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縣花壇鄉63歲文史工作者蔣敏全,集作家、收藏家、農民及發明家於一身,每一身分的篇章都引人入勝,隨著年齡增長,「沒事找事」,忙得更充實而快樂,生命也多采多姿。
蔣敏全從小就喜歡文學,卻選擇讀高職,從台北工專畢業,短暫在公賣局工作,再轉到一家五金工廠擔任廠長,不愛受羈絆的他,這是人生唯一在民間公司上班,1986年辭職,回家創業,從事五金加工專銷日本,隨後再做工業用紙包裝買賣,他說,幾乎每隔12年,他的生命歷程就要轉換一次。
蔣敏全10年前將外型就像蠟燭或熱狗的香蒲花加工,做成各種顏色的乾燥花,野花變成另類農業文創,在申請專利後,又回到農田,以「金滿燭」品牌推廣,每年供應全台20萬株切花使用,榮獲花壇鄉傑出農民。
蔣的父親是台灣火柴公司業務員,蒐集五、六百個火柴盒散放在家裡,43年前,他的姊姊將父親留下的寶貝全交給他,他投入文史工作後,認知到火柴盒的歷史,才真正迷上蒐集,迄今收藏的火柴盒超過8萬個,目前在台中市南屯區公所成立台灣火柴故事館,供人觀賞。
不過文史才是蔣敏全的最愛,他特別喜歡做田野調查,已編纂了3個鄉鎮誌及村史,目前還在編纂新修彰化縣誌;他至今已發表了18篇學術論文,獨作或合寫著作15本,還3度獲得彰化縣磺溪文學獎。
蔣敏全沒有退休念頭,反而不斷在自我挑戰,打算明年爭取全國十大傑出農民獎、攻讀博士,一圓成立火柴盒博物館的夢想。
蔣敏全看退休
很多人退休後,總會認為卸下生活擔子後,應該像閒雲野鶴般,悠閒地過下半輩子。但蔣敏全認為應該培養興趣,持續追夢,人生才會過得優雅、踏實而精采。
蔣敏全說,過了耳順之年,很多人汲汲營營為退休後的生活規畫,夢想著無事一身輕,雲遊世界的自在。但實際上退休後,才知道生活依然是受塵俗凡事的糾葛,難得輕鬆。
他以自己為例,30幾年前走入了地方史的研究領域後,書寫許多名人仕紳的故事,發現餘生優雅沒幾人,盡看人世間生老病死的悲哀。為此,他給自己許下不退休的願望,要如許多老農民的一生寫照,奉獻給家庭與土地。
那麼如何不退休而優雅呢?他說,興趣的培養,是關鍵之所在,過了耳順之年,才知道過去的興趣,竟然是他不擔心老人生活的憑藉,過去走田野勤書寫,讓他的資料庫裡有不盡的寶藏,從來不知孤獨的滋味,也未曾有過心靈空虛的滄桑感。
「實踐是檢驗真理,最好的途徑。」蔣敏全說,從健康養生的哲理、人際關係的梳理、學問經濟的處理、人倫親情的理解、休閒旅遊的調劑到佛心相印的信仰,一切都秉持「參與就是一種成就」的信念,不斷的去實踐它,人生盡管是短暫的,卻是充實而精采。
udn討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