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卻高貴 父母人生的故事之二:動盪的世局 父母的人生經營

祖父許順吉曾任校長,日治時代也做過庄長,此職位相當於現今鄉長;大伯許河清、三伯許兆祥是醫師;二伯許海晏擔任過小學教務主任,許家在車城當地頗有名望。

民國43年父母親結婚時的家族團體照。

民國43年父母親結婚時的家族團體照。

父親亂世失學 身為望族么兒生活顛沛流離

身為么兒的父親許恆泰在初中之前受日本教育,以日文為母語。歷經日據時代、二次大戰、國民黨來台、二二八事件,不只生活顛沛流離,處境困苦,也因身處亂世而失學。

當年國民黨政府接收台灣,教育體制大翻轉,從日文教育到只許說中文,這樣的變化,影響父親學習歷程。屏東中學畢業,未繼續升學,23歲時仍未謀得固定職位,但父親努力生活,不挑剔工作貴賤,也做過林場的活兒,鄉里之間對這名年輕人的評價,不脫老實正直這些字眼。

母親1932年出生,車城董家原是車城大戶人家,外公是註「安成」的後代,後因三七五減租,家道中落。外公務農為生,母親有六個兄弟姊妹,排行老四,國小在車城國小完成,初中升學念恆春中學。(註:安成乃當時車城大商賈)

恆春初中畢業後,考上屏東師範學校。因屏師的老師大多來自中國大陸,以大陸鄉音授課,母親聽起課來備感吃力!由於語言與生活上的不適應,使得家母後來放棄學業。

母親求學期間曾經暫居在她的大姑家,寄人籬下的她,懂得幫做家事,協助照料餐廳內外生意。輟學後,則留在家裡看顧外祖父的冰店生意。

母親20歲失恃 聰慧資質自通人情世故

家母20歲遭逢失恃之痛,也因此沒有來自母親的諄諄教導,只能無師自學,但卻通達人情世故!在兒女、三伯母妯娌眼裡,母親實在聰明伶俐,紛紛好奇其摸索學習過程,深覺有許多外人無法了悟的秘訣!

民國55年家中開設泰安西藥房補貼家計。母親許董珠蓮抱著么兒德誠在藥房留影。

民國55年家中開設泰安西藥房補貼家計。母親許董珠蓮抱著么兒德誠在藥房留影。

記得母親跟我提過,自己可能比較敏銳,看過人家怎麼做,就會記住。她的聰明伶俐,有助學習、體悟傳統婦女應遵守的規範;加上個性堅持到底,比起同儕,更能體認與實踐許多優良傳統。因此與父親結婚後,能輕易融入大家族。

父母雖然認識對方,但未有交往,父親仍依當時媒妁之言的傳統,到母親家提親,兩人正式論及婚嫁。母親的閏蜜曾表達倆人「不速配」的看法,家母並不受他人意見左右,她看重父親老實的性格,也認為祖父身為教師,必定教養出純良的男兒。身為家父好友的二舅則對母親說,「這個人(家父)會保護妳一輩子」。二舅深知父親為人說道:你父親「為能讓妻兒生活溫飽,如有必要,即使挑糞這般辛苦的工作,都願意去做。恆泰,是可托負終生之人!」

民國43年,母親嫁入許家,民國45年生下第一個孩子,即身為長子的我。她共育有五個子女,我從婦產科醫師角度來看,那個年代只找助產士到家接生,家裡環境相對醫院簡陋,偏偏弟妹跟我出生體重都逾4,000公克,可以想見生產過程必定萬般艱難!非常感謝母親堅忍的精神,才有我們五個兄弟姊妹。

婚後父母在大家族內辛勞工作養家

雖然父親沒有固定的工作,卻一直沒停止對家族裡各式各樣事務的協力:曾經許家有林場,他去做林場工,製作木炭;民國36年,大伯開診所,父親做藥局生,跟著大伯學習醫療專業技術,協助照顧病人,也負責打針。

許家是互動緊密連結的大家族,在此背景下,爸爸在哥哥診所裡幫忙,是再自然也不過的事,但從某個角度看,卻好像附庸於兄長來謀生。父親在大家族裡,沒有獨立經濟能力,他與母親於不利的生活條件下,竭力照顧五個孩子。

大伯當時是許家戶長,因為食指浩繁,大家族的經濟經營很不容易。我們這一支從許家古厝搬離出來,仍然不忘家訓。「勤儉和協」的祖訓高掛在老家洗臉台的橫樑上,兄友弟恭是大家相處謹守的最高原則。父親、母親在大家族內,對上、對下關係和諧,祖父母的寬宏大量、慈悲心;大伯父、母經營得當;三伯父、母對家族的支持幫忙,都是家族繼續成長下去的支柱。

