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只有硬體還不夠 特殊家庭 更要有資源配套

鄭文正成立「自閉症權益促進會」凝聚社群意識,大家共居互助、引進社會資源。圖/鄭文正提供
鄭文正成立「自閉症權益促進會」凝聚社群意識,大家共居互助、引進社會資源。圖/鄭文正提供

相較於老人或身體障礙者,心智障礙者較沒有機會表達意志、做出選擇,包括居住形式、選擇同居人、參與什麼活動等等。要讓他們在社區生活,除了硬體上必須做到無障礙,文化上要友善、包容與接納外,還需要教育、就業、復健、健康照顧等多種資源配搭,若非刻意投入資源、長時間的努力是很難達成的。

台灣第一個在社會住宅內辦「雙老家園 」的是伊甸基金會 。2012年,伊甸在台南大林國宅設立雙老家園,提供心智障礙者35歲以上,主要照顧者65歲以上的家庭入住。伊甸基金會台南區區長張盟宜表示,當初就是看見高齡社會中特殊家庭的「雙老」困境而設立。執行幾年後發現,對於心智障礙者來說,無論是人際的友善、環境的熟悉感,原來的居住社區都比家園更適合居住,因此許多心智障礙家庭幾經考慮都沒有申請,反而後來開放身障家庭申請後,目前入住家庭以身障及精神障礙者為主。

【系列專題】尋找最好的可能 「和他一起老」

更多新聞報導

長照 張瀞文 雙老家園 伊甸基金會

共住共老 給星兒一個安全的家

天然植物力/芳療幫身心靈充電

延伸閱讀

老師退休再回去當學生-認識家鄉發現:住在寶藏裡

為善從小地方開始-她從打掃環境,做到社區理事長

【環保媽媽林淑英04】愛家、愛社區的實踐者 從生活點滴累積環境意識

【環保媽媽林淑英03】推動全台第一座社區大學,帶領千人從「走讀」開始

相關文章

身心障礙也有善終權!養護中心新增「安寧病房」溫馨陪伴最後一哩路

生命老化來得太快!先「學老」才知「如何老」?專家:值得終身學習的功課

拜託救我家人!硬插鼻胃管、打營養針成臨終前折磨…全因家屬放不下?

6成日本人認為孤獨死很正常!「5種人」老後一個人住照樣健康樂活

老將軍全身插滿管路,痛苦到咬舌自盡…她決心推廣病主法:不只好走,更要尊嚴走

當失智、囤積症、糖尿病一起發生在媽媽身上…買長照險卻沒用?8個月40萬的血淚與絕望

熱門文章

60歲前存滿2千萬,可原地退休?小資夫妻靠4策略「永遠有錢花」

發霉切掉就好?錯!一級致癌物「黃麴毒素」易藏4大食物裡,別中了保存不當習慣

退休不用愁!600萬打造「雙現金流」年領40萬活到老:努力花錢就夠了

後悔沒早知道!蒜頭「叮10秒」外皮自動掉,微波爐去蒜頭皮超好用

udn討論區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