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郭慧娟:引進死亡咖啡館聊生死 正面看待人生最後一哩路

郭慧娟將自己在台中大坑的一棟房子命名「生命聊癒館」作為台灣「死亡咖啡館」的據點,常常舉辦生死教育的聚會及課程。 圖╱郭慧娟提供
郭慧娟將自己在台中大坑的一棟房子命名「生命聊癒館」作為台灣「死亡咖啡館」的據點,常常舉辦生死教育的聚會及課程。 圖╱郭慧娟提供

「爸爸是2011年2月1日過世」,事隔多年,郭慧娟 回首當時的慌亂、措手不及,仍歷歷在目。

那年1月底,郭父因肝指數上升住院,醫生判斷是小病評估2天就可出院,「沒想到爸爸卻陷入昏迷」,郭慧娟憶述,醫生問「要不要插鼻胃管?」她想起爸爸曾交代不要插管急救,「但是不插管他就走了!」經天人交戰,她決定請醫生插管。

插管後,郭父昏迷的狀況並未改善,郭慧娟和家人討論後跟醫生說:「就順其自然吧!」簽下不施予心肺復甦術。郭父從病倒到離世不到1周。

郭慧娟引進台灣「死亡咖啡館」。 圖╱郭慧娟提供
郭慧娟引進台灣「死亡咖啡館」。 圖╱郭慧娟提供

父親主動談死 家人不留遺憾

「生命這堂課真的很沉重、很難」,郭慧娟說,「我們很幸運,爸爸曾有跟我談」。

時間回到2008,郭父當時70幾歲,有慢性病但還算健朗。郭慧娟說,每當爸爸主動提起身後事,「我將來骨灰想要用撒的」,弟弟都馬上說:「不要想那麼多啦,你會呷百二啦!」

幾次之後,郭慧娟好奇「爸爸有話沒講完,要找機會問他」,怕尷尬,她跟爸爸說,「我要做研究,你可以讓我訪談嗎?」父女坐下來開始聊了一個半小時。

郭父講希望的臨終醫療、期待的安葬方式,還說走的時候不想穿壽衣,想穿某一套西裝,西裝放在某個櫃子裡...。郭慧娟才知道,原來爸爸都在想,想得好清楚。

3年後,郭父送醫到離世,雖然過程慌亂,許多事需要短時間做判斷,但媽媽與弟弟信任她,而她也明瞭父親想要什麼樣的生命尊嚴,「我們家幾乎是沒有遺憾,非常圓滿」。

2014年郭慧娟將「死亡咖啡館」引進台灣,至今已辦了300多場活動。 圖╱郭慧娟...
2014年郭慧娟將「死亡咖啡館」引進台灣,至今已辦了300多場活動。 圖╱郭慧娟提供

辦活動聊死亡 結合互動桌遊

「爸爸是我做生死教育的導師」,回想起當年處理父親身後事,郭慧娟很感恩。其實郭慧娟一直是國內「談生論死」領域的先驅。

郭慧娟身兼內政部「現代國民喪禮」編撰委員、「現代國民婚禮」主筆、殯喪業「禮儀師證照考試」教科書編撰,以及「台灣殯喪業資訊網」的總編輯,是台灣的「禮俗權威」。

長期關注並推動生死教育的她,2014年從英國引進「死亡咖啡館 」,力推「我們一起聊死亡」,希望打破國人避諱談論死亡的禁忌,勇敢承擔生命失落。5年多來,辦了300多場活動,輔以自行研發的桌遊、戲劇,讓參與者正面看待人生最後一哩路。

病主法上路後,郭慧娟和家人約好要一起去簽署「預立醫療決定」。圖為郭慧娟(中)與母...
病主法上路後,郭慧娟和家人約好要一起去簽署「預立醫療決定」。圖為郭慧娟(中)與母親、女兒合照。 圖╱郭慧娟提供

捍衛生命尊嚴 身後事無禁忌

引進生命咖啡館、從事生死教育6、7年,郭慧娟聽聞太多因為至親離世而生的遺憾。

有學員流淚跟她說,父母先後過世已經夠難過了,沒想到兄弟姊妹為了爭產,從此不相往來,「爸媽沒了,連兄弟姊妹也沒了」,她因此得了憂鬱症。「生命的功課很複雜」,郭慧娟感嘆,坦然面對可以降低許多遺憾。

