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立秋養生指南|吃補建立好習慣:「吃黏液食物+1習慣」補氣又養肺!

圖/馬光醫療網
圖/馬光醫療網

一年的二十四的節氣是根據古人的經驗累積、歸納下來的。我們人類身為這個大自然中的一分子,其實深受天氣變化影響,所以了解節氣走到哪裡,不僅只是意識到時序變化而已,更可以根據節氣來調整自己生活的步調,健康快樂的過好每一天!

季節交替最容易引起人體各處的不舒服,即便是生活在亞熱帶/熱帶氣候的台灣,夏天要交替到秋天時仍然要好好照顧自己,以下要教大家幾個秋天養生 指南!

1.立秋 開始,晝夜溫差開始變大

因為地球公轉的關係,白天漸漸縮短,晝夜溫差變大,如果抵抗力較弱的話往往會因為體溫調節失衡而引發感冒

日常的衣著要開始有洋蔥式的穿法,保護頭頸部尤其重要,因為頸部有許多「風邪」入侵的穴道---風池穴、風府穴,這時候機車族們建議備一件薄的連帽外套,在騎機車時把頸部保護起來,避免讓風邪有機可趁!平時也可以多按摩風池穴、風府穴、大椎穴,洗澡前後多用熱毛巾熱敷,能預防流行性感冒。

2.仍有秋老虎-夏天的餘熱

相信大家對秋老虎的這個名詞都不陌生吧!秋老虎指的就是即便氣候開始轉變,秋天仍挾帶著夏天的熱氣,時不時會熱到讓人受不了,於是上述的洋蔥式穿搭就顯得特別重要。此外,也可以趁機把握三伏貼 的最後一個末伏天,補足身體的陽氣,活力滿滿地面對冬天的到來。

3.秋燥補肺

秋天的關鍵字就是「燥」,而在中醫 裡也把氣候乾燥比喻成一種邪氣-「燥邪」(其他分別是風、寒、暑、濕、火,總共六種邪氣,統稱為六淫)。而燥邪最容易侵犯的就是我們嬌嫩的肺臟了!

確診新冠肺炎 後也會讓肺部的力量減弱,就更容易受到燥邪的侵害。所以舉凡是口乾咽痛、鼻黏膜乾燥、皮膚乾癢、容易喘、乾咳等等都是在秋天可能出現的不舒服。

A. 食補多吃色白、有黏液的食物

白木耳、蓮藕、水梨都很適合,但要注意太甜也容易生痰,所以要適量。燉湯時也可以酌量添加麥門冬、玉竹、沙蔘、黨蔘等藥材,補肺氣又潤肺。

B. 早睡早起

古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秋天時日照時間漸漸縮短,為了要提早適應冬天的生活,晚上可以開始習慣早點上床就寢。早晨的氣溫不如夏天燠熱、也還沒到冬天的冷冽,早起來舒展筋骨、大口呼吸,養足肺活量正是好時機!

現代人的生活繁忙又緊湊,的確很難像古人那樣有相對「慢活」的作息規律,不過呼應開頭提到:我們都是大自然中的一份子,這個「天人合一」的概念,即便是到現代也無法改變天氣、自然對人體的影響。不妨這個秋天就讓自己反璞歸真、放慢腳步好好的養生、養心吧!

圖/馬光醫療網
圖/馬光醫療網

【橘世代課程】
陪伴您成為有趣而溫暖的大人》https://bit.ly/44stv2z

更多新聞報導

養生 立秋 感冒 三伏貼 新冠肺炎 中醫

馬光醫療網

馬光醫療網深耕台灣30餘年,全台共有16家中醫診所。堅持良醫、良藥、良善服務;不僅提供醫療照護,更傳遞真摯與恰到好處的溫暖服務。肩負著守護人們身心健康的重要使命,不只越做越好,而要做到最好!

2023流行「三大減重法」|減肥卡關、越減越復胖,「循序漸進」減重是關鍵!

家中「被忽略的孩子」往往被留下照顧父母晚年!洩心聲:為何不是最受寵的來照顧...

延伸閱讀

高爾夫課最好禮 父親節揮桿同歡

熟齡芭蕾初體驗 蘭萱驚喜「氣場變強大」

節氣立秋習俗、禁忌一次看!「這事」別做傷運勢 4生肖迎接好運

上班久坐膏肓痛!中醫授調整姿勢「3動作+2穴位」,找回背肌力量!

相關文章

2025新冠病毒大變身!只看發燒喉嚨痛不準?最新5症狀、預防方式曝光

注意!「這樣炒菜」恐致癌!多做1動作:全家安心吃

成人健檢和老人健檢差在哪?醫提醒「不是做越多越好」嘆1迷思很多人誤會

拜登罹攝護腺癌「轉移至骨骼」醫揭1恐怖因素:對攝護腺是雙重威脅

針灸減重有效嗎?按壓5穴位控制食慾、助消化,加碼中醫防復胖秘訣

頭腦常常卡關?補充「8食物+4運動」保持大腦年輕有活力

熱門文章

有福了!9縣市打「帶狀皰疹疫苗」有補助or免費:預約、申請懶人包

冷氣不涼、有異味?師傅教你「DIY冷氣清洗」4步驟 省錢又省時

小三扶正遭報應式出軌!丈夫外遇冷回「你當初也是這樣」讓她心碎離婚

狠甩10%體脂肪!47歲男在家靠2動作練出冰塊腹肌、告別脂肪肝

udn討論區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