務農、顧老、當講師...牛犁協會助長輩打破「變老就沒用」的詛咒!
九十歲的鄭阿玉阿嬤是阿美族頭目的女兒,住在花蓮縣壽豐鄉豐山村,三個孩子七個孫子都在外地工作。兩年前,鄭阿玉生病住院後,兒子不放心她獨居,將她接到台北,「但白天我都一個人,好寂寞,又跑回花蓮。我住這裡很快樂,牛犁(社區交流協會)的人很好,很了解我。」
鄭阿玉說的「牛犁」成立於民國九十年,由幾個家庭帶著青少年在豐田地區做社區營造。青少年長成卅幾歲青年,回到社區做高齡工作。不久前滿卅歲的高齡組長戴崇育就是。
「大家都會老,農村的未來還是要靠老人家,希望我們的課程可讓長輩做想做的事、解決社區問題。」戴崇育說出牛犁在高齡照顧上的核心價值──讓長輩從受助者變為協助者。
去年牛犁培訓長輩,並串聯幾個社區據點,透過長輩擅長的事,讓他到鄰村據點當講師。一個長輩在自己村子的據點是學員,到隔壁村卻成了老師,也讓他知道生命有許多可能,不要自我設限。
幾年前還有「初老訪視老老」的方案。初老每周一、兩次探視獨居老老,看似日常串門子、量體溫和血壓,卻陪伴也看照了弱勢長輩。這個過程,年輕長輩知道自己有能力照顧人、解決他人的需求,不但被增能,也會思考自己將來要如何老。牛犁將這個形式跟社會處提案,推廣到花蓮縣幾個社區,共有廿六個社區參加。
牛犁執行秘書游雅帆指出,透過合宜的課程設計,可以破除世俗的年齡歧視,讓長者成為老師,地方才能真正永續。協會做這些事的用意,在於讓長者覺得自己有用,就不會感到孤單。
│認識更多不為人知的「孤老危機」↓↓↓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