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結婚一定要生小孩?常被「催生」壓力超大…心理師建議這樣做

結婚、生小孩的人生才算幸福?黃聖然諮商心理師認為,每個家庭都有其獨特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有些家庭可能選擇不生育或無法生育,但仍可以是一個幸福的家庭。 圖/Shutterstock
結婚、生小孩的人生才算幸福?黃聖然諮商心理師認為,每個家庭都有其獨特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有些家庭可能選擇不生育或無法生育,但仍可以是一個幸福的家庭。 圖/Shutterstock

小明與太太剛進入婚姻 ,本來彼此相處的和樂融洽,但近來只要與親友長輩 接觸時,總會感到無形的壓力,像是被拷問般,問說什麼時候要生小孩、可以抱孫等等,讓太太感到煩躁,甚至認為長輩們給的壓力太大,時常跟小明抱怨,但小明被夾在中間也很兩難,不想要因為生小孩這件事影響到家人彼此的關係。

相信許多人步入婚姻後,都可能面臨到這樣的困擾,那就是生兒育女的打算,即便婚前彼此已經討論好,並已決定生與不生,但這個困擾,更多時候,是來自身邊的親朋好友或長輩,只要回家見到長輩們,總會被問說有沒有生小孩的打算,如果沒有好好處理,長期下來有可能影響到彼此的關係,以及日後的生活。

針對小明與太太的狀況,以及有相似困擾的人,以下有幾個因應方向,可以參考看看:

1.溝通與討論

(1)與伴侶討論:

建議可以與伴侶坐下聊聊,坦誠彼此的感受、想法,以及考慮的因素,最重要的是,讓對方知道您是支持他的,並且尊重他的想法。透過溝通,或能找到一個彼此都可以接受的解決方案,例如暫緩生小孩或是先享受兩人世界等等…。

(2)與長輩們溝通:

長輩們的期待既強烈又直接,與長輩們好好溝通,可以讓他們知道,針對「做人」這件事,你們會好好討論,並有屬於你們自己的節奏,讓他們理解您的想法,減少彼此的誤解和矛盾,而非完全置之不理。

2.設立界限

(1)拒絕外界干擾:

建議可以與伴侶一起討論,如何應對外界或長輩們的影響。有時候長輩的期待,會讓你們感到壓力,但是你們可以試著婉轉拒絕他們的建議,並表達自己的想法,讓他們知道你們有自己的考量和計畫,與伴侶討論口徑一致地回答,能降低受到外界的干擾。

(2)尊重彼此的想法:

不論是你、伴侶或長輩親戚們,在這件事上都有自己的想法與感受,無關對錯,重要的是,能否讓彼此知道考量的部分是什麼,保持尊重的態度,理解對方的期待或想法,避免讓對方感到被責備,同時適切地表達自己的立場。

編輯推薦》「什麼時候結婚?什麼時候生孩子?」父母為子女擔憂,究竟是愛還是為面子? :https://reurl.cc/WNRKaD

3.接納情緒感受

(1)接受自身的情緒:

面對被夾在中間兩難的情況,您可能會感到無法選擇、煩躁與壓力。但請記得,有這些情緒感受是正常的,試著允許自己有這些情緒,接納自己有矛盾與不安,若仍感到情緒強烈已影響生活,可以考慮尋求專業的心理諮商協助,透過心理師,能陪伴你找到調適情緒的方向。

(2)接納長輩的期待:

長輩親戚們對傳宗接代會有期待是很常見的,受到文化影響的情況下,家族的穩定與延續,常會寄託於後人,但這並不表示你必須承擔這些看似「責任」的事情,你有自己的人生與規劃,接納長輩的期待,不代表你要認同或執行,而是理解他們的感受,適時表達自己的想法,並正向婉拒他們的好意,例如:「謝謝你們的建議,相信家裡有子孫會很熱鬧,但我與伴侶有自己的想法與規劃」。

生育這件事不是任何人的「責任」,是夫妻需要共同討論的一個過程,沒有人有權利強迫他人做出生小孩的決定。生育從來不用向他人「交代」,夫妻需要在互相尊重、溝通的基礎上做出最適合自己的決定,而不是受到外界壓力左右。同時,夫妻之間也需要互相支持,共同面對可能出現的困難和挑戰。在處理長輩親戚的期待與壓力時,以同理的態度聆聽,並以正面的方式回應,適切表達自己的立場和想法,方能維持良好的關係與互動。

最後,結婚加上生子 並不一定等同於完整,因為家庭的完整與否,並不能單純地以是否有子女來評斷。每個家庭都有其獨特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有些家庭可能選擇不生育或無法生育,但仍可以是一個幸福的家庭。因此,要建立一個完整的家庭,需要夫妻雙方努力,與良好的溝通和尊重,以及共同找到彼此想要的生活與價值。

本文轉載自《中崙諮商中心》,原文為:婚後還不想生,但一直被長輩催?生育不是義務,每個家都有屬於你們獨特的幸福

│更多精選推薦↓↓↓

【橘世代課程平台】
陪伴您成為有趣而溫暖的大人,過好生命第二階段,量身打造一系列專業課程!
》https://bit.ly/44stv2z

加入橘世代LINE好友,立即掌握橘世代大小事!再即享折扣金50元!
》https://lin.ee/G39vhV9


更多新聞報導

婚姻 長輩 懷孕 生子 家庭關係 親子溝通 親子關係 婆媳關係 夫妻相處

丁菱娟專欄》年輕時只懂拼命,年長後才明白:「用心不用力」是大人的智慧

腸病毒恐延燒至中秋節!相關症狀、如何消毒、預防措施總整理

延伸閱讀

簽署預立醫療還不夠!北市聯醫推廣「團體諮商」凝聚親友共識

失智退化不可逆!重症醫點名「多做14件事」降低45%失智症風險

提早退休、安心養老不是夢!避開「3件事」更快達成財務自由

讓長輩走出戶外很重要 專家:廁所決定距離但這1事要注意

相關文章

朋友不到50歲就孤獨死…單身獨居族必備「5件事」老後從容不寂寞

孩子還小,就擔憂他以後啃老怎麼辦…父母太焦慮全因這1事

看過無數啃老實例 蘇家宏律師用1招調整孩子金錢觀

7成父母怕養出啃老兒!她把孩子當室友「放手不放生」關係更好

有了孩子,夫妻感情變差?心理師授「4方法」回溫,避開婚姻殺手!

40歲是人生重要分水嶺!事業往上衝、健康卻下滑…他做1決定受用20年

熱門文章

今年重陽是大日子!逢天赦日、眾神生日「百無禁忌」 錯過再等36年

3縣市開放「預立環保葬」登記!身後事自己做主 申請方式、流程懶人包

168斷食又運動還是瘦不了!醫指「代謝症候群」是元凶30%成年人有危機

45歲財務自由、提早退休!他靠7件事做到了

udn討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