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高血壓、糖尿病也會影響聽力?嚴重恐導致失智症?醫建議保持「好習慣」建立好聽力!

聽音樂建議音量不要超過60%,每60分鐘最好休息一下。 圖/123RF
聽音樂建議音量不要超過60%,每60分鐘最好休息一下。 圖/123RF

聽覺幫助我們日常生活大小事,走在馬路上須透過耳朵「聽聲辨位」,若沒有好好保養聽力 ,不僅失去與社會連結能力,也可能增加罹患失智症 風險。台大醫院耳鼻喉部主治醫師劉殿楨表示,保護聽力除了要遠離噪音 外,耳內的血液循環也會受到高血壓、糖尿病等共病影響,導致聽力下降,尤其重度聽損 的失智風險增加5倍。

聽損若置之不理,會加速大腦萎縮,或產生大腦的病理性變化,例如大腦白質病變。研究發現,失智症風險與聽損程度成正比增加,輕度聽損增加1倍、中度增3倍,若嚴重聽損,失智風險增加5倍;2020年刺胳針醫學期刊一項研究也顯示,失智症的12大風險因子中,聽力受損是第一大風險因子。

劉殿楨指出,65歲以上長者會因為聽覺毛細胞老化,每3人就有1人可能有聽損狀況,生活中除了有漏接電話、社交困難外,還可能因為聽不到交通號誌聲、警示聲等而有較高的危險。

「平常聽音樂時,音量不要超過60%。」劉殿楨建議,民眾使用3C產品時,如果最大音量是10,平常就不宜設定超過6,並且每60分鐘最好休息一下,如果要更謹慎保養耳朵聽力,則應該每30分鐘休息一次,卡拉OK、夜店等高噪音的地方盡量避免前往。

劉殿楨指出,耳朵內有很細的「內耳動脈」,因此全身性的血管疾病,像是糖尿病、高血壓、腎臟病、心臟病都要妥善控制,有相關疾病的病患平均聽力都弱於一般人;抗氧化 飲食、地中海飲食 在動物試驗中都有正向成果,不過人體方面還有待更多研究證實。

高噪音的職場也會影響聽力。劉殿楨說,研究證實機場地勤人員的聽力確實都比空勤人員還要差,因為長期接觸高噪音,已是職業傷害,雖有法規規定,勞工不得在超過85分貝的工作環境超過8小時,並且環境每增加3分貝,時間要更短;若是長時間講電話的客服人員,電話音量不至於誇張到超過85分貝,人講話聲音也有起伏,不像機器是持續大分貝噪音,「噪音暴露」仍是最大的聽力殺手,不可不慎。

【力增飲】 橘世代試用大隊|招募中

糖尿病是現代社會中常見的健康問題之一,每10人可能就有1人有高血糖問題。
而在飲食方面更是需要忌口、不能隨意亂吃,才能做好健康管理!

「力增糖尿病配方」一款專為糖尿病患打造的補充營養品
用豐富營養取代不適當的食物,讓飲食更健康,也不用擔心會攝取過多熱量。

!直接送到家!立即索取➔https://pse.is/6753410

更多新聞報導

失智症 聽力 噪音 聽損 地中海飲食 抗氧化

過敏、氣喘常發作?中醫師:把握「冬病夏治」三伏貼治療改善好體質

為什麼長輩愛「囤積」?不捨?怕浪費?原來一切都出自於「匱乏焦慮」!

延伸閱讀

失智症不可逆預防要趁早!銀杏、魚油、B群還不夠,補充「它」最有效

失智家人總問離世多年的親友在哪裡...該說真話嗎?照顧失智者7大困擾與技巧一次看

失眠該吃安眠藥嗎?愈吃愈失智?養成「這些」習慣成關鍵!

讓林志玲淚崩的病症!「失智症前兆」10行為提早發現

相關文章

天氣冷!每44分鐘就有1人死於腦中風:「6種人」要小心

過年團圓拜年見親戚,當心新冠流感化威脅!多按2穴道提升免疫力

使用吹風機、暖暖包取暖要注意!分心滑手機竟造成私密處「王字型」燙傷

5症狀是天冷猝死前兆!醫授正確方法保護心血管健康,三高族必收藏

腸道健康不迷路!益生菌的2大益處不可忽略

瘀青怎麼辦?冰敷或熱敷、要揉開嗎?醫授正確做法不留疤!

熱門文章

符合「這些資格」免繳健保費!健保費補助條件、金額 懶人包一次看

20年不上班,資產竟然變多?他靠「買後不理」提早退休:還賺到健康

春節長假遇上病毒潮!醫建議備有「5類藥品」:假期安心無憂

養生村住不下去!退休教授夫婦試住一個月竟逃回家…高齡友善宅怎麼找?

udn討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