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裝慘討拍」有效?小心6個負面效應

自憐自艾,百害無益,不僅會衍生新的問題,還會產生嚴重的後果。 圖/freepik
自憐自艾,百害無益,不僅會衍生新的問題,還會產生嚴重的後果。 圖/freepik

作者二十三歲時,一夜之間失去了母親;三年後,她的丈夫也因心臟病發猝死。在亡夫冥誕那天,她相約婆婆一起去高空跳傘,而不是拿著一盒衛生紙躱在家裡哭泣。Morin以自己重新振作的心路歷程,以及心理治療師與執業臨床社工的經驗,分享她自己驗證可行的心智強化法。《告別玻璃心的十三件事》書摘試閱:

《告別玻璃心的十三件事 (玻璃心.斷捨離 暢銷紀念版)》 圖/網路與書出版社
《告別玻璃心的十三件事 (玻璃心.斷捨離 暢銷紀念版)》 圖/網路與書出版社

自憐自艾讓人老是覺得「我受到虧欠」,感恩則讓人覺得「我得到的比應得的還多」。

為什麼我們會自憐?既然自憐有害,為什麼我們還那樣做?為什麼有時我們那麼容易陷入自怨自艾,甚至覺得怨嘆還頗能自我安慰?憐憫是傑克父母的防禦機制,目的是為了避免兒子和他們自己以後遭遇更多的傷害(傑克的校車交通事故)。他們把焦點放在他再也無法從事的事情上,以免他面對可能遇到的問題。

可想而知,他們比以前更擔心傑克的安危,不希望他離開視線,也擔心他看到校車時的情緒反應。這種對傑克的過度憐憫,遲早會導致傑克開始自憐自艾。

自憐自艾是很容易掉入的陷阱。只要你開始為自己難過,就會延緩面對恐懼的時間,閃避個人的行為責任,那是一種拖延戰術。誇大自己的狀況有多慘,讓你有充分的理由不採取行動加以改善或前進。

很多人常以自憐自艾的方式博取關注,這種「討拍」的伎倆可能獲得他人和善的安慰 (至少一開始有效)。對害怕遭到拒絕的人來說,裝慘討拍可能是尋求協助的間接方法。

可惜的是,同病相憐的人喜歡聚在一起取暖,有時自憐自艾變成了比慘大會,彷彿誰把自己的創痛講得最慘,誰就贏了。自憐自艾也可能變成逃避責任的理由。你告訴老闆,你的日子有多苦,可能是希望老闆別對你要求太多。

有時自憐自艾會變成一種反抗的行為,彷彿我們只要態度堅定,死不退讓,說服外界我們理當獲得更好的待遇,外界就會改變似的。但世界不是那樣運作的,不會有任何人或更大的力量因為你的反抗,就前來搭救,以確定你受到公平的對待。

自憐自艾的問題所在

自憐自艾,百害無益,不僅會衍生新的問題,還會產生嚴重的後果。傑克的父母沒慶幸傑克大難不死,而是擔心那起意外事故奪走了什麼,結果反而讓那個事故奪走了更多的東西。

這不表示他們不關愛孩子,那些行為都是源自於他們想要保護孩子的安全。但是,他們愈是憐憫傑克,反而讓他的心情更加負面。

沉溺於自怨自艾,會以下面的方式阻礙我們過充實的生活:

那是在浪費時間。自怨自艾很傷心神,對現況的改變也毫無助益。即使你無法解決問題,你還是可以選擇正面因應人生的阻礙,怨嘆並無法幫你解決問題。

引發更多負面情緒。一旦陷入自憐自艾,就會引發更多負面情緒,令人憤怒、怨恨、孤寂,以及其他讓人更加消極的感受。

可能弄假成真。自怨自艾久了,日子可能愈過愈悲傷。當你覺得自己很可憐時,你不太可能盡力而為,於是你遇到的問題和挫敗也愈來愈多,更加深了自我憐憫的感覺。

阻止你因應其他情緒。自憐自艾會阻止你因應悲傷、憤怒等情緒,阻礙你療癒與前進的進度,因為你老是在想本來事情應該怎樣,而不是接納木已成舟。

使你忽略生命中的美好。如果一天裡面發生五件好事,一件壞事,自憐自艾會讓你只注意到負面的事。當你覺得自己很可憐時,也錯過了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有礙人際關係。受害的心態並不討喜,抱怨的日子久了,很容易惹人厭煩,沒有人會說:「我喜歡她,是因為她老是覺得自己很可憐。」

抱怨的日子久了,很容易惹人厭煩,沒有人會說:「我喜歡她,是因為她老是覺得自己很可...
抱怨的日子久了,很容易惹人厭煩,沒有人會說:「我喜歡她,是因為她老是覺得自己很可憐。」 圖/freepik

停止自怨自艾

培養心智堅強需要三管齊下,為了減少自憐的感受,你需要戒除可憐的行為,阻止自己陷入哀嘆的情緒。

對傑克來說,那表示他不該一直待在家裡看電視和玩電動玩具,他需要跟同齡的孩子相處,恢復一些他還能參與的活動,例如上學。他的父母也改變了想法,開始把傑克視為大難不死的生還者,而不是受害者。一旦改變了看待兒子和意外事故的方式,就能以感恩的心態取代自憐的心態。

你不試著往正確的方向跨出,永遠只能待在原地。

本文摘自《告別玻璃心的十三件事 (玻璃心.斷捨離 暢銷紀念版)》,由網路與書出版社 2021/05/27 出版

更多新聞報導

自我成長 社交生活 心理健康 親友關係 情緒勒索

總是半夜跑廁所?50+頻尿、夜尿,恐是攝護腺出問題!

想成為大方的好人,並不需要處處迎合每個人

延伸閱讀

等待疫情過去 最想去兩個景點

防理專不當銷售 3招自保

遠離疫情焦慮/8本經典書 跟著大腦去旅行

你夠健康嗎?買保險前先留意兩大風險

相關文章

尪外遇嫌妻「CP值不高還跟我要錢」她覺悟:這段婚姻只剩犧牲,離婚吧!

別相信!TikTok百大「心理健康短片」竟有52支是錯的,專家:恐造成二次傷害

當志工不只服務別人,還能累積人生智慧!她拉家人一起做慈善:感情更緊密

小三嗆元配「米蟲又無能」律師一句話讓她氣到無力反駁:笑著吵架更厲害

被照顧壓力拖垮!豐原退休師顧生病兒與幼孫太累…留遺言:對不起,先帶走孫子

我兒是吊車尾,但我從不罵他!資深爸媽揭「3大心法」:這樣養孩子變有自信

熱門文章

癌細胞的最愛!「1類飲料」喝多:2種癌症等著你

桃園機場免費隱藏設施解密:候機不無聊,還能洗澡、按摩、健身、看電影!

不抽菸為何得肺癌?全世界僅台灣有「1致命突變」醫直指背後原因

長照3.0明年上路!9月新增「4項服務」:外籍看護、交通接送...一次看

udn討論區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