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長期服用保健食品有益健康?醫師建議:評估健康需求再決定

顏宗海認為,民眾應依照保健食品包裝的標示來服用,勿自行決定服用劑量,以免產生不良反應。 圖/江羚瑜拍攝
顏宗海認為,民眾應依照保健食品包裝的標示來服用,勿自行決定服用劑量,以免產生不良反應。 圖/江羚瑜拍攝

市售保健食品 百百種,究竟與「健康食品」有何異同?面對令人眼花瞭亂的諸多種類,熟齡長者究竟應如何選擇,才能達到保養身體的效果呢?林口長庚醫院腎臟科教授暨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表示,最簡易的辨識方法即是:是否取得衛福部食藥署 核可的「小綠人」標章,若有取得,即可歸類為健康食品,否則皆歸類為保健食品。不過,他建議長者最好仔細評估實際的健康情形後,再決定是否吃保健品,才會對身體較有益處。

顏宗海建議民眾先評估自身健康,依實際需求來決定,是否服用保健食品較佳。 圖/江羚...
顏宗海建議民眾先評估自身健康,依實際需求來決定,是否服用保健食品較佳。 圖/江羚瑜拍攝

保健食品是食品非藥品

根據美國食藥署FDA對「保健食品」的定義,包括像維他命C、B、D,鈣片、礦物質、鐵、鎂……等營養素,或像咖啡因、薑黃粉……等植物萃取物,胺基酸、益生菌等,一律視為「食品」而非「藥品」,不像台灣食藥署會給予健康食品「小綠人」標章做認證,同時對於健康食品的內容物的成份、一天攝取多少份量業者均須清楚標示,民眾也應依照包裝上的份量標示來服用才會吃得安心。

多數長者因身體隨著年紀漸長而出現慢性病,需長期服用醫師開立的處方籤藥物,有些人怕藥物的營養素不足,額外添購保健食品來補充身體所需的養份。顏宗海強調,為避免所購買的保健食品的成份和醫生所開立的處方籤藥物成份出現交互作用,最好在看診時和醫師確認清楚,以免同時把兩者吃下肚後,反而造成藥物不良反應。

保健食品吃錯更傷身

顏宗海舉例,有些糖尿病患者不去看醫生、也不服用降血糖的藥,卻自行服用保健食品來試圖「調整血糖」,其實是本末倒置。保健食品不能取代藥品,不能宣稱有療效,正確的作法應是患者前往醫療診所看診時,並主動詢問醫師,除了所開立的處方藥物外,是否適合添加額外的保健食品,也須主動告知醫師,目前正服用的保健食品,才能避免保健食品和藥品之間產生的交互作用,對健康才是真正加分。

很多民眾會長期服用保健食品來養生 ,如維他命、魚油、鈣片……等,這是否對人體可能造成危害或副作用 呢?顏宗海指出,民眾若是按照保健食品的外包裝之建議量來服用,通常不會有太大的健康疑慮;除了保健食品和處方籤藥物的成份,恐在體內產生交互作用外,服用過量或不同廠牌都有可能對體內造成危害。若發現身體有異樣,建議先停止服用保健食品,並立即去醫院看診。

此外,顏宗海也特別提醒,目前已知經由健康的飲食控制及不抽煙不喝酒,可降低約70%的癌症及慢性疾病發生率。最後,顏宗海建議,若遵守下列飲食原則,想常保健康一點都不難!

一、適當的熱量及蛋白質攝取,有助於癌症、心臟血管疾病的預防。
二、經由攝取足夠的蔬菜水果,補充葉酸、纖維素、維生素及抗氧化物,有助於預防癌症、心臟血管疾病的發生。
三、少吃醃漬類加工食品。
四、少用高溫烹調改以清蒸或水煮的健康烹飪方式。
五、烹調時須少油、少鹽及少糖。

更多新聞報導

保健食品 養生 食藥署 副作用 健康飲食

血型決定中風風險?如何避免?高風險族群必知預防方法!

眼睛保健不是補充葉黃素就好!4大護眼關鍵成分、保健品挑選方式一次看

延伸閱讀

大部分的人煮完飯都少一動作!記下來,有效遠離瓦斯致癌物!

不只水喝太少會傷腎!避開「10大生活壞習慣」有效遠離腎衰竭風險

面對更年期容易頭暈、盜汗、腰酸背痛!尤其大部分女性對「這一症狀」最有感

打破老後性愛迷思!活到老「愛」到老,幸福同時更有益身心健康

相關文章

定期追蹤甲狀腺結節,卻因「做錯1件事」確診甲狀腺癌!內分泌醫解答

口香糖竟能護腦、助排便!醫提醒:這1種千萬別吃錯

嘴唇長小水泡痛爆!唇皰疹不建議吃藥更不能擠破?這樣預防最有效

怎麼減都沒效?中年發福全因「脂肪在吵架」醫曝最新減重趨勢

不痛不癢卻奪命!那年6,791人死於這種癌:等到有症狀就晚了

每年40萬人腦中風,為何預後狀況差很多?醫指3大原因

熱門文章

怎麼減都沒效?中年發福全因「脂肪在吵架」醫曝最新減重趨勢

常頭痛是警訊!「癌王」肺癌容易轉移,5部位不適速就醫

這樣睡超傷身!「睡錯姿勢」當心傷脊椎、得青光眼

90%的人都做錯!浴室濕氣重「開窗or開換氣扇」,專家建議這樣做

udn討論區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