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間老是吵架起衝突?面對家庭不合,一定要知道4大NG「溝通姿態」!

隨著人生進程,我們將面臨哪些心理課題?成年後,家人間的最適距離該如何拿捏?擁有十年以上專業諮商經驗的心理師,以真實案例解析,陪你理解家人這種病,一起突破相處上的困境。《我們是血脈相連的陌生人》精彩試閱:

家人間老是吵架起衝突?成年後,家人間的最適距離該如何拿捏? 圖/freepik

家人間老是吵架起衝突?成年後,家人間的最適距離該如何拿捏? 圖/freepik

我們依然對關係感到棘手

「真誠的溝通 、不再互相責怪彼此才是解決關係僵局的關鍵。」

深入理解自己想要逃離的心情

我在諮商室遇到四十歲中後的美珍,因為憎恨著父親,所以一直難以和他人建立關係。在失能家庭 中長大的她,不曾感受過家庭內部的支持或認同,導致自尊心 相當低落。因此她經常猶豫該不該說出自己的真實看法,造成在與他人的互動當中,自始至終只停留在表面關係。美珍說,之所以會這樣,全都要怪父親。然而,或許是不知道女兒反感的心情,父親依然要求女兒服從,希望女兒依照他的想法去做。雖然已經有些晚了,但美珍還是希望能盡快脫離父親和家人。

她對不愛自己的父親恨之入骨,也埋怨袖手旁觀的母親和其他家人。在諮商過程中,她試著站在父親的角度,用父親的方式思考與說話。若想戰勝與父母或子女間的衝突,與對方好好相處,換位思考是最快速能得到效果的方法。

像美珍家人那樣,即使成年後組織了獨立的家庭,卻依然過度干涉對方,導致家人之間的界線模糊,並時常發生衝突,我們會將這樣的狀況歸類為「家庭失能」。家庭失能的特徵,在於規範事情可行與否的家庭規則(family rules)缺乏彈性,過於威嚇與僵化。

美珍的父親總是強調這樣的規定:「先讓給哥哥和妹妹,女生不必表現得太好,別想著出人頭地。」

在這種情況下,由於家庭成員之間的互動是封閉的、缺乏交流的、過於冷漠的,又或者是由於家庭成員間的互相影響嚴重,導致個人的獨立性無法獲得保障。

反之,功能健全的家庭能接納每個成員的特性與差異,允許所有人自由、大聲地說出自己的想法和情緒。如此一來,每個人的個性都能受到尊重,並且對自尊心的建立帶來正面影響。然而,對失能家庭來說,是無法接受這些情況的,於是家庭成員對於要遵守還是反抗家庭規則,內心會不斷地產生衝突。同時間,父母的壓迫與指責,也對自尊心的建立造成了負面的影響。家族治療師薩提爾認為,家庭成員之間的溝通方式不僅影響了個人自尊心的建立,也是決定健全家庭或失能家庭的重要因素。

改變以往僵化的溝通習慣

簡單來說,溝通分為「語言溝通」和「非語言溝通」。

在失能家庭的溝通中,代表「語言溝通」的話語,和臉部表情、身體姿勢、肌肉狀態、呼吸、速度、音調高低等「非語言溝通」產生了落差。內在和外在表現同時存在雙重訊息,是失能家庭的溝通特徵。由於無法真誠溝通,導致信任和依賴感難以建立。

尤其當家庭內部壓力增加時,家庭成員就會對自身扮演的角色有所防備,因此在家庭內出現各種不同性格的人。例如,無條件忍讓的人、逃避問題的人,或是責怪他人的人。薩提爾以「討好、指責、超理智、打岔」四種類型,說明破壞家人聯繫感和親密感的溝通姿態。美珍的父親就屬於「指責型」的溝通姿態,而美珍的母親則是「討好型」溝通姿態。

討好型

認為自己毫無價值。

習慣性放棄自己的需求,同意對方的意見,並為此做出讓步與犧牲,在他人眼中幾乎是卑躬屈膝的程度。這是因為他們無法忍受產生衝突或讓對方感到不便,所以總是按照對方的期待行動,努力迎合他人。由於他們相當順從,自我意識薄弱,所以依賴性高,也容易受到傷害。一旦事情出了問題,會認為責任在自己身上,說自己被罵也無所謂。這樣的狀態,已經是過度自我犧牲。所以他們在照顧自己或需要協助時,很難向其他人尋求幫助。

指責型

與討好型正好相反,他們總是無視對方,認為自己的意見才是最好的。

如果對方不肯接受,就會大發脾氣。他們經常認為自己是受害者、犧牲者,並對此感到自卑。於是為了保護自己,選擇指責、貶低或批評他人的價值,由此產生自信。他們獨善其身,喜歡指使他人,較為不近人情。雖然表面上看起來具有攻擊性,但其實內心覺得自己遭受冷落,認定自己是孤獨的失敗者。

超理智型

喜怒不形於色,只專注在絕對合理的情況。

他們對於自己的工作相當細心、注重邏輯、做事有始有終,所以不輕易相信他人。他們總要證明自己是對的,也會引用各種資料和研究結果來解決衝突。實際上,超理智者是內心脆弱、容易受傷的類型,所以才會排除各種情緒,進行以理性和邏輯。

打岔型(不正經)

是從不考慮對方的話語或行為,無法專注在對話上,因而做出不恰當的反應。

打岔型和超理智型完全相反,對有趣或搞笑的事情特別感興趣。打岔者面對壓力時,大多數傾向轉移話題、說出與當下無關的事情,或選擇直接離開現場等逃避的方式。事實上,他們渴望他人的認同,擔心遭到排擠,所以表現出坐立不安、心神不寧的樣子。他們既無法專注在自己的需求上,也無法完全讀懂他人的需求。

《我們是血脈相連的陌生人》。 圖/悅知文化

《我們是血脈相連的陌生人》。 圖/悅知文化

本文摘自《我們是血脈相連的陌生人》,2023/04/24 悅知文化出版

延伸閱讀

照顧子女、孝順父母是天經地義?沒有任何關係的付出是「應該的」

什麼都不要!當年邁父母進入「叛逆期」,子女該何解?

面對外遇,她坦率、大膽且厚臉皮 …為了幸福更是不惜當一位會給人帶來困擾的瘋子

如果今天是餘生?張曼娟:我想在喜歡的地方、想看見在乎的人、想跟自己說謝謝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FB留言
udn討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