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泡湯季到了!三類型人不建議泡湯

天氣轉冷,開始感到絲絲涼意,這也代表泡湯季節來臨。 圖/本報資料照片
天氣轉冷,開始感到絲絲涼意,這也代表泡湯季節來臨。 圖/本報資料照片

天氣轉涼,泡湯 季節來臨。台灣因為地質的關係,有得天獨厚的溫泉 資源,觀光局也推出溫泉美食嘉年華,串聯了全台17處溫泉勝地,舉辦許多特色溫泉及美食活動。但醫師提醒,體表有傷口、靜脈曲張及血管疾病的民眾,應先衡量狀況。

台安醫院皮膚科主任曾德朋表示,溫泉依據不同泉質,確實對皮膚有不同功效。他舉例,硫磺泉有助殺菌,能抗菌、去垢;碳酸氫鹽泉可能含鋅、鐵等礦物質,可以讓皮膚生成的保護屏障更加穩定,協助皮膚修護。曾德朋表示,溫泉促進血液循環,讓毛孔擴張,可加速代謝皮膚的老廢角質和尿素。

有些人認為,泡湯增進血液循環,改善靜脈曲張,但振興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黃建龍提醒,靜脈曲張患者若泡湯,可能使症狀惡化。靜脈曲張是因為腿部血液難以回流到心臟,出現水腫、蜘蛛網等症狀。若是泡湯,使血管擴張,但血液又無法回流,反而會讓靜脈曲張的部位血管破裂、出血。

黃建龍也提醒,有心臟血管疾病,尤其是有在吃降血壓藥的民眾,泡湯時不要超過5分鐘,且泡湯後千萬不要馬上起身。否則可能因為泡湯使周邊血管充血,導致心臟缺血而昏倒。

曾德朋也表示,若是有開放性傷口則不宜泡湯,避免傷口感染。另外,糖尿病患者可能因為對冷熱不敏感,泡湯時也要注意溫度,避免燙傷。

若要健康泡湯,建議遵行以下事項:

1.泡湯最適宜的溫度介於攝氏39度至41度

2.泡完後記得以清水沖洗,避免硫磺等殘留皮膚,造成接觸性皮膚炎

3.泡完湯後記得擦上乳液,以免皮膚油脂被帶走

4.體表有傷口、靜脈曲張及血管疾病的民眾,不建議泡湯

更多新聞報導

保健 楊雅棠 溫泉 泡湯

秋天吃蟹 搭配紫蘇葉還不賴!

橘世代小心五十肩 毛巾操、手腳彎曲助伸展

相關文章

5症狀是天冷猝死前兆!醫授正確方法保護心血管健康,三高族必收藏

腸道健康不迷路!益生菌的2大益處不可忽略

瘀青怎麼辦?冰敷或熱敷、要揉開嗎?醫授正確做法不留疤!

想跟人瑞一樣活得長壽又健康?醫:先看祖先給的基因密碼

過年不怕斷藥!1/15開放慢性病提早領藥 藥師叮嚀一次看

大寒一到冷颼颼!中醫推薦黑木耳露「加1味」暖身又驅寒

熱門文章

符合「這些資格」免繳健保費!健保費補助條件、金額 懶人包一次看

領到年終獎金別亂花,教你在30天內打造8種被動收入!

春節長假遇上病毒潮!醫建議備有「5類藥品」:假期安心無憂

驚!菜瓜布「這樣用」才對,使用超過28天竟比馬桶還髒

udn討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