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維持「虛無的心跳」適合病人嗎?醫師認同「斷食善終」反思生命意義

畢教授指出以前行醫時,看到許多病人插管、臥床,就警覺這現象不對,直到母親斷食往生為他做了很好的示範,投入倡議「斷食善終」。 示意圖/freepik
畢教授指出以前行醫時,看到許多病人插管、臥床,就警覺這現象不對,直到母親斷食往生為他做了很好的示範,投入倡議「斷食善終」。 示意圖/freepik

台中慈濟醫院推動正向面對生死的部立台中醫院畢柳鶯教授分享「斷食往生與無管善終的實踐」,刺激以救命為使命的醫療人員,院長簡守信也指出,「救拔生命過程,醫師也必須考量什麼處置,對病人最合適,而不是以維持一個虛無的心跳作為目標」。

生命末期自己決定 把握人生最後時光

畢柳鶯紀錄自己陪伴罹患小腦萎縮症母親選擇斷食善終 的過程,2022年4月出書,引起廣大迴響,許多比他母親狀況更嚴重的插管臥床病人家屬透過各種方式來諮詢。畢柳鶯覺得還有許多人正面臨相同問題,因而投入並倡議「斷食善終」,他還出版第二本書「有一種愛是放手」刺激著許多人的生死觀念。

畢教授指出以前行醫時,看到許多病人插管、臥床,就警覺這現象不對,但他沒方法能解決,直到母親斷食往生為他做了很好的示範,出書後也決定站出來幫助他們。畢柳鶯以自己母親為例,《安樂死 》法條一旦通過,對母親這類病人會有一個比較輕鬆的選擇,但長期插管臥床意識不清的病人卻沒有幫助。

預立醫療照護諮商 簽署預立醫療決定

《安寧緩和條例》與《病人自主權利法》兩個善終法還有待調整與共識,但更重要的是如何讓大眾進一步瞭解生命的意義,瞭解何時應該放手,不要產生更多插管臥床的病人,也能降低醫界的壓力。

簡守信院長身為醫師,也反思:「醫療是救命的,醫師也不斷精進能力希望救拔更多生命。然而救命過程中,醫師也必須考量什麼處置對病人最合適,而非以維持一個虛無的心跳作為目標。」他認為這是每位醫療從業人員在醫療倫理上非常重要的思量。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原文為:有一種愛是放手!面對生死、反思生死 他倡「斷食善終」理念

【橘世代課程】
陪伴您成為有趣而溫暖的大人》https://bit.ly/44stv2z

更多新聞報導

斷食善終 安樂死 病主法 安寧緩和醫療 生命課題

健康醫療網

健康醫療網是以健康新聞、治療新知為主的全方位健康媒體平台,致力於提供最專業、最即時、最樂活的多元化資訊。 廣邀專業人士論述健康資訊,分享更多更完善的保健知識與服務,希望透過網路社群平台,凝聚力量幫助弱勢族群,更期許藉由此媒體發聲,讓愛心遠佈、善盡社會責任。

選擇人生最後的安居地:希望家人在舒適的地方紀念我,還能「感受到關心與愛」

邊洗澡、邊刷牙可以嗎?牙醫師:免驚!「3常識」大家最易搞錯

相關文章

義大利高齡社會新挑戰:70歲才能領退休金、機器人幫忙照護?

日本老年人如何生活?四分之一有工作、享受消齡商機新趨勢

超高齡海嘯來襲!台灣社會長照、退休金制度準備好了嗎?

5.5萬獨居長者受惠!從共餐到居家醫療,「關懷送暖政策」亮點曝光

眼看父親身陷「失智症7階段」醫師兒嘆:誰偷走了我爸?

80歲以上免巴氏量表可聘外籍移工?勞動部長:低收入家庭恐請不到看護

熱門文章

符合「這些資格」免繳健保費!健保費補助條件、金額 懶人包一次看

驚!菜瓜布「這樣用」才對,使用超過28天竟比馬桶還髒

領到年終獎金別亂花,教你在30天內打造8種被動收入!

沒交存摺提款卡也被利用!律師揭詐騙集團手法:這點千萬別忽略

udn討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