,就要少吃含硫化物的蔬菜,也不吃重口味食物,更要正確排汗或泡澡。...
熟齡性愛教室|8大好處揮別無性生活,活到老做到老也沒什麼不行!
知名YouTube頻道「技安CHI AN」與「那對爸媽」在近期皆以「壯世代性生活」為話題進行街訪,從內容不難發現許多壯世代對於「性生活」是「腦袋有想法,身體沒辦法」;另外,「年齡實驗室」針對台灣50歲以上民眾進行「壯世代性需求大調查」,結果顯示其平均性生活(包含自慰)頻率約為一個月1.3次,且頻率隨年齡遞增而下降。...
天冷流鼻血?竟是1癌症惹的禍:及早檢查接受治療
秋冬是感冒及過敏性鼻炎好發的季節,易導致鼻黏膜發炎、充血,民眾經常會感覺到搔癢而搓揉、打噴嚏、擤鼻涕,這些行為容易讓發炎中的鼻黏膜破損而流鼻血。振興醫院耳鼻喉部喉及頭頸外科主任薛智仁表示,人體血管在天冷時會快速收縮,導致血壓上升,血管容易破裂,也可能發生流鼻血。在使用暖氣時,空氣變乾燥,則會刺激鼻黏膜,在表面形成結痂,當民眾用手挖結痂或結痂脫落時,也就容易出現流鼻血現象。...
更年期「床事」總卡卡又不順?熟齡第二春保持「性」福有方法
婦產科醫師郭安妮說明:女性更年期的定義為停經1年,平均年齡層雖落在49、50歲,但約在44至45歲,女性荷爾蒙就開始衰退,出現「更年期症候群」。可能會有熱潮紅、盜汗、陰道乾澀、情緒障礙、睡眠障礙、鈣質流失快速、基礎代謝率下降、肌肉萎縮等情形發生,有些人甚至會出現萎縮性陰道炎、尿道膀胱炎。...
他以為只是累,結果確診末期肝癌!醫示警:「有1症狀」肝癌機率增15%
48歲的李先生,年輕時候就知道自己有B型肝炎,前幾年新冠疫情打亂了生活習慣,忘記之前醫師叮嚀的規律追蹤,直到最近食慾變差、常常疲累不堪,且家人發現李先生肚子愈來愈大,才急忙至門診求治。診斷後發現,李先生的肝臟裡佈滿了大大小小的腫瘤,確診為末期肝癌,治療後仍無法挽回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