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拳擊有氧」增肌新手必推運動,打破只有重訓才能練肌肉迷思!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體重管理中心體能教練陳俊宏(左)教導拳擊有氧動作。 圖/記者曾學仁攝影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體重管理中心體能教練陳俊宏(左)教導拳擊有氧動作。 圖/記者曾學仁攝影

長輩擔心運動受傷,大多會優先選擇強度較低的運動如散步、健走等,近年醫界倡議「增肌 」才是延緩身體老化 的關鍵,但看見啞鈴、槓鈴、壺鈴等各式重訓 器材可能就先卻步,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體管中心建議,中高齡者適合練習入門門檻低、趣味性高的「拳擊 有氧」,上課12周就能增肌0.9公斤。

人在30歲以後,每10年約減少3%到8%的肌肉量,60歲以後肌肉量流失更快。增加肌肉可以增加行動力,幫助社交刺激,肌肉也能保護關節,避免關節受傷,降低受傷後臥床機率。

運用核心肌群 具高度增肌效果

北醫附醫體管中心體能教練陳俊宏表示,拳擊有氧是結合拳擊、跆拳道、空手道以及各式武術運動的運動,大多運用上肢、核心以及大腿的力量,特別是核心肌群的運用,幾乎所有的動作都用得到。雖然拳擊有氧是「有氧運動 」,但具高度增肌效果,一改有氧運動只具減脂效果的印象,非常適合長輩嘗試。

中高齡訓練12周 就可增肌0.9公斤

陳俊宏說,拳擊有氧課程相較於「純重訓」,難度不高,根據研究,若進行6周拳擊有氧課程,受試者肌肉量增加0.9公斤,體脂減少1.3公斤,中高齡者進行12周課程也具同樣效果。

拳擊有氧基本六大招式:深蹲、刺拳、直拳、勾拳、上勾拳、抬膝,一連串訓練胸、背、核心、大腿肌群,透過連續的動作編排,增加心肺適能。陳俊宏表示,不少長輩會覺得腰痠背痛,與胸部沒有「開胸」有關,適度的運動與伸展,都能大幅改善平時的行動力。

陳俊宏指出,高齡者運動除了要達到流汗效果,也可以透過運動改善屁股鬆、駝背等問題,建議找教練校正關節,讓動作更為穩定後,逐步再依照自己的喜好方式,尋找適合的運動。

1深蹲:深蹲是基礎動作,訓練核心肌群、大腿肌肉,增加肢體穩定性。 圖/記者曾學仁...
1深蹲:深蹲是基礎動作,訓練核心肌群、大腿肌肉,增加肢體穩定性。 圖/記者曾學仁攝影

2刺拳:一手彎曲貼著臉部,另一手出拳,讓身體呈側身,把背部、手臂帶出去。可訓練胸...
2刺拳:一手彎曲貼著臉部,另一手出拳,讓身體呈側身,把背部、手臂帶出去。可訓練胸背部肌肉。 圖/記者曾學仁攝影

3直拳:直拳與刺拳的差別在於直拳運用腹部核心的力量,把拳再往前帶。除了練胸背肌群...
3直拳:直拳與刺拳的差別在於直拳運用腹部核心的力量,把拳再往前帶。除了練胸背肌群,也會需要核心肌群力量。 圖/記者曾學仁攝影

4勾拳:一手貼著臉,另一手彎曲出拳,與肩同高,運用腰部核心肌群轉動身體,增加出拳...
4勾拳:一手貼著臉,另一手彎曲出拳,與肩同高,運用腰部核心肌群轉動身體,增加出拳力道,增加核心、手臂、背部肌群強度。 圖/記者曾學仁攝影

5上勾拳:一手貼著臉部,運用核心以及腰部力量轉身將另一手往上勾。 圖/記者曾學仁...
5上勾拳:一手貼著臉部,運用核心以及腰部力量轉身將另一手往上勾。 圖/記者曾學仁攝影

6抬膝:抬膝帶動臀部、背部、小腿、大腿肌群,同時訓練平衡的能力。 圖/記者曾學仁...
6抬膝:抬膝帶動臀部、背部、小腿、大腿肌群,同時訓練平衡的能力。 圖/記者曾學仁攝影

更多新聞報導

增肌 拳擊 有氧運動 核心肌群 重訓 老化

不只治療更是治心!「安寧緩和」讓病患有尊嚴地走完最後一程

牙線、牙刷先用誰?9成人都搞錯!防蛀牙必知:潔牙順序三部曲

延伸閱讀

「跳繩減肥」爆紅!跳繩10分鐘=慢跑半小時 多「這動作」瘦更快

長輩運動新寵「彈力球」!一顆在手:增強肌力、訓練肢體協調

肌肉流失的速度比你想的還快!6招日常保養避免肌少症

【預防肌少症】30秒運動增肌減脂,免器材、在家輕鬆練!

相關文章

解開日本人「健康延壽」的秘密:從走入森林開始,一覽森林療癒的神奇功效

過年不怕胖!桃園運動中心初二提早開館,健身甩肉動起來

運動救了我的命!她用肌肉戰勝癌症,重拾人生節奏

行動不便也能健康運動!國健署推「4大影片」助輪椅族動起來

熟齡存骨本 瑜伽、登山輕鬆入門

熟齡首次挑戰路跑!揪家人穿迪士尼服裝一起運動:享受過程最重要

熱門文章

「10年來冷最久冬天」隱藏吃電怪獸,耗電不輸冰箱!台電教6招省錢

新北市民專屬!最低6千入住新房,2025社會住宅申請條件公開

住院請看護「5醫院」免費!2025「住院整合照護服務」申請方式、價格 懶人包一次看

提早預防流感,降低9成傳播率!醫授辦公室防流感必備10招

udn討論區