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台灣人平均臥床長達8年!避免「生病花錢拖垮全家」3種自救對策

台灣人平均臥床長達8年!避免「生病花錢拖垮全家」3種自救對策。 示意圖/Shutterstock
台灣人平均臥床長達8年!避免「生病花錢拖垮全家」3種自救對策。 示意圖/Shutterstock

一人臥床 拖垮全家!台灣每人平均臥床8年,退休後健康餘命僅有短短數年!當父母年長、當自己歲數漸增、當健康出現警訊,你一定要看的書。從「不敢說」到「願意談」,「自願」變健康,就能翻轉臥床餘命!《健康到最後》精彩試閱:

三代人來得及做的「止血行動」

預防臥床像是在跟時間賽跑。記得當我開始線上公益演講之後沒多久,有一個長期罹患糖尿病 的病人,寫了一封信來謝謝我:

聽了你的演講,讓我感覺到被救贖。我是個長期罹患糖尿病的病人,我爸爸、弟弟全都因為糖尿病洗腎。
多年來,我其實也一直處在半放棄狀態,認為自己終有一天也會洗腎,而這就是我的晚年。
我很認同你強調的「做得到」的概念,是你的演講讓我覺得我還可以再努力看看。謝謝你,你所給的,已經不只是一個藥師所做的了。

我回信給他:「太好了,謝謝你的加油打氣,你一定還來得及!」這次也是我第一次領悟到「來得及」這個概念。

老實說,以現在的醫療水準,確實還是有「來不及的時候」。例如:已經臥床、昏迷,來不及告知家人想不想要插管的人;又例如:器官已經幾乎衰竭、器官受到感染必須摘除,來不及維持健康的人等等。

區分來得及或來不及的階段,我覺得對各位夥伴來說是十分重要的能力。

以下,我想簡單區分三代人:已經半癱、重病臥床的第一代;還沒臥床,但已有慢性病 的第二代;以及還沒出現慢性病,覺得時間還很多的第三代。我會將這三代人拆解,分別列舉出他們各自「來得及」做的止血行動。

編輯推薦》 老後「不健康餘命」超過6年!照護費用破百萬,長照資源、長照險如何搭配?:https://reurl.cc/z5e1Yy

已經半癱、重病臥床的第一代

在這裡所謂的「來不及」,意思是指器官已經壞掉失能的時候。例如:腎臟已經失去功能,一定要洗腎才能維持生命的病人;心臟肺臟已經有多處栓塞,不大量服藥就無法避免惡化的病人;癌症末期,病患已經很不舒服,無法進食等等。

常常有這類病人的家屬跑來問我該如何減藥,其實我覺得減藥是困難的。因為我們早就錯過了「還有選擇」的那段日子。

尤其這種命懸一線的時候,大部分的救命藥確實副作用都很強,但說真的,如果你很想活下來,在「活命」的面前,救命藥的副作用又怎麼值得一提呢?

但這「不表示」這一代人,就很無奈地什麼事情都不能做了。

如果我處在這種「沒有多少選擇的階段」,我認為其實還有兩個選擇:

1.趁昏迷之前,召開家族會議,告知親密家人你的決定。例如:後事想要怎麼處理、昏迷之後還想用鼻胃管進食嗎?趁還有意識簽署一些文件等等的臨終準備。如果你不知道臨終階段要跟家人聊什麼,第七章我們會有完整的「檢查清單」。

召開家族會議,讓家人失去你之後稍微可以好過一點,留下你的溫柔,這會是你「來得及」做的事。

2.如果積極治療已經讓你很不舒服(例如化療副作用),能不能請家人答應你「人生最後不想繼續治療」的決定。例如:曾有一位九十八歲的攝護腺癌爺爺,他讓太太攙扶著來現場聽我演講。他那天用他那老榮民特有的字正腔圓語調問我:「醫師說我需要化療,但我每一次都撐不完整個化療療程,真的太痛苦了,我一直吐一直吐,我想問你,我能不能不化療了啊?」他竟然笑著問我臨終的問題。

我也笑著回答他:「爺爺,你也可愛,如果是我,我九十八歲早就跑出去玩了,還看醫生幹嘛、還來聽演講幹嘛,我如果是你,我現在說不定正在西藏搭火車呢!」

爺爺奶奶同時點頭,明白了我的意思,開心地離開演講現場。

對我來說,糾結錯過的時間也於事無補。如果人生是用來體驗的,就把你最想要的樣子「完整地體驗一遍」再離開;就算人生不是用來體驗的,那也絕對不是用來看病的。

「吃救命藥」說穿了只是一種交換,用後遺症與不舒服,交換你未來還有可能的四十年。例如當初五十六歲就得癌症的爸爸,那當然嘛,我們賭賭看,我們化療。

但九十八歲,再怎麼換也換不到四十年。一旦想通了這件事情,就沒有「來不及」的遺憾了。告別積極治療,只拿止痛藥,至少我們還「來得及」好好玩一遍。

胡廷岳藥師認為,對於已經臥床的人,不妨趁還有意識時做好臨終準備,以及與家人討論未...
胡廷岳藥師認為,對於已經臥床的人,不妨趁還有意識時做好臨終準備,以及與家人討論未來的治療計畫。 示意圖/Shutterstock

還沒臥床,但已有慢性病的第二代

還沒臥床,只有慢性病的第二代夥伴們,「來不及」的感覺就不會像第一代那般強烈。當然,這也是我出版這本書的目的:等到讓你覺得來不及,就真的來不及了。

「第二代們」一樣有兩件事情要做,也就是這本書一直不停強調的:「預防健康惡化、打疫苗、做體檢」以及「如果未來用得到,現在就簽署放棄急救同意書、預立醫囑」

其實人的身體,從器官退化的角度來看,當初絕對是製造來「使用五十年」而已的。結果,現在被我們硬要撐到一百歲(甚至我的人生夢想是活到一百二),那麼人就一定會出現慢性病。

