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刮痧顏色越深越有效?恐傷皮膚!中醫授刮痧「5要點」刮到「出痧」即可!

刮痧要善用刮痧板、陶瓷湯匙等工具,千萬不要用鐵湯匙、錢幣,容易破皮受傷。 圖/123RF
刮痧要善用刮痧板、陶瓷湯匙等工具,千萬不要用鐵湯匙、錢幣,容易破皮受傷。 圖/123RF

刮痧 可刺激血液循環,改善身體散熱

• 控制力道,避免破壞皮膚表面微血管

• 選擇多肉部位,不會傷到骨骼和關節

炎炎夏日,高溫讓人容易出現煩躁、昏沉、胸悶、頭痛、惡心等症狀,若不及時降溫,可能有熱衰竭 中暑 危險。若有上述症狀時,不妨可以刮痧減輕症狀,應善用器具刮拭肩頸、背部,由上而下輕輕刮出「痧點」,當出現紅紫色瘀點,代表血液循環獲得改善。

並非顏色愈深愈好 小心傷到微血管

刮痧是一種傳統的中醫 療法,對皮膚進行刮擦,可刺激血液循環,進而改善身體的散熱效率。不過,民眾常有迷思,以為刮痧出現紅紅紫紫、甚至黑色的瘀斑才有效果?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林舜穀說,刮痧出現類似瘀血斑點,是血液從微血管流出並浸潤到周圍組織的現象,只要刮出微紅色或淡紫色的「出痧」即可。

很多人以為黑紫色的痧點代表排出毒素、經絡有瘀滯,常導致下手過重,其實刮得又黑又紫反而傷害皮膚,造成皮肉損傷疼痛。林舜穀強調,刮痧一定要適度,施力過猛或追求大量的出痧,會破壞皮膚表面的微血管,當血液在皮膚表面凝固,形成血塊阻礙血液的流動,會使散熱效率變差。

刮痧要善用刮痧板、陶瓷湯匙等工具,千萬不要用鐵湯匙、錢幣,容易破皮受傷;刮痧前可塗些乳液、嬰兒油,減少摩擦力。

刮痧注意事項。 圖/聯合報提供
刮痧注意事項。 圖/聯合報提供

選對位置下手 肌肉豐厚部位循環佳

刮痧也要選對位置,才不會傷到骨骼和關節。林舜穀說,肩頸、背部、手臂、下肢等是肌肉豐厚部位,血液循環較旺盛,適合刮痧,包括背部的闊背肌和斜方肌、手臂的三角肌和二頭肌、腳部的股二頭肌與闊筋膜張肌等。

適合刮痧的肌肉部位

闊背肌:

背部最大的肌肉群,起始於下背的脊柱和骨盆區,延伸至上方並附著在上臂骨的下部。

斜方肌:

分上斜方肌、中斜方肌和下斜方肌,肌群位於背部上方,從頸部下方延伸至肩膀,主要參與肩膀和頸部的動作。

三角肌:

位於肩膀,肌肉的基底附著在肩膀骨上,頂端附著在上臂骨上,負責手臂舉高和外展的動作。

二頭肌:

位於上臂的前側,從肩部延伸到肘部,當手臂彎曲、彎舉時,主要就是二頭肌在運作。

股二頭肌:

位於大腿的後側,由臀部延伸至膝蓋後面,蹲下和站立時主要使用的肌肉之一。

闊筋膜張肌:

位於大腿的外側,從大腿外側延伸到腳踝外側;當移動腳踝或足部時,主要就是闊筋膜張肌在活動。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林舜穀。 圖/WaCare遠距健康提供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林舜穀。 圖/WaCare遠距健康提供

【橘世代課程】
陪伴您成為有趣而溫暖的大人》https://bit.ly/44stv2z

更多新聞報導

刮痧 中醫 熱衰竭 中暑

不用工作才能勤快煮飯?兩子職業婦女打臉!授「3生財法寶」,每餐只花15分鐘,在家也能輕鬆煮

半夜尿完又憋不住?中老危機來臨:半夜「尿2次」恐患夜尿症!

延伸閱讀

夏天吃涼麵、生菜開開胃,反越吃越胖又水腫,營養師:搶救水腫「這樣做」!

人參大不同!人參怎麼吃?中醫:吃參補氣「3藥膳」最補!

何謂慢性疲勞?怎麼睡都睡不飽「你,累了嗎?」!中醫授「4步驟」緩解

熱潮紅是什麼?盜汗、心悸...更年期何時才結束?中醫授「2茶膳」緩解

相關文章

新型腸病毒比你想的可怕!「伊科病毒」已致嬰兒2死1重症,症狀一次看

常頭痛是警訊!「癌王」肺癌容易轉移,5部位不適速就醫

不是中邪!68歲信徒遶境昏厥,醫揭:遶境「這樣吃」避免體力差昏倒

膽固醇降不下來?醫曝「2成分」保健品:沒效恐傷身

清明氣候多變!外出掃墓必備4招養生,「連假吃太多」改喝1粥品解膩

瘦瘦針容易復胖!醫推「瘦瘦菜」啟動身體代謝,還能抗癌護眼

熱門文章

退休想住養生村?2025全台17大養生村費用、房型比較一次看(含表格)

常頭痛是警訊!「癌王」肺癌容易轉移,5部位不適速就醫

你家的鍋子=細菌培養皿?不鏽鋼鍋清潔3招必學,遇1狀況快扔掉

90%的人都做錯!浴室濕氣重「開窗or開換氣扇」,專家建議這樣做

udn討論區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