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阿茲海默症不只記憶力退化!「提不起興致」也是前兆原因

圖/freepik
圖/freepik

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神經科主治醫師彭詩惟表示,失智症早期常見症狀是短期記憶力 衰退,但與「健忘」不同。健忘者經提示可能會想起來,但失智症者存取記憶的地方已壞掉,難再想起。民眾從生活習慣 和社交活動著手,可降低罹患失智症的機會,打造幸福的老年生活。

彭詩惟為70多歲王姓婦人看診,主訴退休後漸漸感到力不從心,連最喜愛的書法、繪畫也興致缺缺。家人近一兩年也發現她記憶力似乎大不如前,所以才來看診。經過安排心智功能檢查及一系列評估後,確定王姓婦人罹患阿茲海默症

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神經科主治醫師彭詩惟建議民眾,可從生活習慣和社交活動著手,降低...
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神經科主治醫師彭詩惟建議民眾,可從生活習慣和社交活動著手,降低罹患失智症的機會。 圖/記者邱瑞杰攝影

彭詩惟說,台灣失智症協會調查65歲以上人口,每13人有1名失智者,80歲以上提高到5人有1人失智,因為年紀愈大盛行率愈高,未來台灣失智症人口將持續攀升。失智症以阿茲海默症為大宗,另外還有血管性失智症、額顳葉型失智症及頭部外傷、腦腫瘤等因素導致。

阿茲海默失智症雖然不可逆,但可依醫師評估及需求使用藥物「乙醯膽鹼酶抑制劑」、「NMDA受體拮抗劑」,延緩阿茲海默症退化的速度,也可嘗試懷舊治療、音樂治療、藝術治療或認知訓練。

彭詩惟表示,失智症早期最常見症狀為短期記憶力衰退,比如說常常忘記東西放在哪裡,重複詢問相同的內容,與別人約好的聚會,或才剛講過的事情也會不記得。其他可能症狀包括對原本勝任的事漸漸感到力不從心,言語表達困難,判斷力減弱,出門會害怕迷路或個性改變等等。

國際權威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2020年研究顯示,改善失智症的危險因子,可望延緩或降低40%以上的失智症發生率。彭詩惟說,改善作法包括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控制,加上生活型態調整,如戒菸、控制飲酒、多運動、避免肥胖,同時保持心情愉快,學習新事物等等。

彭詩惟提醒民眾從生活習慣和社交活動著手,就能大大降低罹患失智症的機會,例如參加社團、當志工、保持愉快心情與健康飲食。民眾也可參加政府或民間團體辦理的相關講座和活動,或是閱讀相關書籍、參加線上課程,提前了解失智症。發現身邊親友出現失智症早期症狀,請儘速就醫讓醫師評估及診治。

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神經科主治醫師彭詩惟(左二)建議民眾,可從生活習慣和社交活動著...
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神經科主治醫師彭詩惟(左二)建議民眾,可從生活習慣和社交活動著手,降低罹患失智症的機會。 圖/記者邱瑞杰攝影

更多新聞報導

失智 阿茲海默症 預防失智 記憶力 生活習慣 老年憂鬱

熬夜追世足賽?「6種人」最危險 嚴重恐送命

膝蓋有「喀喀」聲?4族群更要當心這些關節問題!

延伸閱讀

孩子想出國念書 爸媽付錢「必知4件事」

熬夜追世足賽?「6種人」最危險 嚴重恐送命

靠「麵包」翻轉荒廢教堂,成峨眉打卡新熱點!

總覺得母親省吃儉用是過不好?原來,那是子女的「自以為是」把擔心留給自己吧!

相關文章

當看護20年轉任家托員!提供在家般的溫暖陪伴還能照顧父母

家中傳來陣陣惡臭,如何預防孤獨死?全台各縣市「關懷獨老服務」總整理

喪禮上淚流滿面,只為了「拍張孝順的照片」?遺體修復師怒批:虛偽又自私

留下生命最後尊嚴!預立醫療照護諮商「4種人」可免費?申請懶人包一次看

「孤單比犯罪還痛苦」日本老人偷竊案頻傳,只為家人能來探望一眼

阿嬤顧阿祖!71居服員「老老照顧」9旬長輩:超熱血不想退休

熱門文章

這癌症成熟男殺手!死亡率10年增44%,醫警告:出現症狀恐已晚期

年過五十肌力逐年遞減,影響下半輩子的幸福!不可不知的中高齡肌力養成術

養生村養老好心動?專家揭「不能說的秘密」,4大重點付費前避雷

怎麼減都沒效?中年發福全因「脂肪在吵架」醫曝最新減重趨勢

udn討論區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