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橘煩惱】女兒出嫁、老公驟逝,每次看到遺物就淚流不止卻又捨不得丟...

整理親人遺物前,須先平復情緒。 圖/123RF
整理親人遺物前,須先平復情緒。 圖/123RF

我先生3個月前意外車禍去世了,相伴了30年的時光,心中非常悲痛。2個女兒已出嫁,剩自己一個人,每次在家看到先生的遺物 ,就會睹物思人,淚流不止。朋友建議我慢慢打包先生的遺物,好好整理自己心情,但每次才開始沒多久就一直哭,感覺自己無法振作了,怎麼辦?(台中江太太)

親人過世後,用品不會跟著消失,遺留下來的用品,就成了「遺物」。殯葬達人郭憲鴻表示,消化思念傷痛需花三個月至半年,甚至更久時間,建議處理前先平復情緒,再著手處理遺物。

生死關懷教育推廣協會理事長郭慧娟亦提到,處理遺物最理想狀態是,往生者在生前就預先進行物品斷捨離,不過人生總無常,走得突然或多年臥病在床離開的故事屢見不鮮。此時,家人除了要承受親人離世悲痛,還得面對整理親人遺物的難題。

分類後捐出 事先告知為遺物

郭憲鴻指出,整理遺物的三階段,分別是「分類」、「聚集」、「丟棄或捐贈」。他建議遺物可分成三大類,第一是「可丟物品」,例如藥物、衣褲、鞋子或是貼身衛生用品等等,丟掉也不覺得可惜的東西,都被歸類在「可丟物品」。這類可直接丟進垃圾桶或回收箱。

第二是「可二次利用」的物品,例如書、全新衣服等,丟掉可惜、但以後不會再用到,就歸類在二次利用,捐給社福團體幫助需要的人,或是尋找可信賴的二手物買賣方,將物品賣出去。目前並無特定收遺物的機構,郭憲鴻認為,衣物在捐贈前最好事先告知為遺物,避免機構接受捐贈後有所顧慮。

擁有回憶或價值 可選擇留下

最後是「擁有回憶或價值」的物品,「擁有回憶的物品,是裡面最難處理的類別。」達人直言,將所有最難割捨與往生者有回憶的物品,都歸類在「擁有回憶」內。例如照片、字畫、收藏品等,先將所有想保留的物品集中,接著按照類別置放。照片放入長期保存箱內,親人生前保存的字畫、收藏品等,有價值物品,可選擇出售或持續收藏。

郭慧娟特別提到,「傳統上會把衣物燒掉,但我認為有紀念價值可留下」,她說,衣物有亡故親人在世味道,可持續讓在世親人緬懷思念,剩下衣物則可和家人商量後,送進資源回收桶。

郭慧娟強調,藉由一步步處理遺物的過程,也是再次和所愛之人進行道別,收拾悲痛情緒,面對接下來的長遠人生。

《橘世代》推出特別企畫「橘煩惱信箱 」,蒐集各種橘世代的煩惱,並邀請各領域專家為大家解惑,讓《橘世代》成為您最好的傾聽者。 「橘煩惱信箱」歡迎讀者來信ubrand@udngroup.com.tw

只有愛,沒有遺憾/郭慧娟生死課

你是否想過,如果沒有好好告別,將造成哪些遺憾?

思考死亡,是一件負面、陰暗的事嗎?其實面對死亡,是為了好好活著,找出人生真正重要的人事物。

【橘世代】與台灣死亡咖啡館創辦人、擁有超過10年生死教育經驗的郭慧娟老師合作,推出【郭慧娟生死課】線上課程,教大家如何理性規劃、盤點清單及調整心態,避免不必要的遺憾及花費。

透過計畫有意義的臨終計畫,才能在有生之年好好的過生活。

優惠中!查看課程詳情》https://bit.ly/3zOXDHO
想詢問課程/報名方式> 客服電話:(02)2649-1681轉2

更多新聞報導

橘煩惱信箱 遺物 收納

9月1日最新/住院&陪病規定:可使用家用快篩取代PCR

看電視、打麻將防失智?醫師解答:如有這情況,更要超前部署!

延伸閱讀

9月1日最新/住院&陪病規定:可使用家用快篩取代PCR

吃了傷身、傷腦!健康的毒藥「超加工食品」少吃為妙

中秋連假不塞車攻略!高速公路「地雷地段」一次避開

不只幫助別人也拯救自己!90歲祖母級志工幫外送、陪爺奶

相關文章

即使年紀大了,仍無法釋懷父母的傷害!如何原諒?專家揭修復親情3種樣貌

患重大疾病好痛苦!從震驚到適應:「5步驟」重拾生活意義

比觀落陰更有效?她透過寫信和過世親人交流:感到救贖與療癒

《病主法》6周年!簽署預立醫療僅1%人口:3000元費用成阻礙?

別家女兒好受寵,爸連慶生都不找我…她用1招修復親子關係與內心傷口

單身痛一天,結婚痛一輩子?兩性專家:婚姻裡別把吃苦當成吃補

熱門文章

符合「這些資格」免繳健保費!健保費補助條件、金額 懶人包一次看

驚!菜瓜布「這樣用」才對,使用超過28天竟比馬桶還髒

領到年終獎金別亂花,教你在30天內打造8種被動收入!

沒交存摺提款卡也被利用!律師揭詐騙集團手法:這點千萬別忽略

udn討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