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衰老不是壞事!老化是為「1人生大事」存在的貼心魔法

日本腦科學專家黑川伊保子回憶母親人生最後的時光:享受當季美食,鍾愛院子裡的花,去...

日本腦科學專家黑川伊保子回憶母親人生最後的時光:享受當季美食,鍾愛院子裡的花,去世前一天身體生化數據驟然降低,所有器官細胞一起停止了活動,在睡夢中與世長辭,「我認為這才是理想的畢業」。 示意圖/Shutterstock

丟掉對年輕、老化、孩子、夫妻、朋友……日本腦科學專家告訴你,儘管忘記,悠哉生活。60歲真好!我也想早點活到60歲。請切換大腦的使用目的,60歲是人生的新人,展開自己史上最好的人生。《60歲使用說明書》精彩試閱:

放下「在意痴呆」

如果將年輕時的身體設為一百分,接下來的日子,分數會緩步減少。

但是這不是必須悲傷,也不是必須逆轉的事。因為細胞和神經系統在充滿了旺盛活力下死去是件相當痛苦的事。活跳跳的心臟驟然停止,光是想像就很痛苦。事實上, 經歷過這種狀況而生還的人, 也是這麼說的。

每個人都會從人生畢業。活到六十歲之後,如何愉快的迎接畢業,是人生最重要的課題。從這個觀點來說,「老化」是大腦為了讓人死得安樂而給予我們的禮物,它是從人出生開始就設定在大腦和神經系統中的大事件。

「老化」是貼心的魔法

舉例來說,不能行走之後,大腦就會把世界觀摺疊縮小, 如果連玄關都走不到的身體,卻搭載著一顆「想走遍世界盡頭的躍動好奇心」, 那該有多殘酷呀?大腦將世界大幅縮小,不再了解其他事物。儘管子女認為這樣的父母痴呆了,但是如果換個角度,它無異是大腦施加的貼心魔法。

我的母親過了八十八歲之後,行走變得困難,對世間的事也越來越糊塗了。但是她能走到廁所,也能吃得了美食,這樣已經足夠了。她享受當季的美食,鍾愛院子裡的花,直到最後都沒有把我和弟弟忘記,兩年後的某一天,在睡夢中與世長辭。

她去世的前一天,所有的生化數據驟然降低,所有的器官細胞一起停止了活動。我認為這才是理想的畢業,身體的細胞一齊停止運作,沒有部分器官還在苦苦掙扎的狀況,然後心臟靜靜的停止跳動。我的母親教人佩服。

人的一生從依靠開始,依賴結束

母親走過的路,從世人一般的眼光來看,的確可以稱為「衰老」和「痴呆」。但是我把它看成「解放」與「安寧」。

說實在的,有必要負面的避諱每個人都會走上的道路嗎?確實有一段期間,她需要別人的照顧,「 麻煩又費事」,可是,人在出生的時候也很麻煩費事,所以回到出生的狀況,麻煩費事一點也不奇怪吧。

人的一生,都是從倚仗母親或母親替代者的手開始,在依賴子女或子女替代者的手中結束。既然這是必經之路,重要的只有如何安樂的前往。這麼一想,便再也不用害怕衰老和痴呆了。甚至出現「最近,我好像開始痴呆了」、「太好了,可以安樂的走了」這樣的對話也不稀奇。

如果把三十歲時的大腦和身體視為人生的顛峰,三十歲後用減法來思考的話,到了五十多歲就得苦苦掙扎,六十歲以後只能放棄,懷著悲傷過日子了。人生是一齣從彼世來,又回到彼世的連續劇。正如爬山也有下坡時,最後只是走下「衰老」的坡,回到原來的地方去而已。真的就這麼簡單。

但是,我們的大腦是明白的,明白我們有歸去之處。

十八歲時,如果別人說:「過了六十歲以後,就是一路往衰老的下坡走了。」我一定會認為「哇,好可怕,我不想變成六十歲。」但是,過了六十歲的現在, 想到「我只是走下山,回到原來的地方罷了」,心靈就會感到無比的平靜。比起十八歲那時候,現在我對「原來的地方」更加堅信不疑,儘管我也不懂原因在哪。

《60歲使用說明書:60歲是人生的新人,運用6大放下法則,活出自己史上最好的人生...

《60歲使用說明書:60歲是人生的新人,運用6大放下法則,活出自己史上最好的人生!》。 圖/遠流出版

本文摘自《60歲使用說明書:60歲是人生的新人,運用6大放下法則,活出自己史上最好的人生!》,2024/04/26遠流出版

│更多精選推薦↓↓↓

【橘世代課程】
陪伴您成為有趣而溫暖的大人》https://bit.ly/44stv2z

延伸閱讀

你知道大腦也有保固期嗎? 易思腦『抗老對策』幫你存腦本

40歲開始預防失智!研究顯示:3件事維護大腦健康

不是失智!6旬婦眼神呆滯說話不清楚 竟是1飲食習慣造成

老人特別急躁、常常在抱怨?腦科學專家解答:因為大腦太優越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FB留言
udn討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