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護失智長輩,是一場長期抗戰,病情輕中重度的照護需求各異,資深媒體人池熙羣因外公跌倒臥床、父母失智,深深體會到照顧者 的困境。他彙整了10年的照顧心得,集結出版「陪伴失智雙親的18堂照顧心法」,分享食衣住行的注意要點,減少親人不適當的脫序行為。
池熙羣分享,在45歲前,外公跌倒長時間臥床,導致活動能力喪失,當時他已成為家庭照顧者。後來,父母親接連失智,45歲那年提前申請退休,全心照顧家中長輩。他說,「父母親失智症 發病時,分別是80歲以後、70多歲,正確年齡已經忘記了,因為家人都沒有發現早期病徵,錯失黃金治療期。」
池熙羣回憶,父親燒得一手好菜,但有一陣子餐桌菜餚都走味,味道不如從前,甚至鹽、糖都加錯了。而母親本身有憂鬱症 ,常把「我不想活了」掛在嘴邊,本以為只是老人家健忘、愛抱怨,沒想到竟然是失智症。就診時,父親診斷為阿茲海默症 、母親則是血管型失智症。
編輯推薦》失智症看哪一科?醫院有失智門診?確認6種症狀再就醫:https://reurl.cc/p9DARd
雖然當時才45歲,正值人生中壯年,池熙羣決定辭去工作提前退休,在家當家庭照顧者。他認為,「伴親終老」是無數揪心的旅程,也是預習自己的老,從面對死亡的恐懼、對老化的無知以及對無常的傷痛,只有陪伴父母親先走過一回,才能領悟如何做好道別準備。
照顧失智長輩10年,池熙羣心中仍有對至親的不捨,他認為,台灣將從高齡化社會邁入超高齡社會,每個人都要學習照顧與面對陪伴父母老後的人生。而當家人罹患失智症,更要提早做好疾病識能、心理建設、醫療決策,甚至面對生命終點的選擇,妥善設定照護計畫。
池熙羣花了4年多的時間,重新彙整失智症照顧者經驗,剖析照顧生活中的各種疑難雜症,分享陪病伴老的心得。他強調,失智症病程可長達10年,且有一定的疾病進展時程,照顧者一定要學會先照顧自己、安頓身心,需要喘息或支援時,開口尋求協助,是避免陷入身心煎熬的要訣。
【橘世代課程平台】
陪伴您成為有趣而溫暖的大人,過好生命第二階段,量身打造一系列專業課程!
立即了解》請點我
加入橘世代LINE好友,立即掌握橘世代大小事!再即享折扣金50元!
領取折扣》請點我
udn討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