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症 會帶來許多不便,除了每天要按時服藥兩三次,每週或隔週還要去精神科回診。除此之外還要時時注意自己的狀態,以免憂鬱症惡化,例如:疲倦會出現行動遲緩、記憶力衰退等生理機能下降症狀,憂鬱症患者必須仔細分辨這是單純的身體疲倦、憂鬱症,還是藥物副作用引起的反應。除此之外,我們還要面對他人對憂鬱症的反應。
最常見的反應就是「給建議」,我常聽到「無論如何爬起來運動吧!」「聽說培養興趣,會對生活有幫助。」「妳是不是應該多吃些維他命?」我明白他們是出自於關心,但是憂鬱症患者事實上比任何人都知道該怎麼做,只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所以才會是病。每次聽了建議卻無法付諸實行,只會讓我更加挫折,而挫折感無助於病情好轉。
或許人們認為憂鬱症是「心靈感冒」,才會不假思索地給建議吧?其實憂鬱症不是感冒,它不像感冒容易感染、容易痊癒,也不像流鼻水、喉嚨痛能對症下藥。根據憂鬱症的嚴重程度以及患者個人差異,運動、興趣活動、陽光、旅行、工作⋯⋯所帶來的恢復效果也不相同,憂鬱症患者本身也清楚這件事,所以我跟病友們彼此不太給對方建議。
我媽媽就常給我建議。她知道我得憂鬱症後受到很大的打擊,形容像是「椎心刺骨」。我常常提醒她給建議不會帶來幫助,只會讓我更生氣,但她還是會忍不住建議我該怎麼做。媽媽原本好心想幫助我卻適得其反,反而讓我在憂鬱症變嚴重時選擇「跟媽媽保持距離」。
我也不喜歡別人說「妳有憂鬱症?看不出來啊!」這類的話。憂鬱症的外在表現不明顯,就算表現出來,身邊的人通常也察覺不到。我因憂鬱症發作而突然體重下降、眼窩深陷時,並沒有人發現我得憂鬱症,他們只覺得我看起來很累。此外,我是個笑點很低的人,就算我現在還是慢性期憂鬱,看到好笑的東西我一樣會捧腹大笑,因此常有人說我看起來很正常。但誰會故意說自己有憂鬱症呢?反問憂鬱症患者「你真的有憂鬱症?」是最不識相的回應了。
討厭的事還有很多,其中有一類是:「妳明明很棒,怎麼會得憂鬱症呢?」但是我並不是因為不夠好才得憂鬱症的。根據聊天的前後文脈絡,「很棒」可能指的是對方的社交、經濟、文化素養,不可否認當一個人在這些方面有所欠缺時,的確可能得憂鬱症,但也有為數不少的人即使人際關係良好、不愁吃穿,卻還是得了憂鬱症。
「你不像是憂鬱症啊!」「你明明很好,怎麼會得憂鬱症呢?」不是出自於安慰嗎?對憂鬱症患者來說根本不是安慰,反而是在強化憂鬱症的刻板印象,讓患者覺得彷彿該做什麼才能證明自己得了憂鬱症。並不是某種特質的人才會得憂鬱症,這個世界上有形形色色的憂鬱症患者,說不定符合社會刻板印象的才是少數呢!
那麼憂鬱症患者希望別人怎麼對他呢?其實不做特別的反應反而讓我更自在。像我爸爸和兩個妹妹對我的態度,就沒有因為我得了憂鬱症而改變,他們的情緒也不受我的情緒影響,所以我可以很自在地跟他們傾訴。每當爸爸看我陷入憂鬱,就會對我說:「憂鬱症會這樣很正常。」即使他不是醫師,而且還是因為我才開始了解憂鬱症。
兩個妹妹只要看我成天躺在床上就會輪流來房間找我,推開我的房門說:「妳一整天都在家?真夠宅!」「妳最近有好好吃藥嗎?」「妳還沒吃晚餐嗎?一起吃吧!」然後再回到各自的房間去。我想自殺時,妹妹們還會開玩笑說:「那妳自殺之前先用妳的信用卡幫我買一輛賓士。」把我逗笑。
比起過度「替我著想」,我反而更寧願別人不把我的病當一回事。太過在意我的憂鬱症而成天跟我聊不如意的事,或者害怕觸犯禁忌,連個「憂」字都不敢提、把我所有的行為都過度解釋成憂鬱症所致,這些方式反而令我不舒服,想要遠離對方。憂鬱症並不是禁忌,也不是非得走憂鬱路線,我也喜歡聊一些開心、好笑的事。
要是真的擔心病人,不妨單刀直入地使用憂鬱症、精神科、藥物、諮商等字眼。在面對自殺問題也是一樣的道理,與其迂迴地問,專家建議開門見山地說:「你有過自殺念頭嗎?」就像月經以前都被叫成「那個來」,把憂鬱症迂迴地比喻成「心靈感冒」反而讓精神病變得更隱晦、更難以啟齒。
本文摘自《我的疾病代碼是F:從不知所措到坦然面對,與憂鬱、焦慮、輕微強迫症共處的真實故事》,聯經2021/11/04出版。
udn討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