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60歲後「3徵兆」失智風險激增!專家公開護腦防失智秘訣

大型研究發現,根據一個人60歲時候的生活方式,可預測80歲時失智的風險有多大。 圖/123RF
大型研究發現,根據一個人60歲時候的生活方式,可預測80歲時失智的風險有多大。 圖/123RF

大型研究發現,根據一個人60歲時候的生活方式,可預測80歲時失智 的風險有多大。

蘭德智庫3日發表「健康與退休 研究」報告,綜合4.5萬名美國年長者20多年的健康資料,結論是:60歲的生活方式、基因學以及其他因素,可以準確預告80歲時的腦部健康。

報告的領銜作者胡多米耶特(Peter Hudomiet)是蘭德公司的博士級研究員暨經濟學家。他說,60幾歲時,認知能力測驗得分很低、一般健康情況又差的話,晚年失智的可能性就大。

胡多米耶特發現,60歲後沒有愛好、肥胖、不愛動,是預測以後罹患失智最準確的因素。

此外,「我們另有令人驚訝的發現:教育,尤其是高中畢業以上的程度,有很大的保護作用;住在南部,失智的風險較大。」

另一重要結論是:經常運動,有「心理刺激」嗜好的60初度老年人,認知能力退化的風險較低。反之,不愛動、對「心理刺激」沒啥興趣的人,到了80歲,失智的機率較大。過度酗酒也不利腦部健康。

編輯推薦》失智症看哪一科?醫院有失智門診?確認6種症狀再就醫 :https://reurl.cc/ZZ1V4g

胡多米耶特指出,絕少運動、過度肥胖、酗酒過量或滴酒不沾等生活習慣,也是造成失智的重要因素。「這些發現凸顯行為、社交、基因等因素,對失智風險構成複雜的交互影響。」

研究發現,長期性健康問題,如60歲前就有糖尿病 、肥胖、中風 等狀況,晚年失智的風險就大為提高。

族裔或地域背景也有關係,例如,南部各州出生的人,失智風險較高;非裔與西語裔,因健保條件較差,失智風險也較高。

他說,從教育、收入、財富、種族等社會經濟地位衡量,也見出失智風險的高下,教育程度較低、收入較少、財富不多、少數族裔,都會提升失智風險。「不過,如果權衡教育與收入,種族的差異就消失了,這表示失智風險的高低,和社會經濟因素有關。」

這是好消息,他說,因為只要能夠縮短社經地位的差距,就能縮小失智風險的差異。

基因和年紀無法改變,但其他因素可以積極面對,例如,多運動、培養嗜好、主動社交、管理好長期疾病如糖尿病,就能常保腦部健康。少喝酒、健康餐飲、睡好覺,也有助降低失智風險。

本文轉載自《世界新聞網》,原文為:預知是否會失智 專家:這3件事最關鍵

🍊點我加入橘世代FB粉專,一起展開人生新風景

【橘世代課程平台】
陪伴您成為有趣而溫暖的大人,過好生命第二階段,量身打造一系列專業課程!
立即了解》請點我

加入橘世代LINE好友,立即掌握橘世代大小事!再即享折扣金50元!
領取折扣》請點我

更多新聞報導

失智 退休 中風 糖尿病 熟齡健康 活化大腦 大腦保健

打造數位健康生態系 H2U pano E指守護健康幸福

油煙傷肺!「氣炸鍋」油煙是油煎1525倍,3方法降低油煙危害

延伸閱讀

每30分鐘增1失智家庭!照護者壓力大成病人,One-Forty推移工友善失智照護教育:望未來助32萬家庭脫困

揪失智妻當志工遭質疑 88歲退休校長:一起照顧別人很快樂

照顧臥床外公、失智父母10年,他分享「伴親終老」心法:先照顧自己

「鋁箔紙遇高溫」恐促成失智、神經退化?專家推這項替代品

相關文章

阿公走後,阿嬤天天以淚洗面…社工暖心相勸:離開也是一份珍貴禮物

義大利高齡社會新挑戰:70歲才能領退休金、機器人幫忙照護?

日本老年人如何生活?四分之一有工作、享受消齡商機新趨勢

超高齡海嘯來襲!台灣社會長照、退休金制度準備好了嗎?

5.5萬獨居長者受惠!從共餐到居家醫療,「關懷送暖政策」亮點曝光

眼看父親身陷「失智症7階段」醫師兒嘆:誰偷走了我爸?

熱門文章

符合「這些資格」免繳健保費!健保費補助條件、金額 懶人包一次看

領到年終獎金別亂花,教你在30天內打造8種被動收入!

驚!菜瓜布「這樣用」才對,使用超過28天竟比馬桶還髒

春節長假遇上病毒潮!醫建議備有「5類藥品」:假期安心無憂

udn討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