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安寧療護=放棄救治?醫師點破「安寧真相」:別讓愛變痛苦的折磨

「不救到底=不孝?」、「該告訴病人還剩多少時間嗎?」 病房裡的兩難:是救他,還是讓他不得善終? 圖/常春月刊
「不救到底=不孝?」、「該告訴病人還剩多少時間嗎?」 病房裡的兩難:是救他,還是讓他不得善終? 圖/常春月刊

當以治癒為目的的醫療措施,仍無法控制病情的惡化,這時安寧療護 就是最適合病人的處方,透過疼痛控制、舒適護理等方式,直到生命自然結束。

只是,許多人將安寧簡化為「等死」,使家屬不願接受、也難以向病人開口,形成醫病之間溝通的鴻溝,甚至可能因後續醫療處置不符家屬期待,進而導致醫療爭議。

安寧療護是醫療 疼痛控制為優先

長年從事安寧療護的許禮安醫師指出,許多人認為「安寧療護」就是醫療端什麼都不做讓病人等著死亡,事實上,安寧療護是全民健保給付的醫療方式,顧名思義是透過醫療和護理,讓疾病已不能治好的末期病人,在死亡之前可以減少痛苦,而且有生活品質的活到最後。

安寧療護在醫療的重點是「症狀控制」,當中又以「疼痛控制」為優先;在護理的重點是「舒適護理」,包括:翻身、擺位、移位、洗頭洗澡、口腔護理、美足護理、美手護理等,這些作為都是要讓病人感到舒服,讓末期病人有機會好好交代後事、完成心願、了結心事,因此安寧療護其實是積極促進末期病人「安樂活」、在生命到盡頭時「自然死」。

圖/常春月刊
圖/常春月刊

不加工縮短生命 協助緩解病人痛處

國人對死亡議題的態度隱晦,臨床上常見到家屬排斥安寧療護,卻又在病人面對求生不能、求死不得的痛苦時,出現提倡安樂死的聲音。許禮安分析兩者大不同:「安寧療護」是為病人緩解痛處;「安樂死」則是因為痛苦就讓病人以加工的方式縮短生命。

提供正確資訊 末期病人正確自主決定

家屬常誤以為:只要不講,病人就會以為自己沒病?許禮安表示,末期病人頂多不知道診斷名稱,但一定知道自己在生病,他強調提供末期病人正確的資訊,對方才會有正確的自主決定,提出確切可行的心願,「當他誤以為自己會好,他會說『等我好了,我要去環遊世界』,這是不切實際的期待,如果知道自己已經不會好,他可能要求『帶我去老家或母校走走』,這才是真實可完成的心願。」

編輯推薦》「家人臨終病苦,不要一心想著他快死了」臨床心理師:想想他還活著,能幫他什麼?:https://reurl.cc/K9jX4R

圖/常春月刊
圖/常春月刊

安寧非放棄救治 而是見死不亂救

安寧療護也常被解讀為放棄救治,許禮安說明,正確的意涵應該是「預立醫療決定 」,醫療人員不會因為病人簽署意願書後,在還有救的情形卻見死不救,這個意願書是避免末期病人在疾病無法治好、生命救不回來時,因為家屬不捨而迫使醫療人員硬要急救,或是靠維生機器延長病人的痛苦,這叫作「見死亂救」。

預立醫療決定最好是病人清醒時能自主決定,臨床上家屬往往擔心醫師對病人講出「癌症」和「末期」會過度刺激病人,其實不講出這兩個關鍵詞,也可以透過描述疾病的處理方式,讓病人表達意願。

安寧病房非終點站 你有這些選擇

許禮安強調,若醫師對病人說:「已經沒辦法治好。」請病人和家屬不要當場發脾氣,畢竟在醫療現場,更多的是被家屬要求不能告知病人真相的醫師。建議病人和家屬對醫師說:「請幫我們會診安寧專科醫師,我們想要討論後續的照顧計畫。」如果還在住院中,可以先進行「安寧共同照護」;需要繼續住院,就可以安排轉入「安寧病房」;如果病況還算穩定,就可出院回家接受「安寧居家療護」服務。

圖/常春月刊
圖/常春月刊

醫療決定應早談 走向符合期待的善終

安寧病房的定位是「中途休息站」,而不是「終點站」,許禮安提及,臨床上許多末期病人想趕快出院,以完成心願或是想待在家比較舒服,但家屬往往抗拒病人出院,因為擔心病人一回家就會死亡。事實上對末期病人來說,講求的並非不死,而是如何在活著時感到舒適、自然走向死亡。

恐懼死亡是生物本能,然而並非不談死亡,人就不會死,許禮安建議,死亡是每個人必經的路,為何不提早做準備?從健康時就可以跟家人討論自己在末期的醫療決定,有充分時間預先做好溝通與理解,對比於毫無準備下的驚慌失措,更能讓臨床處理符合意願並達到圓滿。

本文轉載自《常春月刊》,原文為:「不救到底=不孝?」、「該告訴病人還剩多少時間嗎?」 病房裡的兩難:是救他,還是讓他不得善終?

🍊點我加入橘世代FB粉專,一起展開人生新風景

【橘世代課程平台】
陪伴您成為有趣而溫暖的大人,過好生命第二階段,量身打造一系列專業課程!
立即了解》請點我

加入橘世代LINE好友,立即掌握橘世代大小事!再即享折扣金50元!
領取折扣》請點我

更多新聞報導

安寧療護 善終 死亡與告別 預立醫療決定

中年男洗腎心臟驟停!媽媽決定撤管轉安寧病房 牽手暖喊:你現在不痛了吧?

睡超過O小時,失智風險狂飆!醫:大腦「3功能」恐加速退化

延伸閱讀

財務危機不是人生絕路!律師看豐原五口案:遇詐騙、背債快用這些方法自救

當街追砍兩姊妹!保護令真的有用嗎?「3種情況」要小心

2025阿里山健行路線!眠月線、特富野古道:申請、路線全攻略

2025新北產檢3大補助!申請步驟、金額、注意事項懶人包,家有孕婦必收藏

相關文章

6成日本人認為孤獨死很正常!「5種人」老後一個人住照樣健康樂活

老將軍全身插滿管路,痛苦到咬舌自盡…她決心推廣病主法:不只好走,更要尊嚴走

當失智、囤積症、糖尿病一起發生在媽媽身上…買長照險卻沒用?8個月40萬的血淚與絕望

住公寓5樓=偏鄉?長輩出入太辛苦!學者:可借鏡日本「糯米糰子」牽起照顧資源

照顧失智父超崩潰!甩尿布、不吃藥還氣走看護,女兒飆罵「不識好歹」卻很自責...

害怕老後孤獨死!揪人共居生活可行嗎?好處VS注意事項一次解答

熱門文章

快刪!國安局點名「5款APP」偷光你個資:抖音、小紅書竟是最大咖

退休前做1件事,老後每月多領7千元!專家大讚:穩穩的老年加薪

身體4大異常是肝癌前兆!醫:及早發現治癒率破8成

被同學笑「考不上大學」讓她從高職拚到博士畢業!自創「夢想加速器」不藏私分享

udn討論區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