也有老人家跟郭慧娟說,到了一定年齡總是想著:「不知道會活到哪天?」但無法跟家人談身後事,感到很孤單。

郭慧娟表示,「人生到最後,我的孩子、家人可以陪伴我,知道我在想什麼,該交代的都交代了,那種交代不純粹是『我說你執行』,而是你們懂我,了解我想要的生命尊嚴、我對生命的態度」;談死亡不僅是為防止遺憾,更是積極的帶來人生下半場的圓滿感受。

「生命聊癒館」常舉辦生死教育的課程及活動。 圖╱郭慧娟提供
「生命聊癒館」常舉辦生死教育的課程及活動。 圖╱郭慧娟提供

學會善待自己 不會等到下次

聆聽、處理「生死交錯時刻」的議題,預為死亡做準備,成為郭慧娟的生活日常。對她來說,面對死亡,就是學習如何快樂活在當下。

郭慧娟不久前開車載媽媽出遊,媽媽看見路邊有個市集,「看起來很有趣」,她想要停車被媽媽阻止:「下次再來好了。」

過陣子媽媽想起,「我們去找找」,結果開車繞了好多圈,怎麼都找不到,郭慧娟說,生命有限,想吃的東西立刻去吃、想說的話要馬上去說,「我不會等下一次,因為,很可能沒有下一次;因為不知道明天會怎麼樣,所以要善待自己、善待身邊的人、樂於分享、重視每件想做的事」。

「我以前不是這樣的人。不會,也不懂。」郭慧娟笑著說。改變台灣社會「談生死」氛圍的同時,或許改變最深刻的是自己,她因此更認識生命、更懂得珍惜。

臨終不能重來,死亡無法邊做邊學,他們在「死亡咖啡館」坦然面對生命最後一哩路。 圖...
臨終不能重來,死亡無法邊做邊學,他們在「死亡咖啡館」坦然面對生命最後一哩路。 圖╱郭慧娟提供

死亡咖啡館 談死不忌諱

「死亡咖啡館」活動2010年從英國開始,用一種坦然、正面態度討論生命和死亡的話題,這個理念獲得世界各地響應。台灣在2014年由郭慧娟引進,但這幾年因應需求,台灣的形式持續成長變形。

從一開始的單場分享活動,發展出工作坊、系列課程的其他面向,例如:臨終關懷、悲傷輔導等,這兩年還導入桌遊與戲劇,做種子教師培訓。

只有愛,沒有遺憾/郭慧娟生死課

你是否想過,如果沒有好好告別,將造成哪些遺憾?

思考死亡,是一件負面、陰暗的事嗎?其實面對死亡,是為了好好活著,找出人生真正重要的人事物。

【橘世代】與台灣死亡咖啡館創辦人、擁有超過10年生死教育經驗的郭慧娟老師合作,推出【郭慧娟生死課】線上課程,教大家如何理性規劃、盤點清單及調整心態,避免不必要的遺憾及花費。

透過計畫有意義的臨終計畫,才能在有生之年好好的過生活。

優惠中!查看課程詳情》https://bit.ly/3zOXDHO
想詢問課程/報名方式> 客服電話:(02)2649-1681轉2

更多新聞報導

死亡與告別 張瀞文 死亡咖啡館 郭慧娟 善終

談死亡的8個時機 聆聽是最好的溝通

「宅食譜」在家熬出夜市美味!鹹水雞上桌,配劇剛好

延伸閱讀

張曼娟:人生很少有事情可以自己作主,生死大事自己作主,簡直太奢華、太幸福了!

張曼娟:照顧者才懂的旅程「辛苦也幸福」

花葬 植存 太空葬… 你最想要哪種安葬?

想睡得更好 上床前做對3件事

相關文章

在醫院看到過世家人…是幻覺還是靈異?真相揭密

獨居老人遺產、身後事誰處理?當死亡無人承接,台灣竟無「法」協助

孤獨死在獨居屋裡…他被迫伴遺體5小時嘆「與現實脫節」

偏鄉長輩有福了!數位科技提供線上支援、樂齡學習資源 在地安老不是夢

社會住宅成青銀共居典範!孩子聚在「好客廳」寫作業 與長輩互相陪伴

高中生接下照顧祖父母重擔 他分享老人照護經驗:找外援很重要

熱門文章

「生病回台爽用健保」以後行不通了!他怒批:遲來的正義

大型垃圾、家具怎麼丟?一文搞懂!附全台清潔隊資訊懶人包

台灣阿嬤變曼谷企業家!80歲堅持上班,坦言創業最重要的是「這件事」

健檢報告「滿江紅」別放棄!49歲男狂瘦14公斤變健康就靠2件事

udn討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