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桃園機場免費隱藏設施解密:候機不無聊,還能洗澡、按摩、健身、看電影!
-
全台敬老卡福利比一比!「這縣市」每月點數全國第一 新竹首創藥局也能用
-
房子給小孩後悔了,父母最怕的繼承難題!一定要知道的「不動產傳承」對策
安寧緩和醫學會發布聲明反對「斷食善終 」。對此,出書說明自己陪伴母親斷食的台中市立復健醫院前院長畢柳鶯表示,有些重症末期病人選擇自主斷食,是因為生存痛苦遠大於死亡,「想吃多少是病人自我選擇」。
畢柳鶯表示,自己協助進行斷食善終病人,為無意識插管病人、老衰病人及重病末期病人等,符合安寧緩和條例及病人自主 權利法,讓病人不必被強迫餵食受苦,少數重度失能病人,選擇自主斷食,則是尊重病人意願。
病人依病主法及安寧緩和條例尋求自然死亡,在醫院卻經常碰壁。畢柳鶯表示,病情半年內不可避免死亡,即符合末期病人定義,國內許多醫師卻認定,可用鼻胃管、呼吸器維持生命,就不算末期病人,國內逾十萬人插管臥床,病人因此臥床長達廿、卅年,違背善終、病人自主精神。
編輯推薦》斷食善終≠自然離世!醫:臨終 前忍受飢餓感「一定不平靜」:https://reurl.cc/5KWKX6
畢柳鶯說,斷食善終獲廣大迴響,是因為許多末期病人被送至重症病房,仍被灌食牛奶、打點滴,病人「腫得像哆拉A夢」,四肢滲水痛不欲生。家屬願意放手為無意識插管臥床者撤除維生醫療,卻被醫院安寧病房拒絕,只好自立自強,找居家醫療團隊協助。
畢柳鶯表示,自主斷食是國際趨勢,荷蘭二○一四年公布自主斷食臨床指引,該國死亡病人中,百分之二為末期病人自主斷食而死;美國壽險則照常給付自主斷食病人,未把自主斷食視為自殺而不給付。
畢柳鶯協助斷食善終對象,第一類為無復原可能無意識插管臥床病人,為其撤除維生醫療,占五成五;第二類是老衰臨終病人,避免被過度治療,在宅善終,占二成三;第三類是重症末期安寧治療,許多人仍痛不欲生,選擇自主減少或停止飲食自然往生,占一成一;第四類病人是重度失能持續惡化,自主斷食,占一成一。
【橘世代課程平台】
陪伴您成為有趣而溫暖的大人,過好生命第二階段,量身打造一系列專業課程!
立即了解》請點我
加入橘世代LINE好友,立即掌握橘世代大小事!再即享折扣金50元!
領取折扣》請點我
udn討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