胡廷岳藥師認為,人一定會有慢性病,但只要延緩器官受傷的速度都來得及。 示意圖/S...
胡廷岳藥師認為,人一定會有慢性病,但只要延緩器官受傷的速度都來得及。 示意圖/Shutterstock

能這樣想就灑脫多了。每個人一定都會有慢性病啊!因此,我們可以這樣思考:有慢性病其實還好,只要能不臥床,就算有慢性病那又怎麼樣?只要器官不要壞掉都「來得及」。因此,這就是「保養藥」被發明出來的目的。

如果生活習慣還來不及改變,事先透過「保養藥」來延緩器官受傷的速度,絕對是件很划算的事情。保養藥是我用來稱呼那些「吃了比較划算的藥」的統稱。

保養藥被發明的時候,每間藥廠都在想辦法比賽:誰最沒有副作用、絕對不能有後遺症。甚至某些「保養藥」還能幫助你提升腎臟功能或心血管功能。

如果你的人生規劃跟我一樣是維持器官良好運作,至少要讓身體機能撐到心血管疾病、癌症被全面攻克的那一天(大笑)。你可以參考我看待吃藥「划算不划算」的想法。我們都還「來得及」做選擇。

還沒出現慢性病,時間還很多的第三代

很多人說:年輕就是本錢。但走進預防醫療之後我才忽然發現,大部分的什麼「腎功能」、「骨密度」、「賀爾蒙」、「腦容量」、「肺功能」等等健康資本,幾乎都在二十五歲左右達到最高峰。

我傻眼,原來超過二十五歲就不能說自己還年輕了。

我自己也有類似的體悟,大學時期,不論在吃到飽餐廳吃下幾碗飯、晚上熬夜通霄不睡覺,隔天還是可以照樣上課、打球,照樣生龍活虎;但二十五歲之後,去吃吃到飽餐廳從來都沒有回本過,連睡覺也開始睡得不好。

胡廷岳藥師認為,人體多數的健康資本都在25歲達到最高峰,之後開始走下坡。 示意圖...
胡廷岳藥師認為,人體多數的健康資本都在25歲達到最高峰,之後開始走下坡。 示意圖/Shutterstock

如果你正屬於「還沒出現慢性病,覺得時間還很多的第三代」,那太好了!這年紀用來玩樂是對的,但也別忘了累積健康資本(例如維持體重、保養皮膚),也趁年輕的時候建立健康習慣(例如戒菸,越年老越難戒;養成運動、吃蔬菜的習慣)。大部分預防醫療做得很好的國家,都是從國小教育開始培養全方位的健康習慣,效果果然出類拔萃。

總之,不管幾歲都有屬於那一代自己的任務,

不管幾歲,在來不及之前,馬上開始都來得及。

《健康到最後:預防臥床,無憾善終的本事》。 圖/圓神出版
《健康到最後:預防臥床,無憾善終的本事》。 圖/圓神出版

本文摘自《健康到最後:預防臥床,無憾善終的本事》,2025/07/01圓神出版

🍊點我加入橘世代FB粉專,一起展開人生新風景

【橘世代課程平台】
陪伴您成為有趣而溫暖的大人,過好生命第二階段,量身打造一系列專業課程!
立即了解》請點我

加入橘世代LINE好友,立即掌握橘世代大小事!再即享折扣金50元!
領取折扣》請點我

更多新聞報導

臥床 糖尿病 慢性病 健康老後

圓神出版

書是活的,他走來溫柔地貼近你,他不在意你在背後談論他,也不在意你劈腿好幾本。 這是一種愛吧。

螞蟻人有救了!醫分享「4種天然糖」降低腸躁症、敗血症風險!

「以為政府有補助」簽合約卻把房子都賠上…78歲婦抑鬱離世

延伸閱讀

女性容易罹患阿茲海默症!快用「1療法」好處多:預防失智、舒緩更年期不適

當爸媽失去另一半,如何陪他們療傷?心理師:不必走出哀傷,只需慢慢經過

買高股息ETF當心1隱憂!17年資深存股族:配息率需跟上總報酬率

熱到快曬乾!節氣大暑一到腸胃出狀況、元氣大傷怎麼辦?中醫授保養祕訣

相關文章

生命老化來得太快!先「學老」才知「如何老」?專家:值得終身學習的功課

拜託救我家人!硬插鼻胃管、打營養針成臨終前折磨…全因家屬放不下?

6成日本人認為孤獨死很正常!「5種人」老後一個人住照樣健康樂活

老將軍全身插滿管路,痛苦到咬舌自盡…她決心推廣病主法:不只好走,更要尊嚴走

當失智、囤積症、糖尿病一起發生在媽媽身上…買長照險卻沒用?8個月40萬的血淚與絕望

住公寓5樓=偏鄉?長輩出入太辛苦!學者:可借鏡日本「糯米糰子」牽起照顧資源

熱門文章

快刪!國安局點名「5款APP」偷光你個資:抖音、小紅書竟是最大咖

60歲前存滿2千萬,可原地退休?小資夫妻靠4策略「永遠有錢花」

退休前做1件事,老後每月多領7千元!專家大讚:穩穩的老年加薪

包吃住、交朋友還能賺錢!盤點適合熟齡的「打工換宿」新選擇,給自己一段超Chill美好回憶

udn討論區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