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輕忽「脂肪肝」最終變「肝癌」!三招教你遠離脂肪肝

肝癌兩成與脂肪肝有關。
 圖/123RF
肝癌兩成與脂肪肝有關。 圖/123RF

●肥胖、高血脂、過度飲酒、糖尿病控制不良,易形成脂肪肝
●肝機能異常或脂肪沉積,應體重控制、飲食調整
●脂肪肝發生年齡不拘,成人或小孩皆可能出現

肝癌 是國人十大死因第二位,八成機率是B、C型肝炎引起,其他兩成是與脂肪肝有關。醫師呼籲,脂肪肝除了糖尿病、高血脂等疾病因素,更多與肥胖有關,民眾應做好控制體重、均衡飲食、規律運動,遠離脂肪肝的危害。

十大癌症發生率 肝癌第四位

衛福部109年死因統計,有1萬1737人死於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在國人十大死因排行中,慢性肝病、肝硬化位居第十位,死亡人數為3964人;肝癌則是十大癌症死因排行第二位,死亡人數為7773人。108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肝癌是國人十大癌症發生率排行第四位,共有1萬1272人發生。

國家衛生研究院研究指出,台灣非B、C型肝炎引起的肝癌,風險因子包含脂肪肝、糖尿病與三酸甘油脂過高。衛福部肝癌及肝炎防治會委員、高雄長庚副院長盧勝男表示,除了喝酒可能導致酒精性脂肪肝外,近年民眾更應關注非酒精性脂肪肝對健康的威脅。

過度沉積脂肪 如「肝包油」

盧勝男指出,脂肪肝是指脂肪沉積在肝臟內,宛如製作鵝肝醬時,用管子直通鵝喉嚨,將食物塞進鵝的肝臟,讓油脂、澱粉持續堆積在肝臟中形成脂肪,養出的鵝肝比一般鵝肝大三至五倍。相對來說,人體內若過度沉積脂肪,也會囤積在肝臟中,形成「肝包油」的脂肪肝。

脂肪肝的形成主要與肥胖有關,更是三高的危害之一。衛福部國健署表示,造成脂肪肝原因,包括肥胖、高血脂、過度飲酒、糖尿病控制不良等,因為脂肪肝沒有症狀,讓人難以察覺。

盧勝男表示,脂肪沉積在肝臟中會引起發炎反應,漸漸形成脂肪肝炎,若多次發炎、結痂,可能導致肝纖維化、肝硬化,且不斷發炎下,恐進展成為肝癌。

喝酒、代謝疾病 也會肝硬化

非B、C型肝炎引起的肝癌中,除了脂肪肝外,盧勝男舉例,像喝酒、代謝性疾病或已消失病毒的B型肝炎患者,也可能導致肝硬化。另外,極少數患者是化學毒物導致肝臟受損,進而引起肝硬化。

脂肪肝發生年齡不拘,成人或小孩皆可能出現。盧勝男說,過去一項針對國中生的體重調查,找出了校內幾位「小胖子」,並邀請孩子的家長到校,欲給予健康相關衛教,結果一看到家長「爸媽比小孩還胖」,老師差點沒暈倒。

3招遠離脂肪肝 
 製表/許政榆、資料來源/盧勝男、國健署、
3招遠離脂肪肝 製表/許政榆、資料來源/盧勝男、國健署、

從小脂肪肝 長大易「壞肝」

盧勝男提醒,不論肝硬化還是肝癌,病程發展多半十幾年,但如果年輕人或小孩很早就有脂肪肝,培養「壞肝」機會愈大,更早暴露於疾病風險,恐導致後續併發症提前報到。

盧勝男呼籲,肝纖維化輕微程度下,還有機會「逆轉」,但嚴重肝纖維化,就很難恢復正常功能。建議肝機能異常或脂肪沉積時,應盡早做體重控制、飲食調整;糖尿病、高血脂患者則須透過藥物控制,且改變生活型態,才能遠離脂肪肝。

更多新聞報導

保健 許政榆 脂肪肝 肝癌 新陳代謝

健康檢查除了「紅字」以外,你還需要看懂的數值!

牙周病「雷射治療」較不痛?醫:僅「輔助」傳統治療

延伸閱讀

如何不顯老?70歲林靜芸醫師公開「無齡」保養4大關鍵

三高標準表一次看「血脂過高」最難察覺!

高血糖傷血管 悄悄侵蝕腸胃道

腦中風、心肌梗塞...都與「血糖」控制有關係!

相關文章

按掉鬧鐘補眠會更累!「再睡5分鐘」還是好累…學會5方法不賴床精神好

「肝臟刺客」黃麴毒素不只藏在食物裡!家中4大來源揪出一級致癌物

身體瘦弱肚子超大,搭公車都被讓座!40歲女「重度腹直肌分離」4種人超危險

MBTI輸了?9種人格看出壽命長短差異!E人I人「短命」關鍵曝光

登革熱疫情升溫!疾管署授「防蚊4重點」避免感染

醫引進掃描儀「來體驗一下」竟揪出甲狀腺癌!治療15年有感:癌症不可怕,只怕太晚發現

熱門文章

蟑螂多到殺不完?快動手做「天然毒餌」:蟑螂吃了死光光

退休後有錢有閒一定會快樂?他參加同學會卻留下內心疙瘩:朋友圈真的很重要

別再把冰箱當儲藏室!「這4樣」調味料不能放冰箱:你一定也做過

90%人不知!「3類食物」二次加熱超毒=吃下滿滿致癌物

udn討論區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