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城許家綿延七代情的人生故事:許氏家族的故事從車城開始

1874年日軍所拍的車城古城。東京大學圖書舘藏。
 圖/高師大吳玲青助理教授翻...

1874年日軍所拍的車城古城。東京大學圖書舘藏。 圖/高師大吳玲青助理教授翻拍提供

百餘年前,許家自福建漳州遷移至車城,爾後部分子孫移民海外,許家人開枝散葉,家族情感與傳家精神跨越國際。

2023年為止,車城許氏家族在台灣已傳承綿延到第七代。百餘年來,許家人經過兩次大遷徙,第一次從中國大陸到台灣,爾後有部分子孫移民海外,許家人在海外各自發展,開枝散葉,家族情感與「勤儉和協」傳家精神更是跨越國際,並無時差。

家族史的發展脈絡總不免貼近大時代的歷史軌跡而行,百年車城許家便是如此。清同治(1862-1874年)、光緒(1875-1908年)年間,有大批中國大陸移民跨過黑水溝渡海來台,許家大家長許連升也是其中之一;他在1880年代從福建到台灣,那些年的台灣、尤其是車城,是個什麼樣的面貌呢?從車城附近爆發兩起國際聞名的流血衝突事件,可以窺得一二。

先祖移居之前20年間車城爆發涉外的流血衝突事件

清同治6年(1867年),就在臨近車城不遠的七星嶼附近,美國商船羅發號(Rover)遇到暴風雨而觸礁擱淺,船主及水手在恆春半島的灣仔灣登陸求援,遭龜仔角社原住民襲擊,船主夫婦及船員多人死亡,甚至被砍下頭顱。美方要求清朝調查此事,嚴懲凶手,這段史實被台灣的公共電視劇組改編成「斯卡羅」迷你電視劇集,後人得以透過戲劇,感受到150多年前的台灣,瀰漫著族群融合不易的緊繃氛圍。

另一椿牡丹社事件從1871年埋仇恨種子,根據車城鄉志的記載,車城鄉統埔村有一古蹟為琉球藩氏墓,這是日籍琉球藩氏族人之墓,西元1871年琉球的商船在滿州九棚海岸擱淺,因言語不通,琉球人與原住民發生誤會,被殺了50幾人,導至後來發生牡丹社事件。

美國記者愛德華˙豪士撰寫《徵台記事.牡丹社事件始末》,裡面記載1874年(清同治十三年)從5月到12月的日軍與排灣族戰事。當年5月12日,日軍於社寮(現為屏東縣車城鄉射寮村)登陸,排灣族從車城鄉統埔村的漢人當中得知日軍行動,提前布局,日軍與台灣原住民只有小規模接觸,兩方雖互有傷亡,戰事還不算激烈。

1874年5月22日,日本陸軍中佐久間左馬太率領150人攻入石門(今為屏東縣牡丹鄉石門村),排灣族強烈抵抗,最後排灣族在裝備與人數劣勢情況之下,撤兵退守,牡丹社頭目阿祿古父子戰敗身亡。之後,本來對日軍採觀望態度的原住民,在日軍取得勝利後,皆靠向日本。6月1日起日軍分三路掃🗎牡丹社、高士佛社、射不力社等原住民,沿途只有小規模抵抗,原住民撤入山中,日軍佔領村落後,焚燒村屋並撤回社寮營地。7月1日,牡丹社等原住民部落終於投降。

牡丹社事件之後,台灣在清廷眼中的重要性升高,自此開始增設府縣、經濟現代化等積極建設,並於1885年在台建立福建台灣省。由於甲午戰爭的失敗,清朝在1895年4月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將台灣永久割讓給日本。歷經台灣民主國的短暫抵抗後,台灣在同年6月進入為期50年的日本統治時期,接著便是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遷來台灣;回看許家大家長許連升一生經歷滿清、日本不同政府,政權變動時,社會免不了動盪,可以想見許連升一生遭逢多少的跌宕起伏的難題。

清朝官派劉明燈平亂有功,特在車城圧福德廟(現為福安宮) 立碑表彰。 圖/福安宮官...

清朝官派劉明燈平亂有功,特在車城圧福德廟(現為福安宮) 立碑表彰。 圖/福安宮官網

四百年歷史的「車城」原來叫做「柴城」

根據車城鄉公所官網資料顯示,車城在明朝曾為排灣族所盤據,原本是一片密林,當地原住民稱之為「庫匹亞旺」(KABEYAWAN),進而轉音為「龜壁灣」。在當時的大航海時代,荷蘭人也曾派兵上岸控制此處。

明朝永曆18年(西元1664年),鄭成功兒子鄭經派遣部屬自車城登陸,開始屯田墾荒,下令部統領兵士南進龜壁灣駐守,命名為統領埔(今之統埔村),逐漸形成庄村。

康熙22年(明永曆37年)7月鄭經次子鄭克塽對清朝投降,至康熙23年台灣納入清版圖,並設台灣府,隸屬福建省,其下置台灣、鳳山、諸羅三縣,車城鄉隸屬鳳山縣府管轄治理。

清代康熙末年至雍正年間,福建人陸續移民來台,在車城西南二、三公里的海濱,先後建村,車城已經成為漢人開拓恆春半島的根據地。依照車城鄉公所對車城地方命名的考究,當地漢人屢遭原住民襲擊侵擾,只好在四周環植木柵做為防禦之用,當時便有「柴城」之稱。

日本學者伊能嘉矩曾指出車城是「柴城」發音上的訛誤,早期車城居民砍伐薪材輸出台南地區,而車城至海口間沿岸也盛行燒製木炭,為將木柴及木炭運送到府城,搬運木炭的牛車數十台駐列,庄民遂利用牛車作為防禦而擊退前來騷擾的原住民,因而將柴城改稱車城。雖然車城並未正式建城,但因有木柵環圍故亦設有東門、北門(北門路、忠孝路口)及南門(福安路底近欽湖橋)以制出入。

但有另一種說法是柴城是清廷官方所設。當時天地會領袖林爽文發動對抗清廷行動,乾隆51~53(1786-1788年)三年間,乾隆皇帝增派十萬大軍到台灣,只為平定林爽文之亂,當時清廷由福康安將軍率兵討伐林爽文黨夥莊大田,清廷水師於車城登陸,在此駐兵,並以木為城故稱「柴城」。

清乾隆末年,車城逐漸形成一熱鬧街肆,並有更多中國大陸移民聚集,不過,漢人與原住民仍有零星衝突,清光緒16年(1889年),車城庄民曾與牡丹番社原住民刀刃相見,死傷無數。

清朝末年,台灣移民社會中盜賊四起的混亂景況,在車城鄉誌中多有記載,第一代許連升勇敢抗敵,才得以活存並獲日本官方認可,由此想見先祖篳路藍縷、開啟山林的過程,要冒著何等的生命危險、克服多少艱辛,才能為後代留下安定富足的生活環境。

下一篇:許家來台三代 皆受官方重用

車城許家綿延七代情的人生故事 全系列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FB留言
udn討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