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東西捨不得丟、斷捨離太難!先學習「情緒斷捨離」找回內心滿足感

在避免討論個人情緒的華人文化中,要能夠意識到自己的情緒,並在人生過程中完成情緒斷捨離,仍有待練習。 圖/freepik
在避免討論個人情緒的華人文化中,要能夠意識到自己的情緒,並在人生過程中完成情緒斷捨離,仍有待練習。 圖/freepik

近年,民眾開始注意覺察情緒,了解心理疾病的嚴重性不亞於身體疾病。但在避免討論個人情緒的華人文化中,要能夠意識到自己的情緒,並在人生過程中完成情緒斷捨離 ,仍有待練習。情緒也需要整理,國北護生死與健康心理諮商所教授李玉嬋表示,要先了解自己的情緒。

華人文化與歐美相比較,內斂含蓄,無論情緒正面與否都不大鼓勵展現,形成父母難以向小孩表達愛,或男兒有淚不輕彈的社會風氣。因此,如何理解與整理自己的情緒,尤其是負面情緒,並從內心找到平衡與滿足感,是近年來大家要努力的功課。

李玉嬋指出,現代人對心理健康較有意識,在疫情後對焦慮、憂鬱及心情的注意與調適,也有更多的了解。只是即便如此面對負面情緒和困擾依然存在,每個人的展現方式也會有所不同,有人每天要來一杯手搖飲,有人不斷地購物囤積物品,沒有一定的樣態。

李玉嬋說,透過物品讓自己有安全感與滿足感,乃是人之常情。但若過於依賴外在物質,無法根據情況斷捨離,導致自己生活出現困擾,如家中已有許多玩偶或包包但仍執意購買,造成個人或周遭親友困擾;該停、想停卻停不下來的強迫性格,是有囤積問題者的特性,都需要尋求專業協助。

李玉嬋也表示,要先「了解」才能夠調整與整理。如果社會文化不鼓勵個人覺察自己的情緒,容易造成有情緒但只能壓抑,導致身體最後悶出問題。相較於過往的社會風氣,現在比較開放,對個人情緒與心理狀態也更重視,遇到困難可向外求助,一步步調整回健康狀態。

│更多精選推薦↓↓

【橘世代課程】
陪伴您成為有趣而溫暖的大人》https://bit.ly/44stv2z

更多新聞報導

斷捨離 終活 囤積症

「老前整理」如何開始?專家建議「這時間點」最適合:打造你想要的老後居家生活

連開水也吞不下去?當心2大癌症一起出現! 4症狀助判斷

延伸閱讀

天氣變涼了,長輩突然胸悶胸痛,該掛急診嗎?救護車會送到哪家醫院?急診醫師這樣說……

百香果整顆都是寶!「果汁之王」富含6大好處 但2種人要少吃

你是愛吃甜食的「螞蟻人」嗎?吃太甜造成身體5大「糖危害」,不可不慎!

他獨力顧失智妻,3子女一年只探望8次…心寒父捐出上億財產:為何孩子不回家還說我「情緒勒索」?

相關文章

環保葬成新趨勢!大S「樹葬」回歸自然 北市殯葬處推「海葬」節省土地資源

環保葬會影響子孫嗎?大S將採樹葬,民俗專家建議3樹種:守護家人做功德

生命無常!單身如何規劃善終旅程?5方法平靜面對人生謝幕

獨居翁家裡傳出陣陣異味…社會勞動人伸援手,推動社區善的循環

原本能言善道的婆婆,失智後誰也認不得!1句話讓兒子媳婦聽了好心酸

大S曾透露想要環保葬!小S證實:讓姊姊以樹葬回歸大自然

熱門文章

「10年來冷最久冬天」隱藏吃電怪獸,耗電不輸冰箱!台電教6招省錢

住院請看護「5醫院」免費!2025「住院整合照護服務」申請方式、價格 懶人包一次看

新北市民專屬!最低6千入住新房,2025社會住宅申請條件公開

提早預防流感,降低9成傳播率!醫授辦公室防流感必備10招

udn討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