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人生最後只能孤獨等待老死?4方法避免求救無門、找回生命意義

台灣獨居長者的數量逐漸增加,加上少子化,未來長者面臨無人照顧的狀況會越趨嚴重。若長期處在社會支持度較低、社會關係疏離、社交生活貧乏及個人社會適應等情況,可能產生較高的憂鬱傾向。 示意圖/Canva
台灣獨居長者的數量逐漸增加,加上少子化,未來長者面臨無人照顧的狀況會越趨嚴重。若長期處在社會支持度較低、社會關係疏離、社交生活貧乏及個人社會適應等情況,可能產生較高的憂鬱傾向。 示意圖/Canva

台灣獨居長者 的數量逐漸增加,加上少子化議題,未來長者面臨無人照顧的狀況會越趨嚴重,可說是「零家庭照顧者時代」已來臨。

而獨居長者在外在條件與資源不足的情況下,會帶來社會支持度較低、社會關係疏離、社交生活貧乏及個人社會適應等情形,而可能產生較高的憂鬱傾向,因此如何能夠提升獨居長者的社會支持程度是很重要的議題。

「零家庭照顧者時代」已來臨

根據統計,國發會推估台灣高齡人口將於2025年突破20%、進入超高齡社會。而2020年台灣平均家戶人口數為2.64人,其中每戶僅1人者占總人口數34.7%、2人戶者為20.5%,已經進入「零家庭照顧者時代」,許多子女未與父母同住,長者很容易陷入老老照顧或無人照顧的情況。即使長者生活可以自理,但如在家中發生意外或突發狀況,也無人能馬上協助,而產生風險。

根據2021年的調查,台灣獨居長者宅的數量相較十年前增加不少,以新北市最多,佔老人宅的比例高達78.84%;而獨居長者宅比例增加最多的是台南市,十年增加了9.23個百分點,至於台北市,僅增加2.98百分點。

推估可能是因新北市或其他縣市,青壯人口離家生活工作的比例較高,而台北市則可能因房價較高,子女購屋不易,因此與父母同住的比例也較高。此數據反映各個城市的狀況不同,獨居長者的議題要處理的面向也會有所不同。

編輯推薦》家中傳來陣陣惡臭,如何預防孤獨死 ?全台各縣市「關懷獨老服務」總整理 :https://reurl.cc/eMqaLR

獨居長者議題:社會支持不足

Ericson的發展階段論中,提到老年人的階段任務為統合生命與絕望感,確實隨著年紀漸長,生理機能退化,各個器官功能下降,許多慢性疾病開始發生,以及從原先的工作岡位上退出或是角色的轉換等。

有些人可以統合過往的生活經驗,持續地往前邁進,但也有的人可能會因此缺乏信心與正向的經驗,而陷入生命中的無力與絕望。

獨居長者可能因子女離家、伴侶過世或其他因素而造成其獨居的生活型態,此生活型態反映出的是社會支持度較低、社會關係疏離、社交生活貧乏及個人社會適應等狀況。

在相關研究中也指出,獨居長者確實有較高的憂鬱傾向,推估與其社會支持不足及關係的失落有高度的相關,並進而產生出「不再被需要」或是「沒有人在乎」的感受。

在這些經濟條件及外在資源較為不足的狀況下,要度過這段生命轉換的期間,也可能產生適應上的困難,進而出現負向情緒與生命無意義感、無價值感的產生。

提升獨居長者的社會支持程度

如前所述,十年間獨居長者的數量逐漸增加,因少子化的緣故,未來必定會有更高比例的長者是獨居且又無人照顧的狀態,這些既定的條件已無法改變,因此提升自我社會支持的程度,對於改善情緒及對生命的意義感,提供幾個方向:

多參與社區據點活動:

目前台灣各縣市的長照據點服務日漸發展,鄰里也會在節日或是日常舉辦相關的課程與活動,讓里民能夠參與,熱絡感情。因此如果有機會能夠參與鄰里的活動,不僅是增加人際連結,也能在有突發狀況或意外時,能找到熟識的鄰居或里民來協助。

親友及晚輩連結:

如果子女假日或是工作時間上允許的話,固定時間聚餐,互相了解近況,或是用視訊通話、使用社交軟體都能夠讓親友能有關心的機會,也能夠在有突發狀況時,即時聯繫並給予協助。

培養興趣:

俗話說:人生七十才開始,確實在現今社會醫療條件發達、保健觀念盛行的狀況下,人均壽命持續增加,因此退休後,仍有時間及心力能夠發展專長或興趣,也能為生活帶來意義感及目標。

參與社會服務:

如果身心狀況許可,也可到有提供志工服務的機構或單位詢問,是否能參與志工服務,透過助人為生活帶來意義感與價值感。

獨居而不孤老,是面對獨居長者議題一個很重要的目標,也是未來每個人都可能會遇到的情況,因此預先經營生活,做好財務規劃,有助於在經歷老年生命階段轉換時,能較為順利的度過。

本文轉載自《台北市臨床心理師公會》,原文為:獨居長者的心理健康之道---打造高齡新生活

🍊點我加入橘世代FB粉專,一起展開人生新風景

【橘世代課程平台】
陪伴您成為有趣而溫暖的大人,過好生命第二階段,量身打造一系列專業課程!
立即了解》請點我

加入橘世代LINE好友,立即掌握橘世代大小事!再即享折扣金50元!
領取折扣》請點我

更多新聞報導

獨居老人 獨居長者 孤獨老 孤獨死 老後生活 一個人老後 老年憂鬱

一肝救兩人!受贈者多活9年意外腦死捐肝 醫讚:無私大愛的表現

92歲夫妻「老老照顧」連出門都是問題!居家醫療讓長輩不必舟車勞頓

延伸閱讀

遺囑合法卻不能繼承遺產?專家:忽略「2件事」無法過戶,補救方法曝光

2025出國必知!美金、日幣「這樣換匯」最划算,掌握匯率高低點多賺一筆

「寵物結紮」領錢啦!2025年犬貓絕育「18縣市」補助開跑:最高補助1800元

一肝救兩人!受贈者多活9年意外腦死捐肝 醫讚:無私大愛的表現

相關文章

從醫院院長變失智患者…林靜芸揭「快樂照護秘訣」:讓林芳郁仍記得我

比樹葬、海葬更酷!英國首創「珊瑚礁骨灰甕」,死後也能做環保

女兒45歲已失智多年,老媽媽頂大太陽坐輪椅找人…警方溫馨助母女重逢

狂走30公里、不是健身是譫妄!林靜芸醫師談林芳郁失智:不該相信他會恢復

邀長輩一起舞力全開!熟齡生活據點變夜間舞池,重新年輕一次不嫌晚

親睹媽媽拔管、綁手掙扎!她嘆:我們親手用「插管」困住媽媽最後的人生

熱門文章

長照3.0明年上路!9月新增「4項服務」:外籍看護、交通接送...一次看

「喉嚨怪怪、聲音沙啞」竟不是感冒!醫:4大癌症都可能中標

不抽菸為何得肺癌?全世界僅台灣有「1致命突變」醫直指背後原因

下雨後是飛蟻天堂!「1妙招」讓飛蟻全滅

udn討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