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血不足有什麼症狀?恍神、勞累、掉髮...中醫師教你養氣血黃金原則
氣血養足了人才有精氣神,這是我們常聽到的健康提醒,中醫認為「氣」和「血」是人健康的關鍵基礎。斯林中醫江忠軒醫師指出,氣血關係到身體的能量,雖然是無形的,可是卻會影響到很多身體狀態,若氣血不足,會精神不佳、失眠、勞累,抵抗力下降,甚至加速衰老。
江忠軒解釋,從氣血來講,氣和血兩者是二元對立的,包含兩個概念,第一個概念,氣是「能量」(無形的),血為「物質」(有形的);另一個概念,氣是「功能」,血是「物質基礎」,如果將我們的身體比喻為車子,移動是靠功能(氣),但提供車子本質性能的零件好壞是物質基礎(血),氣虛或血虛會分開出現,也可能合併出現。
.氣不足,也就是身體能量、轉換能量力量的不足,會造成精神不濟等一些無形的影響,如以下症狀:
1.心氣不足:易心悸、恍神、失眠。
2.脾氣不足:易勞累、肌肉無力、沒食慾。
3.肺氣不足:易感冒、噴嚏、易喘。
.血不足,也就是身體物質上或物質化能力的不足,會造成容易衰老、掉髮等。且五臟理論中,肝血不足影響睡眠深淺、視力等。
江忠軒指出,氣和血會互相影響,氣不足會精神不振、食慾減退、消化不佳,長久而言也影響到身體物質,也就是「血」,就會導致體內功能降低、退化。反過來,若血不足,沒有營養、沒有基本體能、骨骼肌肉脂肪形成不足、腺體分泌不良,也會導致人體日常功能退化。因此,中醫常強調「氣為血帥、但血為氣母」。
他表示,如果氣血充足的人會紅光滿面、氣色好,肌肉養成也比較有利,因為氣血好,轉換身體能量的能力也會好,同時,如果轉換身體的能力好,氣血也會好,兩者是相對的。
「養氣血」飲食準則 2要3不要
江忠軒表示,想要養氣血,飲食是最快的。因為不管氣血在人體內如何轉化,人體不是核能發電廠,不會自動有動力產生,所以都要有個外在來源,就是食物,且中焦脾胃,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從食物上面著手有助養氣血,醫師提供以下養氣血的飲食黃金原則:
1.多吃綠色食物
很多人外食,蔬菜水果的分量總是不夠。蔬果中的膳食纖維刺激腸胃功能,腸胃機能好可以讓氣運行順暢,氣運行得好、消化狀況才會好,加上膳食纖維有助預防癌症,建議每日膳食纖維需攝取約30g,可以5份蔬果,也就是3蔬菜、2水果來算。
如果脾胃沒有不佳,建議多補充蛋白質如肉品,以及深色蔬菜,因為蛋白質和維生素能提供肌肉合成所需的營養,將能量轉化成長期儲存的型態,也就是養血的概念,以下有一些建議的蔬果。
2.要適量補充澱粉類
氣血低就會精神不繼,要適量補充澱粉類。因為澱粉、醣類消化吸收快,能夠快速提供身體即時的能量需求。如果瘦身刻意攝取極低的醣分,不僅降低肌肉合成的效率,也會容易感到無力、虛弱。
3.不要煙酒、過量咖啡
抽煙喝酒,飲茶喝咖啡過量,讓神經過度興奮的這種習慣都會消耗「氣」。
4.少吃冰冷、油炸物
油脂的攝取量僅需要占人體總熱量的20~30%即可,但是外食族往往攝取過多,消化食物本就需要耗氣,整體油脂太多就會更加耗氣;還有常吃大量冰冷、刺激性的食物也會消耗氣血。
5.不要久站久坐久看
盯著東西久視還有長期都坐在椅子上沒起來動一動、還有久站過勞,都對應到《黃帝內經》有云「五勞所傷」,久視傷血、久臥傷血、久坐傷肉,基本上就是勞動力對身體的耗損,也是導致傷「血」的習慣。
│更多精選推薦↓↓↓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