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晚上,不少男性打著領帶、提著公事包,女性則是妝容精緻,急忙走進台北市巷弄的一間講堂。他們的年齡層從25歲跨到60歲,聚集在「大書」讀書會 ,只為讀一本書。
讀書會在校園、企業、社區、愛書人社群和專業同好團體間擴散,成為民間推廣閱讀的力量。如今發展形式多樣,除了實體讀書會,線上讀書會有主講人直播、YouTube影音、版主發文等,甚至吸引出版社積極與讀書會合作,將其視為重要推書管道。
把最愛學習的5%圈起來
「把台灣最愛學習的5%的人圈起來。」太毅國際顧問集團創辦人林揚程以線上建立平台、線下連結社群的O2O(onlinetooffline)形式,用他熱中20多年的讀書會,建立黏著度高的新型學習生態圈,友達光電等企業都找他帶讀書會。
他串連兩岸各式獨立讀書會成立「書粉聯盟 」,目前台灣已有73個讀書社群,包括自己創立的「大書」讀書會,去年共開400多場讀書會。
兩小時了解一本書精髓
林揚程說,一個人讀書走得快,一群人讀書走得遠,是讀書會最大魅力。參與「大書」數年的林新富是功學社人力資源課副管理師,參加讀書會是想用2小時了解一本書精髓,後來發現大家理解重點不同,「聽君一席話,勝讀10年書」,收穫大於自己閱讀。
擁有廣大粉絲的華人閱讀社群「閱讀人」創辦人鄭俊德,每周一次直播觀眾達5000至1萬人,每次分享7、8本書,光去年就講600本。他另開臉書社團「閱讀人同學會」,成立不到1年也擁3萬多名粉絲。
電台及App也可「說書」
鄭俊德說,許多人離開學校後就不閱讀,「如果告訴讀者知識可以幫你找到顏如玉、賺大錢,結果一定不同。」他針對企業和一般機構設計不同實體讀書會,也在電台及App音頻節目說書。鄭俊德還打造教導學員快速閱讀的「高效閱讀力」等實體工作坊,以及引導讀者人生管理的「設計人生」等線上工作坊。
原本從事補教業的29歲YouTuber威爾遜,則嘗試用「威哥TryTalk」頻道和臉書社團「威爾遜讀書會」推廣閱讀。
大陸學習力比台灣飢渴
40年前就開讀書會、全台首個公益性社團法人讀書會「行雲會」理事長顏世昌說,讀書會形式百花齊放,網路是關鍵。但他也感嘆,台灣近年愈來愈不讀,中國學習力卻顯飢渴,造成台灣能夠輸出的東西愈來愈少,轉成很多東西得向中國學。
udn討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