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民眾開始注意覺察情緒,了解心理疾病的嚴重性不亞於身體疾病。但在避免討論個人情緒的華人文化中,要能夠意識到自己的情緒,並在人生過程中完成情緒斷捨離 ,仍有待練習。情緒也需要整理,國北護生死與健康心理諮商所教授李玉嬋表示,要先了解自己的情緒。
華人文化與歐美相比較,內斂含蓄,無論情緒正面與否都不大鼓勵展現,形成父母難以向小孩表達愛,或男兒有淚不輕彈的社會風氣。因此,如何理解與整理自己的情緒,尤其是負面情緒,並從內心找到平衡與滿足感,是近年來大家要努力的功課。
李玉嬋指出,現代人對心理健康較有意識,在疫情後對焦慮、憂鬱及心情的注意與調適,也有更多的了解。只是即便如此面對負面情緒和困擾依然存在,每個人的展現方式也會有所不同,有人每天要來一杯手搖飲,有人不斷地購物囤積物品,沒有一定的樣態。
李玉嬋說,透過物品讓自己有安全感與滿足感,乃是人之常情。但若過於依賴外在物質,無法根據情況斷捨離,導致自己生活出現困擾,如家中已有許多玩偶或包包但仍執意購買,造成個人或周遭親友困擾;該停、想停卻停不下來的強迫性格,是有囤積問題者的特性,都需要尋求專業協助。
李玉嬋也表示,要先「了解」才能夠調整與整理。如果社會文化不鼓勵個人覺察自己的情緒,容易造成有情緒但只能壓抑,導致身體最後悶出問題。相較於過往的社會風氣,現在比較開放,對個人情緒與心理狀態也更重視,遇到困難可向外求助,一步步調整回健康狀態。
│更多精選推薦↓↓
【橘世代課程】
陪伴您成為有趣而溫暖的大人》https://bit.ly/44stv2z
udn討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