兒少時期對母親的印象就是從早忙到晚,大家族裡十幾人的衣服,沒有洗衣機,母親獨自一人洗淨!還得用柴燒的大灶,為家族十多人準備三餐,母親就像「陀螺」,從早轉到晚不曾休息,日復一日。

母親只要張開眼起床,無時無刻都在操持家事!她的辛苦,我全看在眼裡,更激起我的奮鬥意志,從小我便下定決心,要以榮耀母親為人生目標!當然,我選擇當醫師,除了想讓母親過好一點的生活之外,也為了父親。做為許家么弟,父親長年在大哥與三哥的診所當助手,在整個家族的地位總是低微一些,兒子若能成為受人尊敬的醫師,多少能彌補父親沒當醫生的遺憾。

我參加大學聯考,考上高醫牙醫系,念了半年,放寒假回家過農曆年。吃年夜飯,父親雖未講明盼兒重考醫學系的渴望,但他惋惜兒子念牙醫、沒念醫科的心情,我全明瞭。那一夜,確定我要重考念醫學系的決心。一面準備再考一次大學聯考,一邊也沒放棄高醫學業,很擔心學科被三二死當,萬一又沒考進醫學系,等於兩邊落空。

當年只有六家醫學院,我的選擇不多,幾分飲恨沒考上高醫醫學系,幸好趕上中山醫專改制第一年,成為中山醫學院醫學系學生,也算符合父親殷切期待。父親重視兒女教育,我的妹妹念護理、弟弟起初是藥師,小妹妹念商學,小弟選擇醫技系,那時候家裡學費開銷很大,一學期註冊費就要十幾萬元。

父親肩上背負經濟重擔,為了養家活口,除了到兄長診所上班,也借牌開西藥房增加收入。

大伯父於民國35、36年間在車城開業,民國37年到55年,父親在大伯父診所習得打針開藥的醫技。民國55年,大伯父診所遷至萬丹,父親選擇在家鄉車城獨立門戶開設西藥房。

父親重視兒女教育,家中五個小孩一學期學費十幾萬元,經濟負擔甚重,圖為民國57年全...

父親重視兒女教育,家中五個小孩一學期學費十幾萬元,經濟負擔甚重,圖為民國57年全家合照。前排右起三子德誠、父親、母親、次女馨云;後排右起長子德耀、長女仙娟、次子德憶。

父親借牌開藥局 培育下一代成為醫務世家

民國55年到64年,父親都以西藥房生意維持家計,當時照顧鄰里鄉親身體健康,偶爾會開藥,因為沒有藥師執照,實則為所謂的「密醫」。民國64年之後,父親到三伯父診所工作,藥房交由母親打理。直到民國76年,我升任主治醫師,家裡經濟也寬裕許多,孩子們都希望母親不要那麼辛苦成天守著藥房,家裡西藥房才歇業。

三伯父早在民國52、53年間就回恆春開業,開業十年,每天平均看診紀錄高達200位病人,因勞累過度身體不堪負荷,診所暫停開業。三伯父休養身體期間,轉至台北市的南山人壽公司擔任醫務室醫師,為時約兩年。

就在三伯父健康傳出警訊前後,祖母病倒,民國59年,祖母不幸中風。由於三伯母陪伴三伯父養病,照顧生病祖母的工作,全由母親一肩扛起。

經過四、五年後,母親身體也出現異狀,她罹患甲狀腺亢進,突然變瘦,體重直線往下降,三伯父焦急如焚,偕三伯母從台北返回家鄉。至此,三伯母與母親輪流照顧祖母,讓母親能有休息養病時間。

三伯父於民國64年再回恆春開設診所,父親也每天來回車城恆春協助三伯父,直到民國87年三伯父診所停業,父親才正式退休,告別「藥局生」職涯。

民國67年,父母親苦心經營的家,被選為國民楷模實踐家庭。民國87年,也獲台灣省立社教館主辦的南部七縣市模範家庭,母親在父親背後默默支持,是我們家取得此等榮耀的最大推手。父親回憶這段人生歷程,強調母親對家庭的貢獻,「五個子女及長後,經濟緊迫,內人經營西藥房幫忙家計,撐起家中大計,讓我無後顧之憂。五個子女安分守己,乖巧孝順。」(下一篇:服務人群 父親的人生關鍵字

「平凡」卻高貴 父母人生的故事:許恆泰先生、許董珠蓮女士 全系列

延伸閱讀

「平凡」卻高貴 父母人生的故事之一:利他 父母的人生準則

父母留大筆保險理賠金要扣稅?受益人、要保人成關鍵眉角

返鄉務農收入「掛蛋」不放棄!開啟無毒事業,創人生第二春

提醒媽媽「這根本是詐騙」卻換來一頓罵!該如何跟長輩談錢?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FB留言
udn討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