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秋天虎頭蜂最活躍!登山謹記「3觀察法」安全遠離

虎頭蜂相較於蜜蜂普遍毒液量大倒鉤也細,可「連螫數次」不成問題。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虎頭蜂相較於蜜蜂普遍毒液量大倒鉤也細,可「連螫數次」不成問題。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秋末是虎頭蜂 造成民眾死傷的高峰期,中興大學昆蟲系副教授吳明城說,民眾遇虎頭蜂,應觀察虎頭蜂意圖,以冷靜且迅速的方式離的愈遠愈好。郊外活動時也可注意草叢及天空,提早預知虎頭蜂群聚集地點,避免遭蜂群追趕造成生命危險。

近年傳出零星虎頭蜂螫 死人的案例,如近日新北瑞芳八分寮步道發生登山團遭虎頭蜂攻擊事件,釀20人中9人輕重傷,2人送醫不治。

台灣虎頭蜂約有8種,蜂后一般在過冬後,3至4月開始築巢,待工蜂羽化後迅速築巢,於8月底至11月秋末期間蜂群數量達高峰。一窩完整的中華大虎頭蜂蜂巢,就有可能有上萬隻虎頭蜂在內,但蜂群數量仍會因蜂巢大小及發展情況有所不同。

吳明城指出,台灣虎頭蜂中又以「台灣山林殺手」的黑腹虎頭蜂、中華大虎頭蜂2種對民眾威脅最大。其中因中華大虎頭蜂,工蜂體長可達約4至5公分,黑尾虎頭蜂為3.2至3.8公分,毒囊較大毒液量也較多,連體內有抗體的蜂農遭螫2次都可能有生命危險,遑論一般民眾。

虎頭蜂蜂螫之所以危險,主因蜜蜂毒液量不大,1000人中約僅有1至2人會出現嚴重過敏現象,且蜜蜂螫針倒鉤大,螫完後蜂隻本身也會死亡。不過,虎頭蜂普遍毒液量大倒鉤也細,可以「連螫數次」不成問題。透過螫針注入蜂毒所含的蜂毒胜肽,則會造成紅血球破裂、急性過敏性休克及發炎反應,嚴重將造成患者無法呼吸及溶血症狀,未盡速就醫恐致死。

爬山 時避免穿著黑色等深色衣物及噴灑香水等,吳明城也強調,千萬不能用扇子或其他物品驅趕,否則反而引來一整群虎頭蜂。同時不應使用敵避(DEET)或其他噴霧朝虎頭蜂噴灑,避免激怒蜂群出「針」造成危險,而應保持冷靜盡快離開現場。

不過預防勝於治療,吳明城表示民眾在郊區與山林內活動時,可透過以下3種方式觀察並遠離虎頭蜂群,避免遭虎頭蜂螫傷:1.注意草叢地方內是否有蜂窩。

2.遠處空中是否有虎頭蜂在飛。

3.附近虎頭蜂是否有攻擊意圖。

【橘世代課程】
陪伴您成為有趣而溫暖的大人》https://bit.ly/44stv2z

更多新聞報導

虎頭蜂 蜂螫 爬山

有買有保障!出國玩「旅平險、不便險」怎麼選?理賠規則、信用卡優惠公開

教師夫妻50歲退休:不想人生只剩工作!1年旅行超過200天 享受歲月靜好

延伸閱讀

被虎頭蜂螫傷怎麼辦?避免生命危險,立即做一動作!

如何找到適合的養生村?挑選關鍵大公開!專家建議:50歲就開始規劃

40歲身體出狀況,才發現一張醫療險都沒有!「保費貴又被拒保」專家5招破解

大直建案施工 / 我家房子倒了!可跟誰求償?保險有賠嗎?保險專家一句解答

相關文章

努力工作卻無法升遷?66年資深員工揭1關鍵:職場幸福感更高

媽媽一開心,全家好財運!5星座媽咪「帶財」助孩子賺大錢

充滿愛的童年長大後竟成渣男、渣女?他「處處留情」竟是1原因

「這1縣市」5/19停水16小時:6萬戶受影響

暖男變渣男?揭秘知名律師私生子風波,最後一句超催淚

報稅季提醒!過世要繳2種稅「遺產稅+所得稅」,申報流程、期限一次懂

熱門文章

手槍打太多會變小?醫揭4方法重振雄風:視覺很有感

開罰!開冷氣違反「2件事」最高罰3萬6:別收到罰單才知道

90%媽媽都煮錯!氣炸鍋「這樣用」恐吃下致癌物:菜成毒湯

驚!蟑螂冒出被嚇到,「5大藏蟑處」是蟑螂的最愛:要小心

udn討論區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