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你以為的養生、低糖食物,竟不利血脂?營養師曝超市「偽健康」的選擇陷阱

每天早晨沖泡一杯養生穀物飲品,竟讓血糖超標?營養師提醒,很多市售飲料加了過量精緻糖,喝多了反而有健康隱憂。 示意圖/Canva
每天早晨沖泡一杯養生穀物飲品,竟讓血糖超標?營養師提醒,很多市售飲料加了過量精緻糖,喝多了反而有健康隱憂。 示意圖/Canva

「超市」採購日常食品常見「養生 」、「低糖」、「零脂肪」等食品真的安全嗎?一名台北李先生因生活忙碌,退休前習慣在超市採買三合一沖泡穀物飲品,早晨一杯飲下肚以為健康又營養,沒想到攝取過量精緻糖,導致血糖 超標,反而使健康亮起紅燈,像是李先生這樣的個案並不少見,很多市售標榜健康字樣的食品,大都隱藏健康風險,本篇由營養師 教大家避開超市食品健康陷阱。

NG蛋白質美味 過量添加物越吃越傷身

熟齡族為了不讓肌肉流失,平日得攝取大量蛋白質,但如果選擇超市的加工肉品可是非常錯誤!因為加工肉品為了防腐會添加硝酸鹽或亞硝酸鹽等,經高溫烹煮後,產生大量亞硝胺,人若攝入過多恐增加罹癌風險。恩主公營養師主任江詩雯建議,超市常見熱銷加工肉品如火腿、熱狗、培根等,雖美味便利,卻暗藏高鈉、高脂肪等健康風險,長期食用易增加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的機率,建議熟齡族應改選新鮮瘦肉或天然海鮮替代,降低健康風險。

標榜「養生」字眼 不少人攝取隱藏糖分

長輩晨間喜愛飲用燕麥片 、純麥片或三合一沖泡式穀物飲品,廠商甚至標榜「養生」或「健康」等字眼。江詩雯指出,這類產品大多額外添加玉米澱粉、麥芽糊精、精緻糖等,以增加口感,但這會導致血糖快速波動,增加罹患糖尿病 的風險。

她說明,倘若習慣晨間來一杯燕麥飲,建議用燕麥片替代三合一燕麥飲,再搭配鮮奶或是無糖豆漿等食用,避免攝取過多糖分,更有效控制血糖,才是更理想的替代方案。

恩主公營養師主任江詩雯建議用鮮奶或無糖豆漿搭配燕麥片食用,可避免攝取過多糖分,並...
恩主公營養師主任江詩雯建議用鮮奶或無糖豆漿搭配燕麥片食用,可避免攝取過多糖分,並有效控制血糖。 示意圖/Canva

該選低脂?低糖? 健康矛盾真相公開

她指出,市售標榜低糖、低脂類產品,如優格、優酪乳、冰淇淋等,廠商為了迎合消費者喜好增加風味會添加蜂蜜、果醬或是增稠劑,同樣會影響血糖或血脂的異常波動,同理,低糖商品也會為了提升口感,增加脂肪含量。

至於該如何選擇?熟齡族需評估自身健康狀況選擇食品,若為高血糖患者選擇低糖類產品,如是高血脂 則選擇低脂類產品。她建議,消費者選購時應依自身健康狀況審慎判斷,並仔細閱讀產品資訊,別被廣告標示誤導,才能真正聰明選購。

多元植物奶 燕麥奶、杏仁奶、椰奶健康嗎?

近年提倡減碳飲食愛地球,掀起飲用植物奶潮流,對於欠缺攝入蛋白質的熟齡族來說,哪一種類型植物奶是最佳?又有什麼健康地雷嗎?江詩雯表示,植物奶並不是奶類,而是由不同植物提煉出來的飲品,比方說燕麥奶、堅果奶、豆奶、椰奶等,當然這些飲品的健康價值差異也極大。

江詩雯建議,目前市售植物奶常見的榛果奶、椰奶、杏仁奶等,因為含有的油脂成分較高,較不適合高血脂患者,而如果想要低碳水飲食的族群,則建議避開燕麥奶、米奶等,至於豆漿則屬於適中類型產品,如若無加入過量糖類或是添加物,可以說是熟齡族不錯的選擇。

無糖豆奶、豆漿等黃豆或黑豆飲品等,營養價值最接近肉類,適合長期飲用,若需沖泡式飲品,可選天然麥片加鮮奶或自製無糖堅果混合物,營養兼備,更健康。

為了因應減碳飲食,又讓乳糖不耐症的朋友可以享用乳製品,植物奶成為新的飲品選擇。 ...
為了因應減碳飲食,又讓乳糖不耐症的朋友可以享用乳製品,植物奶成為新的飲品選擇。 示意圖/Canva

NG零食:穀物棒、果乾 控制血脂該避開

許多人以為穀物棒是營養豐富的零食,實際上為了改善口感及維持結構,廠商會添加大量糖漿,導致糖分和熱量暴增,雖然相較之下,添加蛋白粉的穀物棒降低了糖分,但為了適口卻又增加脂肪含量,並非理想的健康零食。

除此之外,超市果乾也不是零食好選擇,她說明,部分超市販售果乾會添加棕櫚油、葵花油等植物油脂.用以延長保存期限,大量攝入恐增加血脂異常風險,對於特別是血脂需要控制的長輩,更要仔細閱讀成分標示。

閱讀成分標示在近一步篩選才是健康之道,江詩雯主任強調,購買超市食品時仔細閱讀成分標示,選擇越天然、越少加工的產品,才能一步步將健康吃回來。

🍊點我加入橘世代FB粉專,一起展開人生新風景

【橘世代課程平台】
陪伴您成為有趣而溫暖的大人,過好生命第二階段,量身打造一系列專業課程!
立即了解》請點我

加入橘世代LINE好友,立即掌握橘世代大小事!再即享折扣金50元!
領取折扣》請點我

更多新聞報導

養生 血糖 麥片 糖尿病 營養師 高血脂

照護臥床病人壓力太大,整個家庭都崩潰!長照悲歌從偶發走向日常…

為離婚激起生存鬥志!她強忍化療痛苦打官司:不想讓婆家辦我的喪禮

延伸閱讀

別讓履歷卡關!破解中高齡求職常見4大錯誤,這樣寫更有機會被看見

照護臥床病人壓力太大,整個家庭都崩潰!長照悲歌從偶發走向日常…

存錢存到內心生病?4招擺脫「病態理財」降低焦慮更招財!

別只去墾丁!全台灣海岸線「最美濱海景點TOP7」打卡清單一次看

相關文章

99%的人都錯了!牛奶紙盒「這樣開」秒變細菌奶:超NG

別再讓雙手變「黏膩地獄」!神級吃瓜法「這樣切」整齊又不爛

別再把冰箱當儲藏室!「這4樣」調味料不能放冰箱:你一定也做過

你以為的養生、低糖食物,竟不利血脂?營養師曝超市「偽健康」的選擇陷阱

食物發芽還能吃嗎?4種蔬菜居然更營養!這食材變「毒炸彈」千萬別碰

90%人不知!「3類食物」二次加熱超毒=吃下滿滿致癌物

熱門文章

快刪!國安局點名「5款APP」偷光你個資:抖音、小紅書竟是最大咖

退休前做1件事,老後每月多領7千元!專家大讚:穩穩的老年加薪

身體4大異常是肝癌前兆!醫:及早發現治癒率破8成

台灣旅遊推薦》盤點10大最美湖泊秘境!迷你版山海美景打卡必訪

udn討論區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